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召,鄭焱
(蘭州財經大學,甘肅蘭州730000)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方向是增加有效供給,提高供給質量,但需要從需求側給力。增加有效需求,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儲蓄率一直高于最優儲蓄率,現實卻有效需求不足,最主要的問題是居民的養老問題。
中國出現過由社會保障不公引起利率杠桿失效的現象,具體背景:1993年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效率優先逐漸演變為效率至上,社會保障在整體大環境下也體現出來效率優先,導致公平與效率畸形發展。出現養老保險覆蓋率低,養老金發放不及時等問題。社會保障走向了追求效率而忽視公平的極端。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養老保險的覆蓋率由2001年的19.7%增加到2012年的79.0%。2012年的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20001億元,總支出15562億元,形成了巨大的基金結余。面對巨大的基金結余我國養老保險面臨著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如何應對通貨膨脹,如何應對基金的保值增值以及養老保險的剛性要求。
養老基金是一種長期性且剛性的儲蓄基金,對資本市場的穩定有重大影響。巨大數量的養老基金進入資本市場,會形成規模效應。所以相應的交易成本和資產組合的選擇,負債穩定性都會改善。資本只有在流動的情況下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為了保持養老基金的流動性,這種集中儲蓄的養老基金就會轉移到資本市場實現最大程度的增值。資本市場中養老基金進入資本市場的規模越大,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之間的互動會更加緊密敏感,對穩定資本市場產生的影響越大。
在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作用的背景下資本市場更有利于提高養老基金的整體流動性。不同金融體系下資產組合不同流動性就不同。整體來說對非流動性資產的持有比重高于流動性資產的持有比重,只有這樣我們選擇流動性資產與非流動性資產的過程中才能調節資本市場的流動性。由于金融機構的業務之間的互補性和競爭性。養老金入市會充分激發各類投融資機構的活力,提高資本市場的運作效率,增加資本市場的金融創新,增加資本市場的活力,形成有序的競爭。
養老基金的入市對融資結構的轉型也有一定的作用。養老基金的剛性要求促使養老基金更加傾向于投資股票市場。大量養老基金的注入,股票市場對金融資本的需求將會增加,這樣會降低股票市場的利率水平,從而降低股票市場的杠桿率,降低風險。2018年資產管理新規針對不同的產品類型,制定統一的監管標準,從募集方式和投資性質的兩個維度對資產的管理進行分類。對資產投資統一范圍,約束杠桿,信息的披露等要求。堅持產品和投資者的匹配,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禁止資金池,防范影子銀行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分類統一負債和分級杠桿要求,消除多層嵌套,抑制通道業務。在健康的資本市場股票的發行成本低,融資速度快,養老基金可以購買合適的公司股票為中小企業融資,改善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同時可以改善企業融資對銀行的依賴程度。
養老基金的注入擴大了資本市場的規模,擴大交易主體讓更多的金融機構加入到資本市場中來。同時養老基金的注入改變了金融機構的城鄉覆蓋的不均衡。中國的農村有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讓農村金融與城市金融一并發展,養老基金會充分帶動金融的創新發展。使城鄉經濟兩翼齊飛,資本達到最優配置,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充分帶動農村地區消費市場,增加有效需求,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養老基金的入市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在資本市場養老基金的投資要對各種投資風險模式組合,投資理念的轉變,對負債管理模式,資產組合的選擇作出適應性變化。
養老基金的入市就是為了增加基金的投資收益,以期為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減輕養老金支付壓力。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養老基金的國際組合投資為投資運營開辟了新的航道。有銀行存款,外國政府發布的政府債券,國際金融組織債券,中國政府或企業在境外發行的債券和用于風險管理的各種金融衍生工具。國外投資可以減少國內系統性風險,從而提高養老基金的實際收益率。
成熟的資本市場會對風險投機進行有效管理。成熟的資本市場會減少短期短視的投資行為,減少股票市場的波動,市場利率波動幅度小,風險可以進行合理的預期,減少養老基金的風險負債,滿足了養老基金的穩健投資的需求。在成熟的資本市場可以為養老基金提供多種投資渠道,促使養老基金投資多元化,分散風險。同時價格機制和供求機制會帶動流動資本的合理選擇資產組合。
養老基金作為政府集中性管理,有顯著的國家政策性主導,對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在價格機制和供求機制強化下,促進資產價格和資產的最優配置,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提高國民收入水平,帶動有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