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宇
(西安財經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互聯網+”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指的是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合,以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來完成經濟轉型和升級。“互聯網+”計劃的目的在于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互聯網與傳統產業深入融合,以產業升級提升經濟生產力,最后實現社會財富的增加。
互聯網與資產評估行業的連接,讓傳統資產評估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當然,這種沖擊帶給該行業的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比如,對于費用而言,傳統資產評估公司收費一般是在1500以上,多則數萬元不等;而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上各軟件的使用收費比較低,有的甚至是免費的。對于數據獲取方式而言,傳統資產評估人員想要對一項資產進行評估需獲取信息與數據,必須實地勘察或者查閱公司已有案例進行評估;而互聯網時代,資產評估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大量的信息,并在評估工作之前就可以在網上獲取信息、案例學習。當然,對于資產評估報告的可信度而言,傳統資產評估方式下,評估人員出具的評估報告更加準確、更加具有可信度。
我們主要從資產評估的三大方法方面來分析資產評估行業所面臨的機遇。
2.1.1 成本法
成本法又稱重置成本法,是指待評估資產從評估基準日的復原重置成本或更新重置成本中扣減其各項價值損耗,來確定資產價值的方法?;ヂ摼W可以將資產評估中的數據進行及時的更新,將最新、最準確的數據運用到資產評估中。比如進行房地產資產評估時,重置成本中的許多費用都處于動態變化之中,在資產評估日需要確定資產價值,此時,各項費用便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查詢,及時更新、補充數據,建立大數據平臺。此項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但通過將互聯網與資產評估結合起來便大大簡化了資產評估工作,而且最終的評估報告可信度也更高。
2.1.2 市場法
市場法即現行市價法,是以市場價格作為資產評估的價格標準,據以確定資產價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它通過比較被評估資產與最近出售類似資產的異同,并將類似資產的價格進行適當的調整而進行的一種評估方法。市場法是使用頻繁最高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但在我國,該方法的使用運用仍然不夠成熟,主要有以下缺陷:(1)對市場環境要求較高,需要有公開活躍的市場作為條件。市場沒有充裕的市場案例條件,會影響評估準確性。(2)在進行影響因素差異調整時,因為沒有完全相同的評估資產案例,往往取決于評估人員的主觀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評估結果的準確性?;ヂ摼W的發展可以有效的避免傳統資產評估的不足之處,隨著互聯網資產評估的普及,網上的市場案例會逐漸增加,評估人員將搜集好的評估實例上傳到網絡上,市場上的評估實例越多,可以參考的實例越多,評估人員做出的評估結果會更加準確。
2.1.3 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過預計被評估資產未來的預期收益并將其以適合的折現率折成現值來進行資產評估的一種方法。這是資產評估中最為科學的一種方法。該方法結果的準確性主要取決于以下三個方面:未來凈收益的大小、獲取凈收益的期限和報酬率的大小。這些需要資產評估師對于未來該項資產進行判斷與量化后才可得出結論。傳統資產評估方式下,評估人員通過自身經驗與市場發展情況做出判斷,但最終結果與實際結果間總存在較大差異。在互聯網環境下,評估人員可以通過搜取大量的信息,找出與該項被評估資產相似的資產,再進行分析,最終得出較為準確的結果。在互聯網發展越來越好,隨著評估實例的增多,越容易找到相似資產,收益法獲得的結果更接近真實資產的價值,收益法也會成為資產評估主流的評估方式。
2.2.1 現有資產評估體系不健全,獲取的數據不全面
大數據時代,及時有效的掌握數據才能獲得先機,如搜房網、二手汽車網等在中國的迅速發展。如今,中國大多數城市的商品房房源和交易價格都聚集在搜房網上,在其平臺上,買方可以花費很少的費用獲取想了解的房屋價格,從而進行高效的房屋交易。在二手汽車網上,只要填出車型、車齡等信息,平臺很快可以給出對應的二手汽車價格。按如今互聯網的快速普及程度,越來越多的產品會在網絡上獲得價格信息,獨立評估師的服務內容、方式將面臨調整。在此領域,獨立評估師難以取得競爭優勢。
2.2.2 傳統評估方法的認可度降低
上面對于評估方法的現狀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成本法、市場法還是收益法,互聯網的發展對于它們都產生沖擊,傳統評估方法有很多缺陷,特別是收益法對于未來收益的估計方面,主要依靠評估人員的經驗,認可度較低。
2.2.3 現代新型評估人員缺乏
人才對于每個行業的發展都很重要。對于資產評估行業而言,若要做到“互聯網+資產評估”,評估人員具備專業的計算機技術是很重要的。評估機構對于評估人員也有了新的要求,不僅需要具備與資產評估相關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進行數據搜集、分析、處理等。然而,這種全能型人才在資產評估行業還是很緊缺的。
傳統評估要摒棄劣勢,發揮自己的優勢,即保持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評估優勢,同時借助互聯網拓展自己的業務范圍。
2.3.1 資產評估行業應建立健全數據庫
隨著互聯網數據的發展,建立完善的資產評估體系刻不容緩。數據庫是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基石,企業數據交換與數據共享的支撐平臺。大數據技術更多的借助于云計算、分布式存儲等相關技術。這要求資產評估行業需將能夠獲得的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統。與此同時,系統的更新與修正工作也應及時進行。
2.3.2 選擇新的預測模型
在收益法的運用中,對價值的估算主要是來自于對資產未來收益的預估。而未來收益基本上是由評估人員的經驗判斷得出來的,這樣就很容易產生誤差。在互聯網發展下的云計算技術目前已經很成熟,這種技術可以為經濟預測提供很大的幫助。利用云計算等技術進行價值估計,勢必會增加可信度,更能得到市場的認可。
2.3.3 加大大數據資產評估人才的培養
我國資產評估學歷教育起步不久,但已有很多院校逐步開設此專業,對于人才的培養也是越來越注重國際化、培養復合型人才。當今,隨著互聯網滲透到各行各業,對于評估人員的數理統計和計算機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評估機構對于資產評估人員的培訓更注重大數據的處理、分析等方面。
2.3.4 主動迎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細分業務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各個行業的跨界競爭已經成為常態。比如,騰訊的微信對于電信行業的沖擊,百度網盤對于硬盤的沖擊、支付寶對于金融行業的沖擊等等。隨著資產評估行業的進入門口逐漸變低,逐漸有競爭者進入該行業中,資產評估行業應該有危機意識,應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細分業務,促使評估業務體系化發展,加強業務的權威性。
本文通過對“互聯網+”下,資產評估行業受到的影響和產生的變化進行研究。當今,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整個行業關于資產評估方法,工作模式、人才需求等方面的重大變革。
一方面,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評估方法產生了巨大影響。另一方面,資產評估行業應有危機意識,認清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將現有業務與“互聯網+”相結合,制定出行業發展戰略。建立數據庫,完善資產評估體系是后續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石。資產評估人員提高自身的整體水平也是該行業持續發展下去的必要條件之一。
“互聯網+”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現代資產評估在這個時代下各方面都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在未來,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的發展下,現代資產評估又將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傳統資產評估勢必會改變。
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大背景。資產評估行業只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才能不被淘汰。資產評估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扮演中重要角色,因此,資產評估行業只有不斷的發展與完善,未來資產評估行業才能更加適合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