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冠南,田寶華
(西安工程大學,陜西西安 710048)
波普設計產生于淺顯易懂的文化向往,原創題材豐富且內容廣泛,利用大眾生活題材和傳媒的方式刺激人們的視覺沖擊性,影響人們對美學的看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設計中強調獨一無二的的原創元素、色彩對比、材料的創新。
波普設計的靈感一般來源于日常生活原創題材,“平民化題材”,使波普藝術風格的作品具有通俗性,成為易于人們普遍接受的大眾文化。拼貼和直接利用現成的物的創作手法在波普設計中稱為集合藝術,波普設計利用現成物與大眾傳媒的方式直接聯系。其次通過視覺的錯覺和幻覺角度來表現作品并無現實內容。
由于時代的不斷變化,服裝也緊跟時代隨之改變,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影響不同時期的設計領域,因此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也會隨之擴展。波普設計并不是一種單純的圖案,而是多種風格的混雜化,追求大眾化、通俗化、平民化與生活息息相關,摒棄了高貴優雅的風格,吸引了追求創意的年輕人。波普設計是一種裝飾性設計很強的藝術表現形式,直接影響著服裝本身的風格特點。同時,其圖案的設計也需要考慮到服裝的整體性。波普藝術的圖案來源于平民化的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再通過創意設計以及用多樣化的設計手法,創造出全新的波普設計藝術形式。風格特點首先,波普藝術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應具有藝術美;其次,它是一種時代的體現,也具有時代性;最后,由于時代的變遷,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它必須具有實用性。波普藝術帶給人們的視覺體驗也是多樣化、新穎的。波普風格在服裝中的運用滿足了人們的設計要求,將人們喜愛的頭像、標語、物品等生活元素以及一些普通線條或者形狀,進行夸張、變形、組合等設計手法,再運用到服裝上,使其具有與眾不同的設計風格,除此以外,簡單的幾何圖形、字母、可樂瓶、標語、沙灘、香煙盒等圖案也出現在了服裝設計中,通過大膽新穎的表現出強有力的視覺刺激,表現出俏皮、輕松、打破傳統而又對復古風格進行復興的特點。也充滿了對波普藝術創意激情,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特征。
波普設計主張藝術與設計的新統一,以設計為主體,以設計的客觀性為準則。設計從實際方面完全達到自身功能的目的。因此才能應用到實際服裝中,在簡單化、功能化、多樣化的美學過程奠定了波普設計在服裝美學中的研究。
(1)波普設計必須善于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新的傳播手段以及新的設計工具運用到重要領域。這是波普設計的高科技性。(2)波普設計在創作表現上,運用現有的材料,通過自由拼貼的方式的原創性不再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是對原有的元素進行自由組合。創意就是新的,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波普設計的非技術性而無疑現代科技。(3)波普設計在其意義上強調娛樂性,而非價值追求,因此導致設計內容的平面性,無法為設計本身進行更多的創作可能性。這是波普設計的無意義性。(4)波普設計本身是通過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藝術美形成的,在實用藝術領域的不斷擴大,導致其更加平淡化,生活化。這是波普設計的非藝術性。
波普藝術是當代藝術的開端,也是藝術的引導者。它的存在和發展必然是在其社會基礎之上。當今社會中,波普藝術呈現的是發散性思維邏輯,從波普藝術中領悟到生活態度。波普設計的影響通過大眾化、平民化的特征融入到生活中,現代的流行元素通過波普藝術的傳播,成為設計師的創作素材。通過藝術設計的包裝、涂鴉藝術、連環畫、肖像拼貼等都是從波普文化衍變而來的。一切由人所創造的事物,都是一種文化現象。通過從不同的研究視角、觀點、方法使得文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波普設計運動是一個形式主義的設計風潮,它的產生形成于西方“豐裕社會”、還有他們叛逆出新的風格,尤其對現代主義設計和國際主義設計的反感有很大關系。波普藝術在歷史上有新舊來區分,新的波普藝術包含文化價值觀,追求獨特,力求表現自我的心理。新的設計突破了舊的造型束縛,要求色彩大膽和新穎,其次而不僅僅注重結構、功能方面的結合。正因為如此,波普設計的青春活力、花樣繁多、色彩鮮明、豐富式樣為我們的生活注入了新鮮的、有價值的歷史。
[1]張源.淺析波普藝術中的裝飾語言[J].文藝生活,2013,(02).
[2]王惠.波普藝術與大眾文化關系探略[J].藝術研究,2013,(02).
[3]林穎旭,王律菲.波普藝術探析[J].國際美苑,2010,(08)
[4]藝術設計概論[M].湖北美術出版社,李硯祖編著,2002
[5]現代服裝設計中波普藝術的應用研究[J].陳偉央.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