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 要】目前,以“家庭中心”的護理理念在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取得了較好護理效果,它能夠與優質護理模式相適應,對于改善臨床護理現狀、加強臨床護理成效具有促進意義。因此,本文依據家庭中心模式應在兒童臨床護理中的原則,分析了兒童臨床護理應用家庭中心模式的具體措施,以此提升兒童臨床護理質量,并能夠與家庭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關鍵詞】家庭中心模式;兒童;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引言:
將家庭中心模式應用到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僅能夠提升整體護理質量,還能夠促進兒童醫護水平實現良好發展,也是增強患兒及家屬滿意度的重要舉措,應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實施。然而,我國以家庭中心模式在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還未廣泛利用,落后于發達國家。因此,在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要積極應用家庭中心模式,以此能夠符合優質護理服務要求,提高兒童護理整體工作質量及效果。
一、家庭中心模式在兒童臨床護理中應用可行性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是建立在醫護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的共同工作形式,在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將家庭中心護理模式應用的最終目標即是為患兒提供優質護理服務,使其患兒能夠在滿足家庭需要的同時進行護理治療,以此促進患兒健康恢復。目前,多家兒童醫院及相關兒童臨床已經逐漸應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此種現象使得相關醫護人員正確認知到家庭對患者臨床治療的重要性。兒童正處于動態發展過程,其心智及生理都需要家庭的呵護與溫暖。因此,兒童在院治療期間家庭對于患兒身心健康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符合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并且能夠讓家庭有效地參與到兒童護理決策中,從而有利于家庭對患兒健康恢復及成長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同時,此種兒童臨床護理模式,能夠推進患兒在出院后得到家庭的后續治療創造有利條件,進而能夠使得患兒、家屬、醫護人員得到滿足。
二、家庭中心模式在兒童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原則
轉變傳統兒童臨床護理模式,將優質護理服務及個性化護理服務理念應用其中,是促進兒童健康恢復與成長的關鍵。而以家庭為中心的兒童臨床護理模式,是符合患兒身心健康成長的有效臨床護理模式。但是,在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要遵循相應原則,進而有利于兒童臨床護理工作改善、提升兒童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目標。首先,兒童護理人員及患兒、患兒家屬,要明確以家庭為中心模式臨床護理的重要意義,進而能夠各司其職做好患兒的相關護理工作。其次,要調節好患兒、家庭、相關護理人員之間的合作關系,以此能夠促使家庭有效參與到兒童臨床護理工作決策中,雙方能夠互相傳遞健康信念,構建良好護患關系,避免出現護理糾紛事件。最后,要基于個性化護理理念深入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僅能夠滿足患兒及患兒家屬對臨床護理的需要,還能夠積極提升兒童臨床整體護理質量。
三、以家庭中心模式在兒童臨床護理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一)制定家庭中心的護理制度
以家庭為中心的臨床護理工作模式,應積極制定相關護理制度,與患兒家屬全方位實施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以此還在確保兒童臨床護理質量能夠有效提升。其一,應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出發,應與患兒及其家庭進行有效溝通,使其患兒及家屬能夠參與相應護理計劃及治療方案的設定,并要結合雙方的觀點及建議,以此針對患兒實際情況出發共同制定符合患兒的最佳護理治療方案。其二,相關護理人員要以家庭為中心制定患兒陪伴制度,可以深入病房對患兒進行人性化護理模式,而患兒家屬也可在院進行對患兒的二十四小時陪護,從而能夠與患兒家屬共同觀察患兒生理與心理反應,依據患兒日常生活習慣與家屬共同制定生活護理計劃,避免患兒在院治療期間出現生理與心理不適,影響患兒臨床護理工作。例如,在患有癲癇病患兒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應與家屬對患兒進行二四小時看守,也要與患兒家屬共同溝通患兒在院期間的日常飲食,患兒家屬可為相關護理人員傳遞健康信息,護理人員可像患兒及患兒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如告知患兒家屬患兒在進食期間要食物多分,避免在患兒進食時出現成酮體波動,而所有食物需稱重精確到克、口服藥物不能含糖等。
(二)與家長共同完成護理工作
現階段,應積極打破傳統臨床護理工作模式,基于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將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應用到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以此在患兒治療期間能夠行與患兒家屬共同完成護理工作,增強兒童臨床護理工作質量,促使患兒家屬能夠充分感受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參與者、患兒健康的維護者,并且能夠滿足患兒與家屬在一起的需要。例如,相關護理人員在對患兒進行臨床護理工作時,針對靜脈輸液制度,可以改變以往在輸液室內工作模式,深入病房與患兒進行交談,并與患兒家屬一起為患兒講解輸液原因,也要著重強調輸液時及輸液后的注意事項,進而在患兒與家屬了解的情況下進行靜脈輸液護理工作。同時,可與家屬共同實施對靜脈穿刺部分的評估工作,提升靜脈輸液的有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護理失誤。除此之外,護理人員要與患兒家屬根據患兒病情一起商量護理治療及服務計劃,可根據患兒日常生活習慣、服藥過往、年齡與性格特征等,進行以家庭為中心的兒童臨床護理工作。
結語:
故而言之,在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積極融入家庭中心模式,是提升兒童整體臨床護理質量,提升患兒及家屬滿意度,實現優質護理目標的主要途徑。因此,應積極依據家庭中心相關原則,在兒童臨床護理工作中進行實施,以此制定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制度,并且要與家長共同完成相關護理工作,是滿足患兒需求、提升家屬對臨床護理工作滿意度的關鍵。由此可見,此種臨床護理工作形式,能夠促進兒童臨床護理工作呈現更好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譚小雪. “以患兒與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兒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3):143-145.
顧英. “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在兒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