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霜 劉萌萌
【摘 要】目的:探討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圍術期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取并發癥護理干預。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5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7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患者圍術期給予并發癥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惡性梗阻性黃疸;圍術期;介入治療;護理;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惡性梗阻性黃疸主要包括免疫功能減退、出血傾向、內毒素血癥及高膽紅素血癥,可致全身病理生理學改變,引發消化道惡性腫瘤,導致膽管狹窄或閉塞,給患者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1]。目前,介入治療廣泛應用該疾病,其具有適用范圍廣、恢復快、創傷小等優勢,但術后常發生諸多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預后[2]。因此,輔以積極有效的護理對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圍術期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6例。觀察組男28例,女8例;年齡44-86歲,平均(63.22±4.59)歲。對照組男29例,女7例;年齡45-86歲,平均(63.81±4.25)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圍術期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包括:①術前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溝通,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困惑,并叮囑其保證充分的休息;術前營養支持,指導患者少食多餐,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高維生素、高纖維易消化食物,避免出現營養不良;術前準備,加強皮膚清潔護理,避免瘙癢抓撓,術前給予10mg地西泮肌肉注射。②術中嚴格實施無菌操作,建立靜脈通道,及時補液,密切觀察心率變化,發生血壓及心率下降時給予0.5mg阿托品靜脈注射。③術后密切觀察穿刺點有無出血及滲液,及時更換敷料。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并發癥護理,包括:①對出現腹痛患者,首先緩解其不良情緒,告知患者疼痛情況,若為局限性疼痛,多因腫瘤病變及置管引起,可予以止痛藥。②膽管出血,多因術中穿刺或凝血功能障礙引起,術中操作應動作輕柔,給予止血藥可有效減少術后膽管出血。③液胸及氣胸,術中避免穿刺部位過高而損傷胸膜,術后密切觀察呼吸情況及精神狀態。④膽管感染,嚴格監測體溫變化及執行無菌操作,保持引流通暢,防止膽汁倒流,有效減輕感染。⑤膽管腹腔內漏,術中引流管放置不當可直接引起術后脫落,術中放置完引流管應再次檢查,以降低引流管脫落而發生的膽漏。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腹痛、膽管出血、液胸及氣胸、膽管感染及膽管腹腔內漏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發生腹痛1例、膽管出血1例,并發癥總發生5.56%(2/36),對照組發生腹痛3例、膽管出血2例、液胸及氣胸1例、膽管感染2例、膽管腹腔內漏2例,并發癥總發生27.78%(10/36);組間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006,P=0.008)。
3 討論
惡性梗阻性黃疸多由惡性腫瘤引起,若不能及時解除膽道梗阻,導致病情迅速惡化,引發肝腎功能受損,進而造成肝、腎等器官功能發生重度感染,甚至衰竭,大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無法進行手術治療,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3]。近年來,臨床上介入治療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臨床緩解惡性梗阻性黃疸的有效方法之一,介入手術安全性不斷提升,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臨床不適癥狀,但由于老年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引起并發癥,進而影響預后[4]。
護理干預讓患者充分了解手術相關情況,并給予科學合理飲食指導,避免患者出現營養不良,利于患者做好充分術前準備,以促進手術順利進行。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5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78%,表明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患者圍術期給予并發癥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并發癥護理干預通過疼痛護理干預,術后密切了解患者的疼痛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止痛措施,有效減輕患者疼痛,對發生膽汁性腹膜炎的患者高度警惕,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發生[5]。對于膽管出血患者,醫護人員在術中動作輕柔進行預防性護理,并給予止血藥,減少術后膽管出血,有效降低了膽管出血發生率;對于膽管感染和膽汁漏等并發癥,護理人員嚴格監測體溫變化及執行無菌操作,從根本上進行預防和干預,并保持引流通暢,防止膽汁倒流,有效減輕感染,大大降低膽管感染和膽汁漏等并發癥發生[6]。
綜上所述,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患者圍術期給予并發癥護理干預,可積極防治并發癥,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對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陳萃,孫波,王書智,等.超聲內鏡引導下膽道引流術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03):310-313.
王愛霞,包雪青,徐春燕.經PTCD途徑膽道支架置入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的圍手術期護理[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8,30(03)253-255.
曾玉蘭,宋洪濤.1例惡性梗阻性黃疸患者圍術期營養支持的案例分析[J].藥學實踐雜志,2018,36(03):282-284.
趙曉園,林栓琴.惡性膽道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的護理效果評價[J].西部醫學,2017,29(10):1473-1476.
潘科研,張艷芳,許文青,等.經皮肝穿刺膽管引流術聯合膽道支架植入治療34例惡性梗阻性黃疸護理體會[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12):2129-2132.
李建新,李海淵,周芳.惡性梗阻性黃疸介入治療的并發癥分析及處理措施[J].肝膽外科雜志,2016,24(04):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