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蕾蕾 任麗娟
【摘 要】目的:探討急性腎盂腎炎患者中運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80例急性腎盂腎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分析不同護理后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評分與生活質量情況。結果:在焦慮、抑郁評分方面,觀察組護理后評分降幅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軀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與角色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方面,觀察組各項明顯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腎盂腎炎患者中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同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況,護理效果更為理想。
【關鍵詞】急性腎盂腎炎;心理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急性腎盂腎炎屬于泌尿系統常見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腎實質出現局部感染,由此導致患者初選腰背疼痛、腹部絞痛與寒戰等情況,由此干擾患者的生活質量[1]。該病病情發展迅猛,需要及時干預控制,避免出現嚴重并發癥。本文選擇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80例急性腎盂腎炎患者,分析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評分與生活質量情況,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間收治的80例急性腎盂腎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從26歲至52歲,平均為(38.42±4.19)歲;觀察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從27歲至54歲,平均為(36.19±3.38)歲;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嚴重臟器疾病;意識溝通障礙者;無法配合治療者;精神障礙疾病患者;納入標準:符合急性腎盂腎炎患者,患者有發熱、頭痛、乏力、惡心嘔吐、寒戰等癥狀,尿常規檢查中顯示中段尿細胞為陽性,白細胞鏡檢高倍視野下為10個/Hp以上;年齡范圍為18歲至60歲范圍內;兩組患者在基本的年齡、性格以及病情等狀況上沒有明顯差異,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做好患者心理狀態評估,了解患者的心理負面情緒程度,同時了解負面情緒原因,綜合考慮患者的性格、知識結構、信仰、家庭狀態、社會角色情況,由此提升心理護理干預的有效性[2]。要意識到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的正常性,避免對患者負面情緒形成偏見或者忽視。要多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撫,每天保持10min的心理溝通,一方面可以了解患者的情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語言安撫患者脆弱的心理狀態,形成良好的護患互動,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在溝通中需要做好對應的積極的心理暗示,讓患者意識到自身負面情緒對疾病恢復不利,提醒患者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來促使疾病的恢復。必要情況下可以進行音樂療法、放松訓練等方式,有助于患者保持身心松弛感[3],提升治療過程中的舒適感。要提供多種成功案例,由此來積極的提升患者治療的信心。健康教育包括對患者疾病原因、治療方法、治療注意事項等,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提供健康手冊、一對一面對面溝通、網絡電子版本文章、健康講座等,可以做好事先評價,了解患者的需求,提升患者對健康教育工作的滿意度,保證落實效果良好。在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保持通俗易懂的溝通方式,由此來更好的保證患者理解的便捷性,避免專業術語導致的患者理解難與執行難。要及時的回復患者的提問,避免患者疑問導致患者持續的心理壓力。如果發現患者在認知上有一定偏差,需要及時的解答糾正,避免不良認識的持續。
1.3 評估觀察 分析不同護理后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評分與生活質量情況。焦慮、抑郁主要通過相關自評量表進行,評分越高代表負面情緒嚴重程度越高,反之代表情況越理想。生活質量主要包括軀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與角色功能等方面,評分越高代表情況越理想。
1.4 統計學分析 將護理所得數據通過spss17.0分析,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 如表1所示,在焦慮、抑郁評分方面,觀察組護理后評分降幅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如表2所示,在軀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與角色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方面,觀察組各項明顯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腎盂腎炎患者中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實質上可以保持患者積極的心理狀態,由此來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避免負面情緒對治療工作形成的阻力。家屬的心理工作甚至需要做單獨處理,讓家屬意識到配合工作做好患者的生活照料與情緒安撫,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恢復效果。醫病更醫心,這種觀念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可,患者在心理層面的保持積極正向的狀態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疾病治療過程的舒適度,保持和諧護患關系,提升恢復質量,因此需要提升重視程度。
總而言之,急性腎盂腎炎患者中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同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況,護理效果更為理想。
參考文獻
張素霞.心理護理干預在急性腎盂腎炎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8):110-112.
余衛衛,張莉,袁玲等.心理護理在急性腎盂腎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7):29.
姚紅.心理護理干預在急性腎盂腎炎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8,(16):45.
李海琴.急性腎盂腎炎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評估分析[J].中外醫療,2015,34(28):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