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童慧,謝敏敏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文法與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東營 257061)
“互聯網+”行動計劃于2015年正式提出,而“互聯網+”一詞在最近這兩年近乎成為爆炸性詞匯,是實體經濟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新經濟形態。目前“互聯網+”正在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以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努力提升實體經濟的發展能力。家居行業身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的大背景,智能家居成為整個行業發展“互聯網+”模式的典型代表。智能家居努力做到產品智能化、數字化,以滿足市場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的要求。
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15年達485億美元,隨后增速逐漸趨緩,但預計仍維持每年約80億美元的增速,2018年市場規??赡苓_到710億美元。這說明全球市場前景仍然廣闊,有待發展。根據智能家居市場與投資報告的數據,2014年我國智能家居產業市場規模達290億元,2015年達403.40億元[1],2017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實現了翻番的成長,預計2018年底達1334億元,2019年達1975億元,2020年則達2942億元,而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369億元[2]。由此可見,我國智能家居市場總體規模相當可觀。
政府正大力支持智能制造,發展互聯網平臺,智能家居作為其重要的一部分必然會得到政府的充足資源,如資金、人才等,使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的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智能家居準備通過互聯網進行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創新融合,相信搭乘“互聯網+計劃”的順風車會取得大的發展,最終成長為智能制造業的領先企業。
在過去五年里,我國GNP平均年增長7.1%,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30%;財政收入由11.7萬億元增加至17.3萬億元[3];高科技制造業平均年增長11.7%。去年2017年的GDP增長6.9%,居民收入增長7.3%,同過去五年增長的GNP一起使我們對智能家居用戶的消費能力有了進一步的信心;同時高科技制造業的增長數據也讓我們對智能家居的前景抱有充足的希望。
五年來,受教育人數和程度不斷增長和提升,城鎮化率從52.6%提高到58.5%,這些數據說明我國人口文化素質不斷抬升,從事中高端行業的人群不斷擴大,其生活節奏快、收入高,越來越追求高科技產品的便捷、高效,因此智能家居的潛在用戶群體隨之逐漸擴大。在當今“互聯網+”背景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格外重要,智能家居可以針對不同人群進行開發,做到服務為民,以人為本。
智能家居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將數字化服務體現在智能家居上,包括售前咨詢記錄,售中產品介紹以及售后維修服務,隨時隨地通過消費者實時的反饋提供方便的咨詢服務。“互聯網+”背景下的智能家居具有技術領先,潛力大,解決方案完整,產品豐富和成熟的優勢,做到以用戶利益為重,信譽和誠信是互聯網+背景下智能家居發展環境的最核心的競爭力。
目前,目標消費者還不太理解“互聯網+”的含義及智能家居產品?;诨ヂ摼W的智能家居成本高是必然的,所以家居的定價存在一定問題,低價無法維護公司的正常運營,高價又會導致消費者接受不了,對此類產品有消費需求的用戶數量有限,加之互聯網+背景下的智能家居發展品牌的知名度不高,產品的推廣有相當的難度,這就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和物力開發市場,基于目前和未來的市場發展來研究數字化的智能家居行業需求和發展。
據調查問卷顯示,目前智能家居研究日漸上升,但是“互聯網+”背景下的智能家居卻并沒有被充分發展。“互聯網+”背景下的智能家居市場發展廣闊,競爭壓力較小。目前,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智能家居沒有同樣的智能家居市場出現,基本上沒有競爭。應該抓住機遇,快速進行產品的推廣,這樣會有更多的空間去嘗試和創新。在國家大力的倡導下,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家居系統無疑正趕上了一個發展的最佳時期。
另外,當下市場并沒有成熟起來,智能家居系統面臨著許多問題,例如行業標準沒有具體規范,這對于一個想要創新的團隊發展較為不利。與此同時,技術問題還需要后期積極改善,系統不成熟,難以穩定;另外一方面,互聯網背景下的智能家居成本過高,融資方面非常艱難。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家居行業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狀態,消費者也從原有的觀望態度轉變為現在的熱捧。各大企業對于市場及消費者需求的關注,使智能家居行業呈現出極高的增長速度。尤其是在空調、冰箱、洗衣紙三大智能幾點之外,低成本的職能終端已經成為整個行業飛速發展的縮影。在各項環境相對利好的環境下,智能家居的發展勢必會更加健康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