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一、多學科教師共同設計項目
美國加州國際理工高中(International Polytechnic High School)實施多學科協作項目式教學,將同一年級的學生分為不同的House(類似于我國的班級),同一House的學生每天一起上課。在進行項目設計時,同一年級各個學科的教師會在一起探討,根據各個學科課程標準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以及希望培養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開展跨學科合作,共同研發項目。項目式教學在這所高中已經開展了20年,最初由科學教師、數學教師和歷史教師一起研發了第一個項目,經過多年的不斷實踐和改進,至今仍是九年級的學習項目之一。
二、在小項目的基礎上完成大項目
這所學校項目式學習的特點是:在小項目的基礎上完成大項目。以九年級的“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項目為例,學生并非在一開始就進入該主題的學習,而是從“模擬觀察日記”這個小項目開始。學生4至5人一組,每組由教師給定一個“目的地”,學生模擬到這個目的地進行科考活動并寫日記。日記內容基于調查與研究。學生通過查資料對目標地區進行研究,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動植物情況等。日記中,通常有文字描述、手繪圖片、圖表等。在完成“模擬觀察日記”后,將進入“視頻通話”小項目。要求學生在一間演播室內進行直播,模擬在目的地考察的情景,向其他組和教師介紹該地各種情況。
在若干類似的小項目完成之后,學生將在學期末迎來大項目。教師給每組學生兩張圖片,分別為同一地區在環境未被破壞時和環境被破壞后的照片,并提出問題:這個地方發生了什么?為什么環境會惡化?學生將以自己小組在本學期各個小項目中學到的方法和知識為基礎,進行調查研究和反思,以小組演講的方式匯報結果,并用PPT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又如,十一年級在本學期的項目主題與再生能源有關。在學期初,學生在數學課上學會了如何計算再生能源的價值,在歷史課堂上進行辯論,在科學課上進行課題研究。通常由學生自己選擇研究內容,要求主題與能源相關,例如:洗澡時間不要太長這個命題真的正確嗎?學生要自己設計研究方法,實驗并記錄數據,寫出研究報告。而學期末的大項目則是一個時裝秀,要求所有的衣物均由廢舊材料制成。
三、協同合作推進項目
教師之間以多學科協作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在不同學科的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將合作學習的理念貫徹于整個項目式學習的過程。為了保證項目在不同學科之間的整體性和一致性,教師之間正式和非正式的溝通十分頻繁。同一項目的各科教師每周舉行兩次正式會議,每次90分鐘。在會上,教師將介紹自己學科的教學進度,以及有哪些知識或技能需要其他學科教師協助講解。以九年級的項目為例,科學教師會要求數學教師講解如何繪制折線圖,因為學生完成“模擬觀察日記”時要用到折線圖。就這樣,學生學到的某一學科的知識,可以很快在其他學科的課堂中得到應用。
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項目式學習。分組前,教師會以問卷和行為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特征,并根據測評結果將學生分組。學生形容這種活動類似《哈利·波特》中的分院帽,但與之不同的是,同一性格的學生會被分在不同的組。這樣,使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練習并學會與不同性格的人合作,學會包容開放,學會溝通,學會發揮每個人的不同優勢以達到最佳合作效果。分組后,小組成員通常會在一個學期的全部項目中保持不變,學生要合作完成各種任務。以九年級的一節科學課為例,每個小組要在一條長約5米的紙條上繪制歷史時間軸,這就要求分別有人抻直紙條、測量長度、標記刻度、計算不同時間段與刻度的對應關系等。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在小組中有事可做,小組人數通常控制在4至5人,在設計任務或小組活動階段就要精心考慮工作分配的問題。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并不局限于小組內,也包括小組間合作,以及與同一年級其他學生間的合作。如十一年級的期末時裝秀項目,就會邀請所有學生、教師和家長參加。在時裝秀的籌備過程中,全年級的學生都可以申請時裝秀的各項工作,如導演組、服裝制作組、模特組、舞臺設計組等。學生通過投簡歷、交作品、面試等環節,共同組成一個團隊,合作完成利用廢舊材料制作時裝的表演秀。
此外,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師生互動很頻繁,學生樂于把自己的項目進展與教師分享,教師對每一組學生項目開展的內容和特點都十分了解。
四、項目反饋與調整
每學期結束后,教師都會收集學生的反饋并進行研討,以便對項目作出改進。項目的主題設置也會與時俱進,即不斷調整以適應科技與社會的進步。經過20年的發展,加州國際理工高中的項目式學習已經十分成熟。
這種堅持與發展得益于學校選擇了認同項目式學習、愿意推進項目式學習的教師。這所學校的校長說,在有些學校,教師之間的溝通和配合很少,每位教師只專注于自己的學科和教學內容。但是在這所學校,每位教師都要與其他教師協同工作,共同推進項目式學習。這就要求前來應聘的教師認同學校的工作流程、文化和理念,在課堂上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并能夠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與學習情況。
通常,在新教師入職兩年后,學校會重新評價教師的教學,只有那些能與其他教師協同工作,能夠推進項目式學習,并且能夠很好地與學生在課堂上溝通互動的教師才能繼續留在這所高中工作,繼續研發和改進項目,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項目式學習體驗。
五、項目式學習與講授式教學結合
學校認為,項目式學習確實可以讓學生進行一種立體式的學習,但是有些科目,如物理、化學中的一些核心知識,很難與項目結合在一起學習,完全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學習全部知識并不利于學生很好地掌握。因此,涉及核心知識的課程也會結合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來完成,以彌補項目式學習的不足。這所學校的經驗表明,將傳統的講授與項目式學習相結合,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保證學生在核心概念和知識上的高效學習。
(責任編輯?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