代振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中,保留下來的壁畫廣為流傳,讓人為之贊嘆。如敦煌壁畫,永樂壁畫,克孜爾壁畫等,都成為一道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都能為動畫創作提供大量的靈感來源與豐富題材,讓我國制作出富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動畫。讓中國動畫在世界動畫之林中處于不敗之地。
回顧八九十年代,通過不懈的努力,中國動畫人也制作出了不很多能和外國動畫一較高低的國產動畫,例如,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先后制作的《黑貓警長》、《邋遢大王奇遇記》、《三毛流浪記》、《舒克和貝塔》、《葫蘆兄弟》等令人難不絕口的動畫,回顧這一部部動畫片,一個個鮮明的形象出現在腦海中。勇敢睿智的黑貓警長、身世悲苦的三毛、聰明睿智的舒克貝塔,這些動畫故事情節扣人心弦,角色設計獨具特色,動作刻畫生動細膩,至今仍是我國80后的暖心記憶。隨著國外動畫片的沖擊以及中國動畫市場的萎靡等因素,這些國人最為引以為豪的并且有著核心地位的文化傳承被逐漸拋棄,現在的國產動畫片相當長時間里在國人意識里都扮演著低齡、幼稚、無趣的形象,在這一貫認識之下,中國動畫進一步走向沒落。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動畫萎靡不振,隔海而望的日本卻涌現很多具有中國元素的動畫,比如鳥山明原著的《龍珠》,其主角就是善良而武藝高強的孫悟空;車田正美的《圣斗士》主角之一的紫龍就是在中國修行。這一系列的局面無不從側面說明了中國文化散發的強大魅力。顯而易見的是,中國動畫要想走下去需要找回國產動畫的基因,即屬于自己的語言,這樣才能擺脫低幼的刻板印象,提高影響力。
從大量的壁畫中,我們不難看出,有很多的紋飾或人物都是運用獨特的線條來進行表達的,展示出高度的概括形式,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山西永樂宮的壁畫等等,這些圖像中所展示的線條,有的如高山流水般洶涌,有的如小橋流水般輕盈,有的則如春風般和煦。給我們帶來鮮明的視覺沖擊,從而也大大的提升了畫面的空間感。
《九色鹿》是一部極具中國特色的動畫影片,不論是從構圖特點還是造型以及色彩上,都是對敦煌壁畫藝術風格的傳承,《九色鹿》動畫電影中的形象主要以簡潔的線條表現,其背景也如出一轍。首先是動畫片的主體九色鹿,參考了壁畫中《鹿王本生圖》的雛形,影片中的九色鹿形象其實是比較寫的,在《鹿王本生圖》雛形的基礎上,運用線來表現其特征,承中又有發展。線條流暢自然,使其形象深入人心。動畫片中,線條的運用嚴謹而簡練,雖寥寥幾筆,不僅恰當地描繪出了九色鹿的形體結構,而且體現了九色鹿的內在特征。
不同的色彩所呈現出的情感是不同的。敦煌壁畫在早期的作品中主要用土紅色起稿,黑線定性,其風格豪放自由,遒勁有力。在用色方面,敦煌壁畫繼承了傳統的賦色規律,并以色彩燦爛著稱于世。其賦色著意表現物體固有色,不追求復雜的光化色,強調色彩的裝飾美,不過分追求色彩的真實感,在復雜的色彩中,精心設計了對比、襯托以及疊暈,使色彩交光互影,相得益彰。動畫片《大鬧天宮》在背景設計、色彩的運用方面也有著卓而不群的創新。其影片中場景的色彩對敦煌壁畫的傳承是當代動畫需要學習的。在營造意境方面,《大鬧天宮》借鑒了敦煌壁畫的朦朧之感。冷色與暖色運用的恰到好處,遠處的天空采用暗藍色與進境的黃色銜接,雖是一冷一暖,但卻一點都不感到生硬。仙女的飄帶一般采用比較鮮明的顏色,但在處理上色系與敦煌壁畫如出一轍,色系都偏暗,一點也不突兀。遠處與近處的祥云有主有次,給人一種朦朧的仙境之感。
在中國傳統民間文化中,許多具有地域性的壁畫,對中國動畫設計的發展甚至是世界動畫設計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如,“飛天”的造型是有很強的地域特色的,不同的壁畫種類也有著不同的造型,從整體上看有些整體的類似性,但是在局部上看它們的造型特點確實大不相同,我們一些動畫角色設計中就參考了許多壁畫中視覺元素。例如動畫片《大鬧天空》中的動畫角色,有很多來自于壁畫藝術,像孫悟空借鑒傳統壁畫的顏色,色彩鮮明,靈動,臉部是桃心形狀,采用臉譜的繪制方法,行裝具有中國特有的戲曲風味,線條也很流暢。在造型上,同時也借鑒了壁畫的變形手法,胳膊彎曲,嘴巴上揚,形象生動活潑,令人過不不忘動畫角色造型中壁畫元素的融入能夠從視覺上給人帶來不一樣的審美享受,所以說這種歷史的藝術元素才是我們創作的源泉。
傳統的壁畫藝術是中國動畫設計深深地印記,中國當今世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新思路,動畫角色設計也逐漸趨于工業化。各種各樣的外來文化動搖著中國傳統的價值觀與審美觀。可是,對于那些外來文化,我們在學習和借鑒的同時,也要深入的研究和挖掘中國傳統藝術,只有這樣,才能夠建造一個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國藝術。需要制作出屬于中國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