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
(西安工程大學,陜西西安 710000)
自現代設計誕生以來,功能主義始終占有重要地位,但設計師不能僅僅注重產品的形態和功能,產品的非物質功能一樣重要。以前人們買產品時注意的是的產品的形態和功能,但是現在人們人們越來越注重產品的非物質功能,人本主義設計自然水漲船高。人本主義就是以人為本,關注產品是否能真正的服務于人,而不是僅僅關注產品的形態多么優美,功能多么豐富。產品應為廣大人民服務,關注于人的權利和利益。人本主義設計觀自然也就隨著人類的發展而誕生,人本主義設計觀通俗來講,就是設計要以人為本,這種設計觀念被包豪斯發揚光大,包豪斯認為一切設計和制造的核心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人類,為了提升人類整體的生活質量。這種理念也是源于西方的人文主義思想,這種思想強調人的價值,認為要維護人類的尊嚴。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智能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移動支付和共享經濟的發展更加堅定了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人們對手機的需求也就產生了眾多的手機廠商,多種款式的手機自然而然的也就產生了,形式多樣的手機也就使得消費者產生了選擇困難癥。如何讓消費者在眾多手機中選中自己的產品,這就是每個手機廠商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時,人本主義設計觀也就在手機設計中產生了重大的作用。人們看到一個手機的時候,最先看到的就是手機的外觀,外觀決定著消費者會不會了解這款手機,但是界面以及交互又決定著消費者會不會購買這款手機,所以手機設計不只是單純的外觀設計或者界面設計,而是兩者的結合,只有兩者都符合人們的交互習慣,消費者才愿意購買。作為連續好幾年坐上手機銷量冠軍寶座的iphone,同時注重手機外觀和系統的人本主義設計。ios系統是針對蘋果手機硬件而開發的系統,這種針對性比較強,自然可以很好的發揮手機硬件的性能,也就保證了手機的流暢性,而其他手機就因為缺少了這種針對性而導致硬件性能大幅度被浪費,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安卓手機配置明明比蘋果手機高,但是用戶體驗確沒有蘋果手機好。
現在的手機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只用來打電話和發短信,更多的需求是社交、學習、娛樂等。在手機設計的時基于人本主義設計觀,會讓手機更符合人們的需求,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回饋人們的各種操作,設計師在對手機造型進行設計時,既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一)大小,現在年輕人傾向于大屏幕手機,打游戲、看電影都比較便捷,但是大屏幕帶來的問題就是容易握不住。然而好多中老年人更傾向于小一點的屏幕的手機,他們需求沒有青少年那么多,易拿、易放、易裝是他們的需求。顯然現在手機廠商在發布新款手機時設計出大小不同的屏幕是非常有必要的。(二)厚薄,手機的厚薄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手感,現在人們普遍傾向于輕薄手機,雖然有些手機廠商可以做到讓手機更薄,但是帶來的問題就是電池的耐久度會降低,顯然這樣得不償失,所以要在保證電池電量的情況下做薄。(三)材質,現在手機材質更不相同,塑料材質因為不耐磨,基本已被放棄,現在主流是金屬和玻璃,在旗艦高端機上,也會有陶瓷的出現,材質是非常影響觸感,相對來說玻璃和陶瓷的觸感更佳。(四)色彩,色彩對人們消費的影響不容忽視,它可以影響人們的情感心理,進而影響人們對產品的審美,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人本化設計就要綜合的考慮以上幾點,以人為本對手機外型進行設計。設計出消費者喜歡的,樂意購買的產品,才能在眾多手機廠商中脫穎而出。
手機畢竟是拿來用的,系統決定著人們使用手機的感受,因此系統界面設計尤為重要,手機界面是人們和手機系統交互時的窗口,優秀的界面具有能夠吸引用戶的功能,就像人臉一樣,帥哥美女人們總是讓人們忍不住喜歡。設計合理的界面會讓人自覺的完成所需要的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如果設計不合理,不管什么樣的功能使用效果都會大大降低?,F在手機主要以安卓和ios為主,ios封閉性太強,因此現在手機系統設計以安卓為主?,F在全面屏時代來臨,屏幕變大,屏占比變高,手機顏值更加由系統界面設計所決定,所以系統設計不單單要符合人本主義,也要更加美觀,更加簡潔。扁平化設計風格目前是手機系統設計中的主要風格,它的特點是極簡,同時也具有強功能性,關注細節設計,利用極簡的元素和形狀采用視覺平衡原則進行設計。具有強烈的可讀易讀性,因為元素比較簡單,也就降低了對手機硬件的要求和負荷??梢栽谠O備相對較低的配置上流暢的運行,適應性非常強,在不同的屏幕上都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在系統設計中,扁平化設計風格是不錯的選擇,同時也比較符合人們的需求。
雖然人本主義設計使手機更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和需求,但是在目前商業化的社會背景下,很容易變成享樂主義,我們要拒絕把人本主義下的設計變成滿足一些人貪欲的設計,要讓設計給人們帶來最美好的體驗和更好的服務,拒絕浮躁,拒絕浮夸,讓它真正的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1]劉松.趙剛:“人本主義”設計理念的思考[J].ArtDesign,2013,
[2]何人可:《工業設計史》,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3]劉會軍.郭燕:智能手機外觀效果設計作品選登[J]湖南包裝,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