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李亞娟
【摘 要】目的:分析晨間護理查房在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專業技能中的應用。方法:抽取我院康復科低年資護士14人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7人)和觀察組(7人)2個組別。兩組分別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晨間護理查房管理。結果:護理前,兩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專業技能評分差異不顯著。護理后,觀察組護士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技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晨間護理查房用于康復科護理管理,可有效提高低年資護士的護理質量及護理專業技能水平。
【關鍵詞】晨間護理查房;護理質量;護理專業技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前言:近年來,我國亞健康群體規模逐漸擴大,而醫院各科室的每日接診量、收治住院患者數量也處于不斷增長狀態[1]。這種變化使得醫院將招收低年資護士作為滿足患者需求的重要方式。為了檢驗晨間護理查房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將14名低年資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康復科低年資護士14人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7人)和觀察組(7人)2個組別。所有低年資護士均為女性。對照組年齡23-25歲,平均年齡(24.1±0.2)歲。觀察組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23.8±0.3)歲。兩組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管理。
觀察組采取晨間護理查房管理:(1)晨間查房時間安排。根據康復科晨間交班時間(8:00),將周一至周五早8:00--8:30作為每日晨間固定查房時間,護士需在執行晨間查房任務的同時,記錄查房內容。(2)確定查房對象。康復科責任組長負責提前根據當日康復科患者收治狀況、病情變化情況,選擇康復科典型病例,事先通知低年資護士小組,要求其事先掌握病例相關知識及患者狀況,做好晨間查房準備。(3)晨間護理查房流程。康復科晨會交班結束后,由護士長負責召集所有在班人員,相關責任組長負責說明本次查房目的,遵循晨間護理查房程序,組織護士開展查房。夜班護士、主管責任護士負責匯報康復科患者的狀況,具體包含患者病情、各項檢查結果、病情進展、護理措施實施效果及護理問題。晨間查房期間,根據康復科患者的病情,采取適宜措施解決護理問題。責任組長根據護士的匯報成果進行補充建議,適時提出各種問題,由低年資護士開展組內討論,并進行解答。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低年資護士的護理質量。
觀察兩組低年資護士的護理專業技能。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工具選用SPSS19.0軟件。評估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P<0.05。
2 結果
2.1 低年資護士的護理質量變化。結果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醫院大量低年資護士的加入在維持醫院護理人員隊伍、患者群體動態平衡的同時,也為醫院帶來了新的難題:由于缺乏臨床護理經驗,加之心理素質較差,低年資護士在護理專業技能、護理安全意識等方面的不足,嚴重影響了各科室的護理質量[2]。康復科患者在年齡、病情、自我護理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決定著,其對臨床護的要求較高[3]。
晨間護理查房模式為低年資護士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空間,低年資護士可通過參與康復科真實病例討論、觀摩責任護士講解護理措施、示范的方式,掌握更多的護理知識與技能。在康復科護理管理中引入晨間護理查房后,這種護理管理模式的每天定時查房要求低年資護士必須事先了解康復科患者的病情、護理問題等內容,以便在第二天查房時,能夠準確回答責任組長提出的問題。
本研究抽取我院康復科14名低年資護士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2個組別,兩組分別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晨間護理查房護理管理,結果表明:實施護理管理后,觀察組護士的護理質量評分專科護理評分、基礎護理評分、護理風險事件評分,均優于對照組。上述結果表明晨間護理查房有助于改善臨床護理質量。觀察組護理專業技能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蔡美霞[4]的研究基本一致。上述結果充分驗證了晨間護理查房在提高低年資護士護理專業技能中的作用。
4 結論
醫院可于康復科護理管理中,推行晨間護理查房護理管理方法,以提升低年資護士的護理質量、護理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杜小利,王玉蓮.晨間護理查房在提升ICU低年資護士能力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02):176-177.
王雪華,吳丹純,張慧玲等.晨間交班層級護理查房模式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8):122-115.
陳碧玲,陳蘆地,林素華.晨晚間護理查房與護士綜合能力相關性的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05):29-30.
蔡美霞.晨間床邊護理查房模式在神經內科的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0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