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能謨
(福建省德化縣藝韻陶瓷有限公司,徳化362500)
陶瓷雕塑藝術是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最為典型的一類,其它傳統造型藝術中好的地方也被運用在陶瓷雕塑藝術上,另外,陶瓷雕塑藝術對意境的追求方向是“得其形,不若得其韻”,這種意境也是我國繪畫的一種創作手法,陶瓷雕塑與繪畫在創作手法上之所以存在差異,不完全一致,是因為二者的材質有別,陶瓷是陶瓷雕塑的材質,著墨無法完成,但是可以雕刻它,而紙是繪畫的材質,能夠在上邊寫字著墨,不能雕刻,因此,由于材質的不同使得二者在創作手法上存在差別。陶瓷雕塑想要成為藝術,前提必要就是經過火的冶煉。裝飾品是現代陶瓷雕塑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制作陶瓷的人想把自己的情感作用在陶瓷雕塑上,人們通過陶瓷雕塑感受到陶瓷雕塑制作者的情感,因此陶瓷雕塑能夠展現出人在價值上的不同取向,寫意風格自然不同,另外,題材、賦彩手段等都是寫意風格的影響因素。
陶瓷雕塑創作者根據自己的經歷總結出的社會經驗,以及對生活的個人看法,制作出陶瓷雕塑作品,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在這些藝術品當中,這樣陶瓷雕塑就被賦予了不一樣的創作風格。一件陶瓷雕塑作品想要把它特別的寫意風格表現出來,就必須完美呈現出它的“寫意”,通過“寫意”引出寫意風格。一件永恒的優秀藝術品的意境是任何時刻都存在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追求陶瓷雕塑的寫意風格。
大部分東西,原創性的才是值得稱贊的,陶瓷雕塑也不例外,已經被人們認可的東西在被認可之前是原創性的,現在去模仿這些是沒有多大價值的,生活是藝術真正的發源地,藝術由生活而來,用心去感受生活,從自身經歷去塑造陶瓷雕塑會達到很好的效果。原創性塑造主要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最基礎的因素就是陶瓷雕塑制作者在塑造陶瓷雕塑時根據自己的經歷、對生活的感悟等,將自己的思想融入到陶瓷雕塑中去,而不是刻意性地去追求不同;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陶瓷雕塑制作者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價值,將人類的智慧、勤勞等傳統美德通過陶瓷雕塑的塑造呈現出來,將陶瓷雕塑賦予更大的價值,不止停留在外形上面,這樣陶瓷雕塑的藝術價值才會更高。手是人類神奇的部位,通過控制手的力度,就能較為靈活地勾勒陶瓷雕塑上的紋路,這樣的藝術品才具有美感,并不是說有了手工創作在陶瓷雕塑塑造的整個過程中都能呈現出它帶來的美感,事實上后期塑造中才能體現,而寫意風格的主要決定因素是前期塑造中思維的運用,這種思維是創造性的。
不管是哪種藝術品都是有題材的,不同的題材會有不同的作品出現,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文學了,倘若題材是烈士以及其他英雄人物,那最后的文學作品的基調主要就是贊揚、歌頌這種偉大精神的,并將其大力發揚下去。回到陶瓷雕塑是同樣的道理,陶瓷雕塑作品不同的創作題材使其呈現出不同的寫意風格,就算某兩件陶瓷雕塑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倘若在這兩件陶瓷雕塑塑造中的題材不一樣,那么二者的寫意風格也會迥然不同,如果陶瓷雕塑的題材一樣,那么再加上塑造技術也相差不大,那么陶瓷雕塑成品差別就不大,可以歸為一種類型。作者不同,創作題材自然不同。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是不同的,對生活的感悟也是不同的,只要他們塑造的陶瓷雕塑是遵循自己的內心,那塑造出的陶瓷雕塑就不同,陶瓷雕塑的寫意風格自然而言地不同,極具變化性。舉個簡單的例子,有的陶瓷雕塑制作者就是遵循自己的內心,追求最本質的東西,而有些陶瓷雕塑制作者是想表達自己遠大的志向,這些陶瓷雕塑的寫意風格肯定不同,即便陶瓷雕塑制作者是同一個人,當他身處的環境變化時,由他塑造的陶瓷雕塑作品所體現的寫意風格也是有差異的,上述提到的因素使得寫意風格多變。
陶瓷雕塑的設色賦彩手法是陶瓷雕塑塑造的寫意風格不同的一大影響因素,返璞歸真和濃妝淡抹是陶瓷雕塑設色賦彩手法最為典型的兩種類型,陶瓷雕塑作品主題思想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陶瓷雕塑的設色賦彩手法影響的。
陶瓷雕塑制作者根據自己的內心去塑造陶瓷雕塑,追求最本質的東西,在具體的陶瓷雕塑的塑造中,采取的主體是色質肌理紋路,這些紋路的載體是陶瓷胎,在陶瓷雕塑塑造中追求自然、樸實無華,在陶瓷雕塑中,任何彩釉都不加入,這就是 “返璞歸真”。而“濃妝淡抹”和“返璞歸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濃妝淡抹”這種陶瓷雕塑的設色賦彩手法是需要加入彩釉的,并且彩釉的改變是由高溫窯來達到目的的,通過高溫窯使彩釉的肌理發生變化,讓陶瓷雕塑成品渾然天成。一件美的陶瓷雕塑品上面的釉不是粗糙的,而是溫潤如玉的,通過這件陶瓷雕塑作品能感受到思想層面的東西。從上述描述中能很容易地發現,寫意風格之所以獨特,是因為陶瓷雕塑設色賦彩手法的不同。
本文從陶瓷雕塑的塑造是原創的、陶瓷雕塑塑造的題材選擇是精挑細選的、在陶瓷雕塑塑造中巧妙應用不同設色賦彩手法這三方面分析了陶瓷雕塑塑造的寫意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陶瓷雕塑的寫意風格逐漸豐富,只有與時俱進,才能讓陶瓷雕塑具有藝術價值。在當今時代的大背景下,經濟全球化、文化國際化,使得陶瓷雕塑創新手法的理念變化巨大,傳統陶瓷雕塑的創作手法理念和現代陶瓷雕塑創新手段理念是不同的,另外觀眾對審美的改變也會影響陶瓷雕塑的寫意風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美觀,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的審美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這種情況下,陶瓷雕塑的寫意風格也復雜多變,因此陶瓷雕塑塑造必須深入社會去研究。
[1]陳在梅.淺談陶瓷雕塑形與神的和諧統一[J].中國陶瓷,2012(11):75-77.
[2]陳雨前.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的藝術特征及其代表作賞析[J].中國陶瓷工業,1997(0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