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穎
(西安財經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伴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變革過程,相繼涌出許多新型名詞,“民營企業”這個充滿著強烈的中國特色的詞匯也誕生于這段期間,“民營企業”的初次呈現可以追溯到我國頒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文件中。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民營企業”就是私人企業,是由具有獨立行為能力人自己一個人或者跟其他同樣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人共同建立的一個企業,該企業的一切資產都屬于企業所有者與國家無關。但是,如果在一個企業中有一小部分的國有資產或外商資產,這種企業也可以是民營企業。因為這部分資產不會對企業中的歸屬性產生影響,企業依然歸屬于其所有著。
會計監督是對經濟業務和與經濟業務相關的數據資料的核算進行監督,在會計監督過程中利用了價值尺度、效益尺度、制度尺度、政策尺度等一系列指標,通過調節、控制、和指揮等一些具體的方法,對因經濟業務和相關資料作出會計評價。在相關財經法律法規中,規定了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施會計監督,使得會計監督的作用在民營企業的日常經濟活動中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降低由于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給企業所帶來的經濟風險,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會計監督的實施效果與企業內部的眾多管理因素相關聯。如果一個企業的內部管理混亂,職權劃分不清,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那么就會影響企業正常的內部控住環境,這樣必然會影響到會計監督的實施,導致會計監督水平低下實施效果不佳。
在民營企業中除了上述原因而導致會計監督實施效果不佳以外,還有企業自身會計監督體系的設置和執行的原因。然而,在民營企業中“用人唯親”和不愿意去接收外部科學先進人才的用人原則和傳統思想,導致企業的會計監督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會計監督體系形同虛設。即使企業管理者可以避免用人唯親和傳統觀念的束縛,由于企業的分工不明確,管理者既要管理生產又要管理銷售,過分干預會計工作或者忽視會計工作重要性的現象時常出現,這種情況也會阻礙會計監督的實施影響其實施效果。會計監督的實施效果不佳,必然會導致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的監督缺失,不利于管理者對企業經濟活動的管理。然而,企業的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盲目的實施了會計監督,但卻未充分發揮其實施的效果。
民營企業會計監督工作能否順利展開取決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保障了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才是企業成長壯大的基礎保證,通過監督保證企業經濟業務的全過程是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有效,真實有效的會計資料是企業成長道路正確管理決策的依據和保障。然而,內部控制制度失調,不能發揮其作用保證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導致會計監督達不到其實施目標,因此,導致民營企業發展緩慢或者倒退。
自從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以來,從事會計工作的門檻降低,導致從事會計工作者的職業素質參差不齊,這種現實情況會對會計監督的實施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會計監督達不到應有的實施效果,不能通過會計監督及時發現企業經濟活動中的不合理合法之處和虛假會計資料,使得他們對企業內部存在的風險把握的不夠精準,對企業風險的把控直接關系到企業未來的成長。
然而,從對當前民營企業的發展現狀的分析數據來看,由于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偏低而使企業遭受經濟上的損失和經營上的風險并沒有降低,由此看來目前民營企業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還是有待提升的,大多會計人員還未充分掌握和理解會計監督的意義以及會計監督的重要性。
由于民營企業發展方向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在民營企業中現存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并不一定完全適應于企業的發展,那么,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應該通過企業實際情況不斷地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進行修改,以此來確保本會計監督制度適應企業發展要求。在擁有完善制度的基礎上,企業管理者還應加大制度的執行力度,使企業的所有經濟活動都能受到會計監督。定期或者不定期進行內部審計、資產清查、必要時可每年進行經濟運行情況公開,接受全員監督,這樣做不僅可以加強會計監督制度的實施,還有助于促進企業的發展。
擁有分工明確的崗位制度也是增強內部監督的一種有效方法。例如,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若要使用資金,根據資金使用量的大小制定不同的資金審批政策,小額資金可經會計主管、公司主管等3人以下共同審批通過即可,對大額資金進行審批時,需要實行三人以上的聯簽制度。在聯簽制度中,企業每筆資金的支出與否需要由三人以上具有較高簽字權的不同級別不同權限的管理者共同進行審批,通過權限的相互制約作用,增強內部監督指的實施,降低企業成長道路中的資金收支風險。
在各個會計崗位職權明確的基礎上,企業還應健全和完善對經濟業務有關的會計資料的監督和管理制度并加強制度的實施。根據會計資料的不同特點實施差別化監督,并通過實踐監督效果不斷改進和完善對會計資料的監管制度和方法,增強內部監督制度的實施。通過會計監督保證所發生的全部經濟業務所產生的會計信息合理合法,實現會計的工作規范。
民營企業會計人才的素質與企業實施會計監督以及會計監督的實施效果有很大的關聯。如何對民營企業中會計人員進行素質培養,通過培養讓其明白會計人員的素質對企業會計監督實施效果的影響,因此,擁有正確有效的培養方式非常重要。因為對會計人員的培養不能是套路式的培養,而是要根據企業和企業會計人員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意義有作用的培養。
民營企業會計人員的培養應從會計人員的任用選拔開始。民營企業管理者應根據本企業的長期發展要求設立會計人員選拔任用制度,避免任用有裙帶關系的人員和自身職業素養及會計職業技能較低者擔任企業的會計崗位。其次,會計人員還應具備較高的風險管控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理解能力,以適應經濟事項的多元化、復雜化的發展趨勢。
從提高工資獎金、延長年休假、頒發優秀員工獎章等方面對工作變現突出、考評成績優異的會計人員進行獎勵;設立獎勵制度的同時也應有一定的懲罰制度,比如:批評教育、罰款、取消額外的員工福利等,通過這些懲罰機制對沒有考評成績較差的會計人員進行懲罰,以此來激發就受懲罰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自身職業素養。通過企業內部懲罰機制的實施,使得會計人員的工作態度得到提升,對待工作更加認真,提高了自身職業素養。會計工作者自身職業素質的提高必然保證了會計監督在民營企業中的充分發揮,帶來最佳的實施效果,反之亦然。
文章通過對民營企業的會計監督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找出了當前民營企業成長道路中會計監督的缺失和漏洞,根據所發現的民營企業在會計監督工作實施的過程中遇見的阻礙會計監督工作順利開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達到其開展目的的問題,提出如何增強民營企業會計監督的建議和方法。
然而,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民營企業之間相互競爭的局勢也是越來越劇烈,除文中提出的相關解決方法之外,由于民營企業數量很多,根據總體數據對民營企業的總體分析只能代表大多數企業存在的共同問題,但是并不代表所有民營企業都有這樣的問題,并且文中提出的建議也不一定適用于所有民營企業的成長道路,因此,要想讓本企業的成長道路中的會計監督得到有效的增強,依照民營企業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以上建議的基礎上,完善和修正本企業目前的相關會計監督制度,使其能夠完全適用于本企業的成長,并增強其實施力度。使其能夠保證經濟業務中所產生信息的真實可靠。民營企業通過會計監督工作的有效實施使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提升,保證了企業持久穩定的發展。
綜上所述,為了民營企業的健康穩定的成長,增強民營企業會計監督是其成長道路中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