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莉
(西安財經大學,陜西 西安 710100)
從某種角度來講,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財務管理目標,相對應的財務管理機制也不同,便會產生不同的資本結構模式,所以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1]。
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將籌集的資金合理利用分配,以此達到企業期望的經濟效益,而資本結構就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途徑。資本結構的設計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以及企業發展道路,并且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是否能夠實現,因此,研究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資本結構優化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對企業而言,財務管理目標幫助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效益最優化,促進企業經營中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而只有協調好企業資本和資產結構等各方面的收益成本關系,才能進行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在企業經營中,影響企業資本結構的因素也不斷變化,因此企業在設定財務管理目標時,要考慮到資本結構的動態性,對企業發展目標進行全面分析調整。由此可見,在企業中資本結構優化與財務管理目標的關系十分緊密。
企業價值中的價值不僅是企業賬面資產總價值,更是企業全部財產市場價值,體現企業預期以及潛在盈利能力。現代企業中承擔經營風險不再是股東一人承擔,企業員工、債權人、政府都承擔不同程度風險,就現代企業的發展而言,其責任更加重大,在財務管理中更加注重各方面的經濟利益。因此,在制定財務管理目標時,要注重企業價值最大化,借助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科學化管理,通過最佳財務政策,充分考慮風險價值等,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進行一系列財務管理決策的目的是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但無論企業以何種方式達到企業利潤最大化,其都要遵循相關財務制度以降低生產成本,加強管理控制,提高生產效率等。在相關財務制度基礎上,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應能切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可能促進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
在企業中,股東財富往往是根據股東所持有股票數量以及股票市場價格而定,如果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較多,而股票的價格較高,那么股東的財富也會提高,股東的持股數量、股票價值、財富之間成正比關系。所以說,想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需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股票價值。企業財務管理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目標,可有效克服企業追求短期利潤行為。
從我國企業現狀來看,融資比例存在嚴重不均衡現象,企業過分側重股權融資,而使內部融資比例較低。當股權融資比重較大時,總資產周轉率也會下降,從長遠看,偏愛股權融極易導致資本侵蝕、大大降低資產運用效率。而內部融資在股權融資影響下逐漸呈現萎縮狀態,這是因為我國大部分企業都存在強烈股權融資偏好,而過分偏好股權融資忽略內部融資,會使企業缺乏主動性。
我國企業債務結構復雜,導致債務關系出現混亂局面。讓企業承受過分償債壓力,造成短時間資金周轉困難,提高企業財務風險,而長期負債所占比重又較低,容易讓企業面對未來的經營活動和財務政策決策時出現難題。
就我國資本市場現狀看,存在很多普遍問題。首先,資本規模小會在影響企業有效融資,進而導致企業資本結構不理想,其次,投資結構單一,會使企業無法及時有效分散風險,再次,資本市場缺乏流動性,會使企業運營資本活動受阻。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尚未完善,當企業資本結構與國家政策出現嚴重不符現象時,經濟結構也無法及時有效調整,進而使資本市場風險也隨之提高,抗風險能力下降等。這一系列問題將會嚴重影響企業資本結構優化。
企業資本結構優化對企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資本結構優化需要依托于完善的機制,才能保證資本結構優化的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但就我國經濟市場現狀看,企業并沒有根據資本結構優化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這使得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無法發揮實質性作用。
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情況以及企業綜合實力選擇融資方式,內部融資體現企業的運營、資金能力等,可以說內部融資是外部融資的重要參考指標,因此,企業應重視內部融資。內部融資相對于外部融資而言更穩定,并且具有抗風險性,另外內部融資也更利于企業資本結構優化。
從現代資本結構理論說,企業應將負債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對于債務上升帶來的稅收節約效應以及債務上升帶來的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要做好均衡,當這兩者關系達到均衡時,才能促進企業資本結構優化。另外,企業還要實現股權多元化,股權多元化不僅增加融資來源,還分擔財務風險。
資本結構優化機制應重點考慮經濟市場動態因素,促進資本結構優化能適應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另外,資本結構優化機制還應注重資本結構與財務管理目標的關系,促進資本結構優化能推動財務管理目標實現,進而促進企業獲得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