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牧仁



摘 要:蒙古族生活飲食有著粗獷、豪放的特點,其游牧生活決定了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文化。由于需要頻繁地遷徙,所以蒙古族飲食用具一般都是由不易損壞的材質做成。這些用具的材質、紋飾、造型都受游牧習俗的影響,是草原文化的重要體現,這些飲食生活用具是游牧文化下蒙古族傳統工藝的重要載體。
關鍵詞:蒙古族;飲食;用具
蒙古族生活飲食有著粗獷、豪放的特點,不似農耕民族一般技藝繁復,體現出游牧民族的民族個性。蒙古民族的飲食文化也是游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游牧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由于需要頻繁地遷徙,所以蒙古族飲食用具一般都是由不易損壞的材質做成,如木材、皮革、金屬等。木制的如木碗、木奶桶等,金屬的如東布壺、銀碗、銅奶桶等,這些用具的材質、紋飾、造型都受游牧習俗的影響,是草原文化的重要體現。同時,這些飲食生活用具也是游牧文化下蒙古族傳統工藝的重要載體。現將蒙古族一些典型的飲食生活用具介紹如下。
龍紋帶鏈銀酒壺(圖1),清代,高12厘米,銀質,扁圓腹,子母口,帶吸嘴,短頸。腹部外緣鏨刻一周卷云紋,其內刻兩道弦紋,中心鏨刻二龍戲珠紋飾,二龍飛騰于云霧之中。兩側肩部及腹底部各有穿耳,穿耳中用皮繩穿過,皮繩上系銀鏈。此壺造型精美,圖案鏨刻精細考究,應為蒙古王公的飲酒用具。
紫檀銀龍箍蓋奶桶(圖2),清代,高40厘米,口徑20厘米。紫檀木拼制,桶身四道卷云紋銀箍,箍棱雕刻著龍紋圖案,銀質圓頂蓋,珠鈕,鈕下鏨刻花卉紋,雙耳為銅制拎環。此桶制作技藝精湛,用料考究,應為蒙古貴族王公存放奶食的用具。
鑲銀鏨花木碗(圖3),清代,高10厘米,口徑13厘米。此碗為木質,帶子母口蓋,蓋上鑲銀,中心鏨刻雜寶紋,外圍為卷云紋,蓋和碗的結合處周圍及碗底部鑲嵌銀雕花紋飾。此碗紋飾圖案豐富,做工精美,為蒙古族飲用奶茶的用具。
鏨花紫銅東布壺(圖4),清代,高35厘米。紫銅材質,斜直腹,上窄下寬,桶身飾四道雕花銀箍,箍棱雕刻環扣紋及花卉紋。壺口為半月形流注,邊飾環扣紋及花卉紋,紫銅如意形執柄。東布壺因其形制源于元代中亞的多穆壺而得名,東布壺具有結實耐用,便于游牧攜帶的特點,是蒙古民族盛奶茶及酒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