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灣登區(qū)間隧道工程盾構掘進姿態(tài)控制過程中,施工單位要結合自身施工技術,做好施工組織計劃,制定完善的施工的技術標準,針對每一階段工程盾構的掘進情況,采取相應的控制和管理措施,從根本上保證隧道工程盾構掘進的狀態(tài),滿足施工現場安全標準、質量標準以及技術標準。
灣登區(qū)間隧道工程由雙線圓形隧道組成,采用盾構法施工。左線全長2476.564m,右線全長 2384.086m,均含中間風井30.5m。設中間風井1座、聯(lián)絡通道兼廢水泵房1處、單獨聯(lián)絡通道3處。區(qū)間左右線間距7.0m~16.0m。區(qū)間線路縱斷面為“V”形坡,最小縱坡2.000‰,最大縱坡為縱坡25.982‰,隧道平面曲線半徑最小為600m,豎曲線半徑為5000m。隧道頂覆土10.0m~28.8m,區(qū)間隧道主要穿行于粉細砂、全風化泥巖、強風化泥巖、中風化泥巖地層,局部通過淤泥質土層。最終隧道內徑為5400mm,隧道掘進外徑6250mm。
本區(qū)間隧道掘進采用中交天河機械制造廠生產的φ6250mm復合式土壓平衡式盾構機。總長度為76.92m,設備包括盾構機和后備臺車兩個體系,其中盾構機主體長度為10.075m,牽引部分長度為15.545m,后備臺車長度為51.300m。該盾構機刀盤采用面板式(分割塊數為7塊)結構,開口率為34%,重63t,驅動方式為變頻電機驅動。盾構始發(fā)井端頭地層洞身位于淤泥質土、淤泥質砂、粉細砂,加固措施:先采用800mm厚的素混凝土連續(xù)墻進行帷幕,再利用三軸攪拌樁φ850@600×600進行加固,攪拌樁與車站圍護結構之間設置一排旋噴樁φ600@450。加固范圍為線路縱向10.0m,隧道周邊3.0m線以內的范圍。要求加固后的土體的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小于1.0MPa,滲透系數應小于1.0×10-6cm/s,若達不到要求,要及時彌補。端頭加固范圍內的地面超載不得大于70KPa。
在進行隧道盾構掘進過程中,影響掘進姿態(tài)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土壓的設定值,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土層厚度和摩擦角以及容重進行分析。在實際糾偏過程中,需要設定比較大的土壓設定值,從而大會土體對機頭的反作用力;第二,地質出現變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旦盾構位于軟土層,施工人員就很難控制實際滾鉤姿態(tài)。主要由于在軟土層中,含有很高的含水量,空隙比較大,具有很強的壓縮性,導致地層穩(wěn)定性較差,在實際掘進過程中,盾構機會出現磕頭的情況。并且盾構機在遇到兩側軟硬程度不同的土質時,盾構機就會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上出現過量變形運動;第三,注漿的位置和時間也會影響到隧道工程盾構掘進姿態(tài)。在實際掘進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對盾尾的空隙進行注漿,對周圍巖石進行支撐,防止巖石出現位移,影響到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第四,轉彎管片的影響。一旦盾構掘進遇到曲線段時,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轉彎管片,對轉角進行調整,保證盾構軸線與隧道設計軸線保持吻合,從根本上控制好盾構姿態(tài);第五,管片的姿態(tài)。在進行掘進過程中,管片與盾構機要保持同心的狀態(tài),保證推進方向的垂直,嚴格按照既定的方向進行施工,一旦管片平整度出現較大差異,就會影響盾構的姿態(tài)。
在過河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出現了各種問題。第一,由于在施工現場,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加上倉距離河底較低,在掘進工作完成以后,土倉就會出現進水現象,導致泥渣離析,并且出現了很多小石塊,導致噴涌;第二,在實際掘進過程中,地質出現嚴重突變,需要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對掘進的參數進行合理的調整;第三,因為距離河底覆土較淺,在過河過程中,采用氣壓輔助的掘進模式,會出現河面冒泡問題;第四,為了防止管片出現滲水問題,需要在拼裝過程中,壓緊管片,控制好拼裝質量,防止管片的出現斷裂或者脫落問題。為了防止管片出現破損問題,需要控制好運輸和吊裝過程。
