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
【摘 要】目的:觀察舒適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全切術后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7年4月-2017年12月來我院實施腹腔鏡膽囊全切術的45例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實施常規基礎護理),將2018年1月-2018年9月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47例患者設置為研究組(實施舒適護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及舒適度水平。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好于對照組,舒適度方面的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舒適護理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全切術,可以大大提升其術后的恢復效果,改善術后的舒適程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全切術;舒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2
由于微創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多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道疾病進行治療,但由于患者對疾病及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案缺乏了解,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諸多不良情緒,對手術的預后產生不良影響[1]。本文觀察腹腔鏡膽囊全切術患者中舒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4月-2017年12月來我院實施腹腔鏡膽囊全切術的45例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將2018年1月-2018年9月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47例患者設置為研究組,對照組中,男性占比55.56%,女性占比44.44%;年齡26-72(48.7±4.5)歲;研究組中,男性占比59.57%,女性占比40.43%;年齡28-73(49.3±3.9)歲;本研究經醫院相關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參與研究的患者皆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基礎資料進行比對,P>0.05,可以進行對照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后實施基礎護理。對研究組患者采取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心理關懷,患者實施手術后多活動受限,生活一時難以完全自理,會出現急躁、焦慮等情緒,護理人員應多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向其講解手術的實施情況以及恢復進度,打消其過多的憂慮,滿足患者的內心需求,提高其心理舒適度[2];(2)生理護理,患者術后推回病房后,護理人員應立即給予心電監護,對其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指導患者進行體位調整,提高其體位舒適度;護理人員對患者肢體肌肉進行放松,并進行定期翻身,擦身,防止長期臥床所致的靜脈血栓及褥瘡;針對患者術后出現的疼痛反應,護理人員可通過音樂療法、正念療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對劇烈疼痛者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改善患者的不適;(3)環境護理,護理人員對病房環境進行布置,用綠色植物進行裝飾,使病房充滿生機,另外保持病房安靜,在患者休息時的醫療操作做到輕拿輕放,使患者能有一個舒適的恢復環境。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及術后舒適度。
1.4 統計學方法 該研究中的數據分析使用SPSS 21.0,計數資料用頻數,百分比表示,兩組結果對比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結果對比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 結果
2.1 患者術后恢復效果
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胃腸蠕動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長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膽道疾病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類型,以往多進行開腹手術進行該病的治療,不僅對患者身體帶來嚴重創傷,術后還多發各種并發癥,影響患者的正??祻?。腹腔鏡手術的應用極大地彌補了開腹手術的不足,在臨床得以廣泛應用。但在術后患者由于術后反應及自身應激反應,多會產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適,實施護理干預是很有必要的。舒適護理目的在于通過針對性的心理關懷、生理護理、環境護理等來提升患者的舒適度,改善治療效果。本研究中采用舒適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的術后恢復效果好于對照組,并且其舒適度水平高于對照組。可見實施舒適護理對患者術后的康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全切術,可以大大提升其術后的恢復效果,改善術后的舒適程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曹艷平,劉陽,薄芬芬,等.臨床護理路徑對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疼痛與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8):63-64.
陸宏霞,班彩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在老年膽結石患者中的應用[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7,38(0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