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水清 王興永 高聰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
孔孟大地上,“一次辦好”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全面放權提速增效的美麗嬗變
在全省創新開展了“市縣同權”改革,將市級保留的236項行政許可事項,除上級部門委托行使的9項外,其余227項全部下放至各縣市區同權辦理,市縣同權比例達到96%。
在全省率先“審批時限提速75%”,市、縣行政審批事項承諾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壓縮至少75%,市級平均辦理時限由21.1天縮短至4.6天,平均時限位于全省前列。“鄒城各項審批手續實施并聯審批,尤其是鄒城住建局幫辦代辦項目建設基本手續,只要聯系跟蹤幫辦人員,一切就變得簡單不再需要我們多部門跑腿。我們的項目,從拿地到取得預售許可僅僅用了62天,山東省提出的“一次辦好”改革,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環境的轉變和實實在在的實惠。”在孟子湖項目工地,工人們正在揮汗如雨地忙碌著,談到“一次辦好”改革帶來的便利,山東孟子湖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饒正癸難掩心中的欣喜。
據濟寧市審改辦主任王雪盡介紹,濟寧市共編制完成市縣“一次辦好”事項清單,梳理公布市直64個部門“一次辦好”事項1499項、縣市區12463項,實現依申請政務服務全覆蓋,較省定時限提前一個月完成任務。梳理公布兩批“全市通辦”事項清單,全市228項事項實現“全市通辦”,位居全省第2位。”
推行“五個一”集成服務
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善政至簡,改革向深。
一是市縣政務服務大廳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和“應進必進”要求,緊扣“一次辦好”目標打破部門行政界線,全面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一次辦好”實施方案》,將市級部門896項政務服務事項分別納入基本建設項目、商事登記等7大綜合受理窗口,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辦理、統一窗口出件、免費郵寄到家”的政務服務模式。
二是推行民生領域“一鏈辦理”。以方便群眾為核心,對量大面廣、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進行梳理,對工作流程進行優化,推行政務服務由多個窗口、串聯辦理向一個窗口、鏈條化服務轉變,為群眾辦事提供全鏈條、“一條龍”服務。分兩批推出《濟寧市“為您著想”聯辦服務指南》,覆蓋13個領域43個項目“一鏈辦理”流程圖和辦事指南。
三是優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實現全部行政許可事項和114項依申請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上半年全市市級行政許可網辦情況排全省第6位、網上咨詢情況排全省第4位。服務大廳信息化軟件擁有申辦事項智能排隊叫號、“一窗受理”網絡支撐、投資建設項目聯審聯辦、網路“聯合審圖”“一號申請”自助申報等應用系統,為“一網通辦”提供技術職稱。
四是加快政務熱線“一線連通”。除110、119、120等緊急類熱線外,其他熱線全部實現“12345”一線呼叫。完成54條政務服務熱線的整合工作,整合規模和力度走在全省前列。
五是建立貼心幫辦“一次辦結”機制。目前,濟寧市市縣政務服務中心聘用專職幫辦(代辦)員445人,為企業群眾提供“保姆式”貼心服務。
“曲阜市創新實行了企業投資項目代辦‘六個一工作制度,通過明確一名領導包報、組建一支服務專班、指定一名代辦專員、列出一張申報材料清單、制作一份辦理時限路線圖、建立一本辦理銷號臺賬等措施,對重點項目實行“保姆式”“店小二”式代辦服務,實現了重點項目‘有人領著辦、有人催著辦、有人幫著辦、有人具體辦、有人現場辦的良好效果,真正實現一次辦結。”在座談會上,曲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曉林向記者娓娓道來。
緊抓“3330”改革突破口
著力破解堵點痛點難點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
“改革不能全面撒網,而是要緊緊抓住‘牛鼻子和關鍵環節。”談起“一次辦好”改革,濟寧市編辦主任王志泉深有感慨地說,濟寧市緊抓“3330”改革突破口,著力破解難點痛點堵點,實現了三個破解。
破解“經商難”,推進企業開辦等商事制度改革。實現了“四十五證合一”;整合企業開辦全流程業務,市縣所有政務服務大廳全部實現印章刻制立等可取,10個縣市區實現商業銀行進駐大廳,實現新開辦企業營業執照辦理、公章刻制、銀行開戶、涉稅辦理、社保登記等事項3個工作日內完成。
破解“登記難”,不動產交易登記全面提速。市區6處不動產登記大廳全部實現交易、登記、繳稅“一窗受理”、“全城通辦”和“一次辦好”,辦理時間由原來的平均30天壓縮到3個工作日以內。
破解“建設難”,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再造。出臺了“政府投資項目、企業投資項目”兩個審批流程再造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6+1”“9+X”會商會審機制,推行全程無償代辦、個性化清單審批、審批收費全下限、投資優惠政策無差別對待和承諾審批5項制度。