為了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提升掘進的安全性,施工單位需要控制好掘進方向,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對盾構姿態(tài)進行及時的調整和糾偏。
在實際控制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采用自動導向測量和人工測量向結合的方式,對盾構姿態(tài)進行監(jiān)測。其中自動導向測量系統(tǒng),能夠進行自動的引導和定位,針對掘進的狀態(tài)進行動態(tài)的監(jiān)測,顯示盾構機實時的位置,然后根據隧道設計軸線的標準進行隨時的調整。為提升測量核對的準確性,需要采用人工測量的方式進行校準,分析其中的數據,對盾構機的位置和姿態(tài)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在盾構機掘進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掘進方向與設計軸線出現偏離的的情況,采用控制油缸推力的方法,調整盾構機的姿態(tài),從根本上調整出現的偏差,保證滿足實際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
(1)提高同步注漿質量與管理。在每環(huán)推進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漿液流速,以及漿液將漿液的凝固時間控制在6到8小時之間。同時,施工人員要嚴格控制好注漿的壓力和注漿量,滿足實際操作中的技術參數。
(2)盾尾漏漿對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盾尾漏漿問題,需要及時補充盾尾密封油脂,保證盾尾油脂能夠填滿整個空隙,有效的進行堵水防漏。如果水勢比較大,在必要的時候,施工人員可以在管片和盾殼之間塞入海綿條,填滿中間的間隙,保證穩(wěn)固性。
(1)控制土倉壓力穩(wěn)定性。在進行盾構推進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根據設計標準,分析土倉的壓力,根據局域水位不斷變化,總結影響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因此,施工人員要控制施工現場土倉壓力,防止出現較大的波動,保證切削面的穩(wěn)定性。尤其在穿越覆土厚度較薄的位置期間,一定要防止由于壓力波動過大,導致?lián)舸┖拥椎母餐痢?/p>
(2)提高注漿量。施工人員若發(fā)現江底沉降量較大(>5cm)時,需要根據具體施工情況,增加注漿量,然后視情況在襯砌壁后進行二次注漿,滿足實際施工技術要求,保證施工安全。
(1)建立完善土建工程師強化責任制。施工技術人員通過現有的地質資料,組織施工計劃,對可能出現泥餅的地段進行詳細的論證和分析,然后制定相應的處理預案。在盾構過程中,進行到這一地段時,需要實時監(jiān)測盾構機的技術參數,一旦出現出渣減少、出渣較黏,推力、扭矩的變化情況,就要做好科學合理的判斷,防止出現結泥餅情況。
(2)嚴格控制操作規(guī)范。在實際掘進過程中,為了有效控制實際的掘進姿態(tài),要堅決杜絕單純?yōu)榱诉M度,進行野蠻操作,需要做好施工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操作規(guī)范進行操作,對容易出現泥餅的地段,要控制好出渣情況,有效的防止泥餅形成,影響實際的掘進進度。
綜上所述,在進行灣登渠道隧道施工過程中,盾構掘進姿態(tài)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偏移量、油缸行程差以及最小盾尾的間隙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實際參數,進行計算,為控制好掘進姿態(tài)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另外,施工單位要加強對隧道盾構掘進狀態(tài)監(jiān)測,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姿態(tài)的調整和方向的糾正,滿足既定設計標準和要求。
[1]趙超.盾構掘進中姿態(tài)糾偏與泥餅部位的判斷和處理[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6(12):84-86.
[2]馮歡歡,陳饋.南昌地鐵2號線隧道施工難點及盾構適應性分析[J].施工技術,2016,45(09):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