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魯,徐方,李敬玉,白洋
(中原工學院 服裝學院,河南 鄭州 451100)
我國服裝行業發展較晚,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多數品牌屬于“西化”,在中國傳統文化逐漸喪失的今天,中國本土服裝品牌異軍突起,承擔著活化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要想讓本土服裝品牌在競爭中立有一席之地,只有做到將傳統元素和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創新性的繼承才是最關鍵的。如何傳統文化中吸取靈感,以提高本土服裝的獨特性、創新性和文化價值性,是當下本土服裝設計師努力奮斗的目標。
中國文化和藝術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從古至今,對世界的影響極深。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代表有:甲骨文、象形文字、鐘鼎文、瓦當、畫像磚、畫像石、上皮影、門神對聯、中國畫、中國書法、唐詩、宋詞、四大名著、青銅藝術、瓷器藝術、中國結、年畫、刺繡、泥人面塑、以及各種紋樣等等。僅僅紋樣就有吉祥紋樣、祈福紋樣、長壽紋樣、富貴紋樣等。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中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傳統元素蘊含著整個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理念、美學思想和審美意識,也體現了中國儒、釋、道的哲學思想。例如中國畫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內容都無不體現了這種文化思想。繪畫理論著作顧愷之的“以形寫神”、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謝赫的“六法論”,還有齊白石的“似與不似之間”等等,都是在追求意境美。中國畫在內容上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思想,通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表現出耐人深思的意境美。例如國文人畫常常表現梅蘭竹菊,梅的高潔、蘭的靜逸、竹的堅貞、菊的孤傲,其實暗喻了文人墨客高潔的品格和情操。
中國本土服裝品牌,是指中國大陸由設計師建立的服裝品牌,且具有鮮明的個人和民族特色。屬于小眾品牌,具有較高的附加價值,本土設計師綜合素質較高,主要是 80 后、90 后的設計師,有些是國內外知名大學的服裝及相關的設計類專業畢業,他們審美極強、視野寬闊。但是我國本土化服裝品牌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上一直是處于再現狀態,沒有突破創新設計。雖然目前以已經有很多設計師在傳統文化資源中尋找設計元素,但并沒有領會其中的精神文化的內涵[1]。
本土服裝的創新設計應該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汲取民族特色,設計出獨特的風格,使我國本土服飾向多元性、國際化發展。
3.1 傳統文化元素在本土服裝造型上的應用。本土服裝品牌在結構造型上不同于其他大眾品牌,它更重視個性和生活方式的表達,傳達出一種不羈的穿衣理念。大眾服裝都是吸收西方的服裝造型,從廓型到剪裁都是采用合體為多,衣服上的分割線多是結構線,起到修飾體型的作用。領子多采用翻領、西裝領等,門襟也多帶是搭門的。本土品牌的服裝打破了這種結構,分割線比較隨意,廓型也較寬松,以舒適,簡約,隨心為目的,符合比較有個性、品位的一眾人。比如本土品牌“例外”,是服裝設計師馬可創立,馬可本著傳承傳統文化,重視服裝與人的關系,讓服裝有溫度。本土服裝多是不規則的剪裁,立領、對襟、交叉搭襟、襠為較下、褲腿較粗、裙擺較長、側縫開叉、包邊捆邊,也喜歡長搭長,層層疊疊等等。
其實這些廓型都是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比如國畫、書法的線條,“留白”的意境和虛實關系。中國畫的線條重視暢達的氣韻筆勢和勁健的骨法用筆,筆意灑脫,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表現在本土服裝的造型上,就是服裝流暢的外輪廓,不規則的分割線以及開完叉后飄逸的下擺。服裝的線是“面與面的交界”、“服裝的邊緣”,點和線的流動性,產生了空間形式的“律動美”性,在人的動態中,展現出各種情景語言,可以是灑脫的,率性的,還可以是舒緩的,雋永細膩的趙晶晶。
3.2 傳統文化元素在本土服裝色彩上的應用。本土服裝色彩一般采用無色系:黑、白、灰,而對彩色的應用,也多半是柔和的灰色調,這其實就是借鑒了中國畫的用色。中國畫講求筆墨,墨分五色:濃、淡、干、濕、焦;也講求“隨類賦彩”。中國文人富有浪漫主義情懷,他們將這種情懷運用到國畫墨色上,體現了儒、道、釋美學思想的結合,在“虛無本體”與“空”的思想理念中表現“靜”的意境追求。恬淡的筆墨趣味,在中國畫筆墨形式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王忠.。
用虛實關系和“留白”來表現情景交融的意境。國畫中的“留白”是受儒、釋、道三家的影響,道家的“有無相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佛家的“四大皆空”,都是以虛代實,以實帶虛,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在淺絳山水畫中,會染淡淡的赭石、綠色、中國紅等。在本土服裝品牌中,用的最多的是黑、灰色,偶爾點綴一些淡淡的彩色唐玉領。
3.3 傳統文化元素在本土服裝材質上的應用。本土品牌用得最多是材質是棉、麻、絲,這就是中國傳統的紡織品用料。中華文明是農耕文明,在古代,人們養蠶,植桑種麻,紡紗織布,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所以棉、麻、絲是中國傳統的織物,用于服裝和紡織品,在古代,每件衣服都是一針一線手工制作的,帶著文明的溫度,具有傳承性。
本土品牌服裝在材質選擇上遵從了自然的原則,實際上也是本著舒適,隨意,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其實也提升服裝的文化意蘊與魅力,既所謂品牌的文化價值。
我國本土服裝品牌近些年越來越被世界關注,成為一種潮流。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的本土服裝設計師有責任將中國幾千年燦爛的文化通過活化繼承在品牌中傳播出去,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同時結合現代的時尚元素信息,使中國本土服裝設計走上國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