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函臨,李瑞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臺州擁有國家化學原料藥出口基地、國家生物醫藥科技興貿創新基地以及國家級甾體藥物特色產業基地等“金字招牌”。然而,臺州藥企原料藥對印度出口貿易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和挑戰。印度對相關產品的貿易保護政策,包括環保等方面,以及國內原材料和勞動力等綜合成本上升、產品同質化等種種難題,這些因素都制約了臺州原料藥對印度的出口。
臺州醫藥化學原料藥的生產量和出口量均居浙江省第一位,出口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國的十分之一。臺州藥企的產值和出口在同行業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并培育了以海正藥業、華海藥業、海翔藥業、九州藥業等為代表的一批實力較強的龍頭骨干藥企隊伍,此外民營藥企是臺州原料藥行業的主力軍。截至2017年底,臺州醫藥產業完成工業產值293.17億元,同比增長11.3%,完成出口產值約33.13億元,同比增長11.6%,出口交貨值122.43億元,同比增長15.1%,實現利潤35.05億元,同比增長17.6%。
雖然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藥供應國,但印度藥企用于生產藥品的原料藥中有60%-70%是從我國進口。印度本國的原料藥由于受到藥品價格控制和環保方面相關法律法規的影響,印度藥企只能通過從我國采購廉價的原料藥來維持利潤。而近年來,印度也已經意識到了本國藥企對我國原料藥的高度依賴性,行業層面都認為過高的依存度不僅會影響國內行業的利潤空間,同時也會影響國內的藥物安全性,因此一直在尋求能夠限制從我國進口原料藥的方法。
1.1.1 對原料藥產品發起反侵銷
當前,雖然印度是我國原料藥第一大出口目的國,但近年來,兩國醫藥產品貿易產生摩擦,印度已成為繼歐盟和美國后對我國醫藥產品發起反傾銷數量最多且力度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主要對我國生產的格列齊特、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的原料藥產品進行反侵銷。而我國之所以成為被印度發起反侵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我國在加入WTO時,由于出于長遠戰略上的考慮,勉強同意對于反傾銷案件可以在15年內將我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來對待,這就導致了印度可以利用我國的非市場經濟國地位,將反侵銷作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來對我國出口的原料藥產品進行打擊。此外,我國和印度雙邊貿易額增長過程中,出現了貿易收支不平衡,這也使得印度對我國非市場經濟待遇問題更加突出。印度的非市場經濟規則雖然是參照歐盟制定的,但在其反侵銷的實踐中并未將非市場經濟規則具體化,再加上反侵銷當局擁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臺州藥企在印度所得到的市場經濟待遇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反侵銷應訴中也長期處于被動地位,貿易利益被嚴重損害。
1.1.2 印度發布《制藥政策草案》
在2017年8月,印度醫藥部發布了一份《制藥政策草案》。該草案該草案鼓勵印度本國藥企進行從原料到產品的點對點生產,在采購中優先考慮選擇使用本國的原料藥和中間體所生產的藥品,同時在5年內免除這些制劑的價格控制,并要求提高所有可以在本國生產的原料藥的進口關稅。可以看出,印度想要重振本國原料藥、其他中間體以及關鍵起始物料的生產能力。印度的該草案直接導致我國原料藥市場的對印貿易規模萎縮,并形成直接的悲觀預期。
環保問題是原料藥生產企業發展的一大阻礙。隨著2015年的“最嚴環保法”以及2016年的《環境保護稅法》的正式施行,醫藥行業面臨著環保的高壓態勢,原料藥制造也被列為十大重點整治的行業之一如華海藥業2017年上半年排污費為6458萬元人民幣占其營業收入的2.70%。而環保這面大旗也促使原料藥行業洗牌加劇。環保整治力度的加大,必然會淘汰一大批中小型藥企。
此外,如玉米、淀粉、葡萄糖等原材料的價格上升,以及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的不斷攀升,部分藥企實施價格壟斷等都是造成原料藥價格上漲的原因。
