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
【摘 要】目的:探究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并發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臨床護理要點。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n=35)和行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實驗組(n=35),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高危因素包括咳嗽反射差、口鼻腔損傷、胃腸功能下降、早期營養不良等;實驗組吸入性肺炎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結論: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重癥顱腦損傷;吸入性肺炎;高危因素;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顱腦損傷是由于直接或間接暴力作用于頭部而引起的路腦組織損傷,若患者再次昏迷即可判定為重癥顱腦損傷[1]。重癥顱腦損傷很容易因呼吸道不通暢、胃腸返流、氣道干燥及營養不良等因素發生吸入性肺炎,會使患者表現出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臨床癥狀,甚至可因呼吸衰竭導致死亡。因此,為了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有必要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本次研究分析了我院收治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并發呼吸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并實施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行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實驗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18~53歲,均數(33.45±3.22)歲;車禍9例,工傷事故12例,高處墜落6例,失足跌倒8例;實驗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19~55歲,均數(35.48±3.67)歲;車禍8例,工傷事故11例,高處墜落6例,失足跌倒10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組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宣教,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環境護理、用藥指導等基礎護理方法,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若出現意外給予緊急救治。。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將患者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口腔內的異物,若患者患者牙關緊閉,可采用開口器輔助清理。(2)濕化呼吸道:護理人員可運用呼吸濕化機、氧驅霧化或氣管內加入痰液稀釋劑等措施對不同病情的患者進行呼吸道濕化處理。(3)胃腸減壓:對于昏迷和嘔吐患者應盡早給予胃管保留進行減壓,以減少胃內物返流,保持胃腸減壓的通暢。(4)營養支持:為了減輕顱腦損傷患者的高代謝狀態,提高呼吸道免疫功能,護理人員及囑咐患者多食高熱量、高維生素及高蛋白的食物,必要時可給予患者靜脈滴注營養液。(5)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鼻飼前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將床頭抬高45o左右,鼻飼后禁止患者翻身、吸痰,以避免胃內物返流[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吸入性肺炎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設定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吸入性肺炎對比 經研究發現,護理后實驗組并發吸入性肺炎3例,構成比8.57%,對照組并發吸入性肺炎8例,構成比22.86%,兩組患者吸入性肺炎構成比對比差異明顯(X2=7.708,P=0.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研究發現,實驗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重癥顱腦損傷病情較為嚴重,往往會進行長期的住院治療,但若不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患者極有可能因為咳嗽反射差、口鼻腔損傷、胃腸功能下降、早期營養不良等因素而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不利于病情的康復[3]。本文對我院收治的70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其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如下:(1)嚴重顱腦損傷患者常因昏迷引起咳嗽反射功能下降而導致其不能順利排痰,以致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堵塞氣道,從而引發呼吸性肺炎。(2)口鼻腔損傷是顱腦患者常見的伴隨癥狀,一般要行氣管切開術來維持正常通氣。由于氣管切開后直接暴露在外部環境中,鼻咽部位免疫保護功能消失,導致呼吸道干澀,利于細菌侵入而導致呼吸性肺炎。(3)顱內壓增高會使胃腸蠕動能力下降,胃部括約肌松弛很容易引發食物返流情況,再加上昏迷致吞咽功能下降,從而導致呼吸性肺炎發生。(4)顱腦損傷早期營養攝入不足,也是導致呼吸性肺炎發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為了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也給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的70例分別行常規護理和行針對性護理干預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吸入性肺炎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綜上所述,咳嗽反射差、口鼻腔損傷、胃腸功能下降、早期營養不良是導致重癥顱腦損傷并發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通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張金利,黃華敏,吳玉琴,et al.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護理干預[J].醫學信息,2014(28):117-117.
何麗群.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發生感染性肺炎危險因素及護理[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5):595-597.
龔紅霞,李紅霞.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醫學信息,201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