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建筑物不斷向高、大、奇方向發展,工程項目的參建方越來越多,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已逐漸無法滿足這些復雜工程的需求,由于信息溝通效率低,管理水平低,質量安全事故頻繁發生。采用何種方式提高各參見方的項目管理水平,加強其溝通效率,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在我國建筑行業的興起,為解決各參建方項目管理的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BIM技術的應用應貫穿整個建筑物從設計、施工到運營維護階段的全壽命周期,根據各參建方自身需求的不用,對BIM技術的應用價值也體現在不用的方面。
在我國建筑業信息化的大環境下,BIM技術的使用主力軍應是設計方,只有從整個設計階段就使用BIM技術,建立BIM模型,才能使后續的施工階段、運維階段的信息化管理有操作平臺。
BIM技術具有各專業之間的互動性和反饋性,當對設計圖紙中一處進行改動時,相關的其他圖紙也會做相應的改動,這種相關性給設計修改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大大縮短了設計周期,提高了設計工作的效率。同時BIM模型的可視化和虛擬漫游,使業主方能夠真實、直觀地感受設計方的意圖,提出其自身要求和修改意見,實現雙方的共贏;也能使施工方更加準確的理解設計者的意圖和業主的需求,提高施工質量。
但目前,我國的BIM技術在設計方的應用并未達到其預期效果,大部分設計院依然沿用傳統的CAD圖紙,雖然給業主方交了BIM模型,但據施工方反應,模型并未體現出真正意義上BIM技術信息化的特點,這樣的模型對于施工方來說并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重新根據提供的CAD圖紙建立BIM模型,這就使得BIM技術在建造全生命周期的應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2016-2020年全國建筑業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勘察設計類企業需推進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深度融合,加快BIM的普及應用,可見BIM技術勢必掀起設計院的又一次改革浪潮。
建筑物的建造過程是一個把設計理念轉化為實物的實物化過程,施工階段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項目的成敗,故施工管理工作是整個工程項目管理階段的重中之重。
施工管理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組織協調工作。現在的工程項目均向高、大、奇方向發展,施工工序復雜,施工難度大,現場人、材、機及施工環境均較復雜,要想科學合理的對一個復雜工程進行管理,保證其目標實現,工作難度非常大。而BIM技術,大大降低了施工現場的管理難度,能夠保證工程質量的實現。BIM技術對施工方的應用主要體現在:①碰撞檢測。我國的建筑行業,在設計階段是由不同專業的工程師各自設計其自身專業的圖紙,使各專業之間缺少信息交互,這樣設計出的圖紙就均有信息割裂的缺點,使施工各階段各專業之間出現很多矛盾的地方,而為了避免這些施工時的問題,在施工前,往往需要進行審圖工作,查找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對于一個復雜的工程信息量越大,圖紙中存在的矛盾越多,需花費很長的時間也不一定能找出所有的問題,給施工帶了很多的不便。而采用BIM技術,可對各專業的設計圖紙進行前期的碰撞檢查,通過形成的碰撞檢查報告來解決圖紙間的矛盾,深化設計,提高審圖效率,降低成本和節約工期;②模擬施工。BIM技術可以綜合考慮工程的質量、成本、進度、人、材、機及施工現場等大量信息,通過BIM 5D技術,實現施工過程的模擬。施工單位可根據BIM模型編寫施工方案,可以建立模型和進度的關系,合理劃分施工段安排施工進度,根據場布軟件合理的布置施工現場;運用模板腳手架計算軟件,導入BIM模型,可以迅速導出模板和腳手架計算書,為模板和腳手架專項方案的編制奠定基礎;通過對施工現場的實施監測對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修改意見,并制定優化方案,達到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縮短工期和降低成本。目前,BIM技術已提出對施工全過程的管理,但應用并不廣泛,施工階段BIM技術的使用還大量停留在施工前期的建模、投標及碰撞檢查過程中,而真正意義上在施工中的使用還相對較少。當然已有一些國家級重點項目使用了BIM技術對施工全過程進行了管理和控制,在工期和成本等方面都有顯著成效,為BIM技術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應用提供了工程實踐經驗。同時,在《2016-2020年全國建筑業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施工類企業需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普及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開展施工階段的BIM基礎應用,建立基于BIM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這也從國家方面說明,BIM技術的推廣勢在必行。
對于建設方而言,參與了工程從前期決策、設計到施工、建筑物投產使用直至報廢的全生命周期過程,是最能充分體現BIM技術應用在全生命周期性。BIM技術對建設方(業主方)的應用主要體現在: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分析,可知對建設方而言,BIM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控制其設計、施工階段的成本,最大限度的縮短工期,還可通過可視化的BIM模型,制定和優化使用階段的運營維護計劃,對建筑物實體實行實時監控保證其正常運行。同時,可依據建筑物的使用情況,對已有的BIM模型進行跟蹤修改,實時反映建筑物的使用情況,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真正意義上實現BIM技術對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管理;②各參建方的協同管理。工程項目在建造過程中往往涉及多個參建方,如建設方、設計方、施工方、供貨方及使用階段的物業方等,多個參建方的共同管理給項目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有時由于各參建方缺少溝通或溝通不及時,往往會導致工程目標難以實現。而BIM技術,提供了一個多維管理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提供了BIM基本數據模型,這個模型包含建筑物的屬性信息、幾何尺寸、量價信息、進度信息及實時記錄等大量信息,被授權的各方可根據變更通知或工程進度實時更新或添加相關信息,而相關參建方可以隨時登錄該平臺,查看調取最新的數據模型,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和信息的及時性,這使得各參建方在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根據最新的施工情況作出正確的決策,減少失誤;同時由于在平臺上能夠直接獲取最新的數據,這樣可以大大減少以往傳統的一級一級的信息傳遞時間,最大限度的縮短工期,降低管理成本。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BIM技術已被建筑行業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工程項目中,改變了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使工程質量和管理效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可以縮短工期,降低成本。而且近年來,國家政策和政府對BIM技術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由此可見,BIM技術在建筑業的推廣和普及勢在必行。
[1]徐忠天,陳偉.淺談BIM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的應用[J].建筑知識,2017(08).
[2]李軍.BIM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知識,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