“嘉祥縣光大國際環保能源發電項目從項目核準到完成開工前所有事項審批全流程用時43天,是光大國際集團在我省投資落地最快的項目。”嘉祥縣編辦主任王明新興奮地說。
“作為一個外地企業來說,我們公司深深地體會到鄒城市‘一次辦好改革帶來的便利與高效,從項目立項到拿到施工許可開工建設,僅用了56天,其中政府部門實際的審批時間28天以內。鄒城市安排專人幫助辦理相關手續,為我們項目的高效運轉提供了極大的助力。在辦理各項報批手續時,政務中心窗口做到了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甚至可以預約周末加班為項目辦理各項手續,真正做到了為企業所著想,我們由衷地為鄒城優良的政務服務點贊。”鄒城市“一次辦好”改革讓鄒城市東海院子項目總監張鵬贊不絕口。
升級政務服務大廳
打造高水平服務載體
“我們牢固樹立‘最好的位置留給市民、最好的服務奉獻市民的理念,掀起了市、縣政務服務大廳改造高潮。”談起政務服務大廳建設,濟寧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主任林晉說,濟寧市下一步要按照市里的統一要求,升級政務服務大廳,切實為“一次辦好”改革提供高水平服務載體。
改造建設市級大廳。按照“國內一流”標準建設的市級新政務大廳正在緊張施工,預計10月底可投入使用。
全面提標縣級大廳。制定了《濟寧市縣級政務服務中心工作標準》和考核辦法,要求縣市區和功能區政務服務大廳建筑面積分別不低于2萬平方米和1.5萬平方米。目前,9個縣市區搬遷啟用新大廳。“高標準建設政務服務大廳,面積由原來2000平方米擴容到20100平方米,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辦理、統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模式科學設置功能分區。設置導引臺、休閑等待區、自助服務區、證照打印處、投訴臺等服務設施。實現大廳免費復印、免費EMS郵寄、免費WiFi、免費飲水。”在參觀濟寧市任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時,任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胡欽告訴記者。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在全市推行免費復印、免費郵寄、全程幫辦服務模式,完善窗口人員管理、首問負責、熱情服務、延時預約、節假日預約、行政許可容缺受理、受理通知單等工作制度,配備自動化、智能化、便民化服務設施,水電氣暖、刻章等關鍵服務全部進駐政務大廳,為民為企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加強組織領導
書寫“一次辦好”改革完美答卷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雙組長”“一把手工程”“指揮部”“推進專班”這些關鍵詞頻頻出現在濟寧“一次辦好”改革中。
前有標兵,后有追兵,中流擊楫,奮楫者進!濟寧市委副書記、市長石光亮表示:“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濟寧市全市上下高度重視‘一次辦好改革,以指揮部體制全面推動改革落實。在全省率先明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任市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雙組長,親自研究部署改革工作;成立指揮部,由我任指揮長并兼任市政務服務中心第一主任,抽調精干力量專職集中辦公,瞄準重點任務集中攻堅。各縣市區全部參照市里模式調整充實了領導機制和工作力量,縣級領導每周到大廳值班,現場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堅持高點定位,出臺“一次辦好”改革實施方案。以“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為目標,市委、市政府“兩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一次辦好”實施方案》,全面推行“五個一”集成服務,明確了17項改革任務,壓實責任,統籌壓茬推進。
堅持聚焦重點,強力實施10個專項行動。印發《濟寧市加快“一次辦好”改革10個專項行動推進工作方案》,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牽頭部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的各推進專班,建立定期調度機制和工作臺賬,確保各專班工作按要求落實到位。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濟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一次辦好”改革,將其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作為破立體制機制的第一推力、倒逼干部勇于擔當的第一壓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正在奮力書寫濟寧“一次辦好”改革的完美答卷……
關鍵詞:濟寧市 一次辦好改革 集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