當前,臺州大部分的藥企主要以生產大宗原料藥及其中間體為主進行出口,由于很多大宗原料藥都有著技術門檻低、缺少專利以及生產易復制等特點,再加上臺州很多藥企在藥品研發上的投入較少、專業人才短缺導致創新能力不足,這就造成臺州許多藥企所出口的原料藥產品嚴重同質化,并且大多都是處于價值鏈的低端,藥企間只能通過壓低價格來競爭市場,這導致臺州藥企通過對外貿易取得的利潤空間較少。反過來又導致了臺州藥企進行產品研發的進程及專利申請的難度,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臺州原料藥要想進入印度市場,那么就需要有相關的文件和證書,滿足其各項規定條件,因此臺州應嚴格監管力度,確保臺州藥企能在出口印度前就能達到印度的各項要求。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提高臺州藥企專利發明的獎勵額度,優化專利申請結構,維護臺州藥企技術創新成果,優化原料藥產業技術創新環境。
臺州藥企要建立完善的EHS(安全、環保、健康)管理體系和符合國內外規范要求的GMP生產管理體系,在對印度出口原料藥產品前,充分結合原料藥國際市場信息,慎重商定出口價格,也要提前做好可能會出現貿易摩擦問題的準備。要以《WTO反侵銷協議》以及《印度反侵銷規則》為基礎,積極配合印度反侵銷調查機關的實地核查,維護自身應有的市場經濟地位的權益,盡最大的努力來排除印度當局使用地帶過作為評判依據的可能。
伴隨著國際貿易的新形勢,綠色生產已經成為當前國際貿易的重要趨勢,也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進行貿易限制的重要手段,因此強化綠色生產理念,并在生產中貫徹執行是保證相關產業貿易地位和貿易利益的重要出發點。
第一,創新環境監督管理體系,一方面要發揮正向激勵機制作用,鼓勵臺州藥企節能減排,引導綠色生產,另一方面要嚴格實行“零容忍”環境執法監管,嚴厲打擊個別藥企非法生產、非法排污等行為,并對醫化產業園區進行轉型升級,從源頭上消減污染排放,促進原料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臺州藥企應設計或引入原料藥生產的新設備與新工藝,并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設計理念、生產技術和管理制度,淘汰舊設備,通過智能改造,提高生產效率,避免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從根本上降低原料藥生產過程中的成本。
臺州藥企可以學習模仿印度制藥業的發展模式,沿著“原料藥-特色原料藥-仿制藥-創新藥”的可行路徑對產業進行升級。在提高原料藥產品附加值的前提下,專注某些有潛力的原料藥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力,脫離“金字塔”地層的位置,走“高質、高效、高端”路線,推動原料藥產業向特、精、優的方向發展。
僅有少數特色原料藥并不能保證臺州藥企長期可持續的利潤大幅增長,而隨著新版GMP的實施推行,我國對原料藥質量要求會越來越高,以低端產品為主,研發實力較弱,產品不能完全按照要求的原料藥生產企業將逐步被淘汰。因此,臺州藥企更需達到質量管理和標準,加大自身研發能力,積極打造核心產品,同時要具備一定的戰略前瞻性,不斷儲備針對多種專利藥品的原料藥產品,重點開發國外專利即將到期的大市值品種,加強對非專利藥的研發,牢牢抓住專利藥過期后可能出現的曇花一現的市場機遇,使所生產的產品通過國家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并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規避引發知識產權糾紛的風險,搶占市場先機。
臺州藥企原料藥出口印度貿易中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對此,應加大保護臺州藥企生產的原料藥產品知識產權的力度,嚴格環境執法監管,搭建資源共享平臺,幫助臺州原料藥生產企業和市場成功解決問題、應對挑戰,臺州藥企則需積極應對貿易保護,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綠色生產,自主研發,創新工藝,提高原料藥產品附加值的同時轉向制劑出口,增強綜合實力,從而將臺州藥企的品牌做強,推動臺州醫藥產業發展,打造名副其實的“中國綠色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