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鳳華
摘 要:目前醫學專科院校學生依然面臨就業和創業的困難,自主創業作為一種新的就業途徑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就業和創業的課程指導普遍以理論為主,實訓教學嚴重不足,我們針對我校學生的創業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也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創業實訓課程進行了一系列的課程探索。
關鍵詞:醫學生創業 實訓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2-0-01
就業是民生之本,自十七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一直對就業問題高度重視。如今,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日益趨向大眾化,當前,高校畢業生一年多過一年,就業形勢沒有最嚴峻,只有更嚴峻。在這樣的情況下,醫學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狀況也不例外,僅靠各級醫療衛生單位來解決醫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是杯水車薪。用人單位普遍看中高學歷,工作經驗和職業資格證的考取情況,人為設置了不少就業的障礙。怎么才能幫助學生順利就業,甚至幫助有創業意向的同學創業,帶來更多的工作崗位,是我們探索思考的問題。
一、醫學專科學生自主創業的意義
1.社會意義
首先,可以增加社會財富,促進經濟發展。不論企業大小,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有利于拉動內需,豐富市場,滿足人民多方面需求,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其次,實現新技術、新知識的轉化,促進生產力發展。創業和創新密不可分,醫學專科院校畢業生是掌握了一定的醫學新理論、新技能、新知識的年輕群體,同時也是思維活躍,能想敢拼的一個群體,畢業生可以通過創業,實現科研技術轉化,提高競爭力,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再次,緩解就業壓力,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創業是最積極、主動的就業,一人創業,不僅能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還能創業提供多個就業崗位,從而解決一定的社會就業難題。
2.對學生自身的意義
首先,發揮聰明才智,主宰自己命運。在一個崗位上工作兩年左右,大都會出安于現狀,同時,做一個打工者,工作會有不少約束,好點子和好創意得不到肯定和實施,工作積極性會受到影響。創業中,自己作為負責人,想法和創意能得以實施,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其次,做自己的一番事業,還可以財務自由。打工屬于工薪階層,并且升職空間有限,創業則可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并且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在新形勢下,把握時代脈搏,,積極投身創業,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
二、醫學專科院校創業教育中現存的問題
1.創業課時少,學生重視度不夠
醫學專業因為專業特色和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普遍的醫學專業課時多,其他的學科都被認為是副課,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就業創業課,課時嚴重不足。再者,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多傾向于找個在醫療衛生單位的工作,比較穩定,收入也不錯,有醫院創業的不是很多。創業實訓課參加的同學只是為了拿到選修課的學分,重視程度和參與程度不夠。專科院校學生在校時間短,只有兩年,項目扶持周期也短,好的創業項目落到也存在一定困難。
2.創業課教師教學能力不足,師資短缺
一名優秀的創業教師不僅要懂管理,還要熟悉市場營銷、法律等相關知識。目前學校擔任創業課程教學的老師都沒有創業經驗,大都是通過簡單的校內或者校外培訓上崗,教學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經驗都短缺,教學水平有限,教學效果令人堪憂。
3.創業課程理論多,與專業教育結合少
受課時不足限制,創業教育相關課程教學多以理論講授為主,實訓不足,對創業的內涵、本質和特征不能進行深入剖析。創業課教師不少是輔導員或者思政課的教學人員,對醫學專業課了解不深,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創業教育和專業課教育結合到一起,也就不能真正做到把"產、學、研"結合,并把科研結果成功進行創業項目的轉化。
三、對改變創業實訓教育現狀的思考和探索
醫學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是醫藥衛生單位,專科院校畢業生受學歷限制,以臨床專業為例,現在想到鄉鎮衛生院就業也需要通過考試,門檻日益提高,因此,最近幾年就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鼓勵在校生和畢業生自主創業,不失一個解決就業壓力的途徑。
1.更新學生就業觀念,培養創業創新意識
醫學專科院校畢業生就業選擇多為兩個方面,一是參加專升本考試,提高自己的學歷;二是到醫藥衛生單位工作。因為學歷低,知識水平不高,初入職場,頻繁換工作也是常態。在就業和創業教育中,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改變就業觀念,跳出就業思維禁錮,對自己做出合適的規劃,做兩手準備。一手準備畢業后直接就業,一手準備畢業后自主創業。
創業離不開創新。醫學專科院校學生自主創業可以促進自身素質的培養,把專業課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同時通過創業實訓課程的實踐訓練,除專業相關課程學習外,對商業畫布、商標注冊、市場營銷、商業模式等商業知識有一定的學習,了解法律、企業管理、財會知識等與創業有關知識,也是創業實踐和創業成功的關鍵和保障。創業不應該是一時的盲目沖動,更應該是沉著理智的。
2.提升師資水平,培養優秀的師資隊伍
要想創業實訓取得實效,創業項目能夠順利落地,一支優秀的創業導師隊伍必不可少,創業導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較強的授課技巧和課堂組織能力,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管理、法律、經濟、市場營銷以及創業經驗等。目前任課教師大多沒有創業經歷,也都是紙上談兵。除了培養本校教師,外派培訓學習,還可以邀請一批知名專家和創業成功人士參與進來(尤其是本校創業成功的優秀畢業生),打造一支優質兼職創業培訓師隊伍。
3.開設創業實訓課,項目孵化與專業相結合
醫學專科院校專業性強,創業項目的孵化要和專業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利用各自專業特點,拓展創業思路,進行項目探索,如康復保健、美容理療、家庭醫療保健、醫藥器械和養老機構等。還要敢于大膽嘗試創辦與醫學專業相近或相鄰的新興行業企業,學校還可以依托創業孵化基地,給予創業學生政策、場地和資金的支持。
4.以比賽促教學
國家非常注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省市級和國家級比賽時有舉辦,可以鼓勵學生把創意轉化為項目,積極參加比賽,在各級大賽中打磨創業項目,在參賽過程中也使學生逐漸講項目細化,落實,把創意轉化為企業。同時比賽也可以開闊同學們的視野,積累經驗,激發創業熱情,對全校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迎春.大學生自主創業綜合實訓指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2]賀俊英.大學生創業基礎與實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馬良.創業實訓通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谷獻暉.高校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途徑[J].繼續教育研.2012(4).
[5]張志祥.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容及其實現[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