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節成
(德化縣陶緣茗陶瓷文化有限公司,德化362500)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的陶瓷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開始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古老走向現代,在這一個過程中,國外引進的陶瓷藝術概念和泥土本身的魅力發揮了巨大運用,在這一背景之下,陶瓷藝術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被人們普遍接受,同時,日用陶瓷產品開始了一條工業化發展之路,大規模的生產方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餐具、茶具等一些陶瓷材料的用品,它們在功能和形式方面進行了融合,但相較于現代陶瓷藝術作品而言較為刻板,缺少了現代陶藝的隨意自然,從藝術創作角度的方面來說,日用陶瓷缺少隨意發揮的空間,并且所使用的材料也比較單一,所以日用陶瓷設計缺少現代陶藝設計的隨意性和藝術性,還有一些像是花瓶、壁飾等一些裝飾用品,經常不被認可,一些專業人士認為這是非藝術商業產品,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日用陶瓷設計的發展之路是艱難的、緩慢的,所以在面對現代陶藝創作這一強大競爭之下,日用陶瓷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建國時期是日用陶瓷設計行業的一個輝煌時期,在上世紀50年代,隨著人們生活的需要,以及為了適應日用陶瓷設計教育的發展,在當時日用陶瓷產品的設計大多是由一些高校陶瓷美術專業的學生和教師進行設計,在1950年2月,我國建立了“建國陶瓷設計委員會”,這是建國之后陶瓷設計的一個起點,當時,國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支持日用陶瓷產品的設計,設計的產品在當時水平極高,對今后日用陶瓷在高校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改革開放時期,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們對日用陶瓷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然而,日用產品的材料在不斷豐富,一些金屬、塑料產品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日用陶瓷產品不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也由于陶瓷容易損壞且太過笨重,所以人們選擇放棄陶瓷產品,而使用一些輕薄耐用的產品,直到20世紀80年代,日用陶瓷產品的發展更是如履薄冰,一些藝術學院甚至取消了日用陶瓷設計這一專業。
在20世紀90年代,韓國、日本等一些國外陶瓷廠家在中國進行投資建廠,由于中國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并且國土面積較大,還有許多泥土資源,在那時中國還沒有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所以,一些國家抓住這些條件,在中國合資興辦工廠,對日用陶瓷產品進行大量加工,之后再將半成品運送到國外地區,進一步的加工和裝飾,然后以高價進行出口,在當今,這樣的方式在我國北部一些地區仍然十分流行,十分不利于環境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
由于陶瓷產品在制作時質量有好有壞,質量較好的日用陶瓷產品將以高價出售至國外地區,而一些質量較差的日用陶瓷產品商家覺得扔掉可惜,于是低價出售給國內的消費者,由于一些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有限,同時,產品的瑕疵表現的不夠明顯,所以國內的消費者很難分辨好壞,(所以)刪國內的消費者對于低價購買這種質量較差產品的行為樂此不疲,就這一方面來講,國內外的日用陶瓷銷售水平就出現了不平衡的現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口消費水平的低下。
產品的設計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讓人們生活的更加舒適,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著陶瓷器具,如何讓人們增加對陶瓷產品的興趣,吸引他們去購買陶瓷產品(從而去購買)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陶瓷設計師們可以針對陶瓷功能的設計進行創新,充分發揮陶瓷器具的功能,方便人們的生活,陶瓷產品的功能與陶瓷造型息息相關,所以設計者應在保證設計美感的前提之下對其功能進行設計,陶瓷產品的功能是創新的核心,功能、工藝技術和美感三者做到完美才能成就一件好的產品,而功能在三者中占據主要地位,如果一件陶瓷產品沒有優良的功能,其他方面再優秀也是存在缺陷的,也必將不會被人接受,所以說,對產品的功能進行創新(就顯得)刪尤為必要。產品的功能還決定著產品的結構,例如我們生活中家家戶戶都有的茶壺,它主要的功能是存水、倒水以及提拿,所以在進行創新設計時要合理地對壺嘴、壺蓋、提梁、把手等進行距離測量,設計出完美的角度距離,符合人的使用習慣;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日用陶瓷產品也多銷于國外,每個國家的生活習慣不同也就決定了對產品的功能要求不同,在裝飾方面也要因為文化差異而進行不同的裝飾。
女性對日用陶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從市場購買力方面進行分析,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家中的家務大都是由女性進行料理,所以女性購買日用陶瓷產品占絕大部分,據調查統計,在日用陶瓷產品的購買力方面,女性占55%,男性占30%左右,孩子占15%,并且女性大都喜歡逛商場,即使不買商品也會選擇逛逛,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時尚的走向趨勢,緊跟時代,所以對日用陶瓷產品進行創新可以充分吸引女性。其次,從女性的消費心理方面進行分析,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在購買日用陶瓷產品時,除了追求產品的功能,另一方面還會注重產品的美感,很多家庭把茶壺當茶具使用,又作為陳設品進行裝飾,尤其在當下的年輕消費女性,在看到造型優美、材質細膩的產品時往往會愛不釋手,所以對產品進行設計創新是十分有必要的。最后,從禮品化方面進行分析,禮品化創新是當下日用陶瓷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之一,用陶瓷作為禮品已經十分普遍,不同場合使用的禮品瓷器不同,在一些婚禮等喜慶場合,往往人們多會選擇一些喜慶的產品,寓意吉祥如意,迎合了婚禮中的喜慶場面,所以,針對不同人、不同使用對象、不同場合對產品進行設計創新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個陶瓷加工企業由傳統的加工方式轉變為先進的自動化的加工方式,這一轉變使日用陶瓷加工企業在進行創新時要充分了解所加工產品的材料質地以及它的生產工序,就骨質瓷而言,它是純白具有一定透明度并且瓷質光滑的一種材料,陶瓷收縮率各不相同,這是由陶瓷的材料不同決定的,所以日用陶瓷的創新要和物質材料加工工藝緊密結合,使設計出的產品更具吸引力。
要想了解產品的語意,這就需要設計師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對于陶瓷造型和裝飾的感受力,用抽象的形狀來表達情感,另外,設計者要試著與產品進行交流,這種交流并非說話,而是了解每一個產品所蘊含的真實意義,不斷思考創新,促進人與產品的有機結合。
日用陶瓷產品的本質是一種商品,所以它的行情會隨著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消費心理、消費習慣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日用陶瓷產品的設計者和創新者要及時地走進生活,了解當下人最真實的需求,從而確定設計和創新的方向,同時,行業的專業人士要及時總結經驗,國家和企業要不斷對日用陶瓷產品的設計和創新進行投資,提供多個就業崗位,讓日用陶瓷形成自身的競爭力,帶動日用陶瓷行業的進步和發展,不斷提高日用陶瓷的設計水平,提高整個行業的設計意識。
[1]童慶炳.藝術創作與審美心理[M].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2]楊永善.陶瓷造型藝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正安.陶瓷設計[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4]鄧家緹,韓曉建,曾硝,等.產品概念設計——理論,方法與設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