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鑫 李曉嬌
【摘 要】急性結膜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細菌性傳染眼疾,以明顯眼結膜充血及大量粘液性分泌物為主要特點,耳針療法治療急性結膜炎效果顯著。
【關鍵詞】急性結膜炎;耳尖放血
【中圖分類號】R777.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2
“放血”是中醫古老而有效地去火方法,傳統醫學認為耳尖放血能夠清熱瀉火,特別是胸膈之火,中醫認為“火性炎上”,故上火癥狀多表現在咽喉以上部位,耳尖相比耳穴其他部位更容易固定和操作,疼痛也相對較輕,疼痛也相對較輕,故使用最為廣泛。
正常情況下,結膜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當防御能力減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時,將引起結膜組織炎癥發生,這種炎癥統稱為結膜炎。按病程可分為超急性、急性、亞急性、慢性結膜炎。
急性結膜炎是指發病快,癥狀重的一類結膜炎,一般來說,其發病過程都在幾天內,其癥狀包括眼睛紅、癢、異物感、分泌物增多等;引起急性結膜炎的原因主要有細菌性結膜炎及病毒性結膜炎,還有少部分的衣原體感染引起的沙眼。本病屬中醫學“天行赤眼”、“暴風客熱癥”、“天行赤熱癥”的范疇,多因外感風熱之邪,致經氣阻滯,火郁不宜;或因飲食肥甘厚膩,肝膽火盛,循經上擾而發病。《靈樞.口問》云:“耳為宗脈之所聚”。《雜病源流犀燭》亦云:“肺主氣、一身之氣貫于耳”。說明耳與全身臟腑經絡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全身臟腑經絡、五官等有病,取耳部穴位治療,可收至滿意的效果。
耳尖放血療法
(1)取雙側耳尖,常規消毒,一次性采血針點刺,擠出血液5-10滴,用干棉簽稍加壓迫,2-3天1次。
(2)取主穴(耳尖、眼、屏間后、神門、腎上腺)2-3個,辯證取配穴(外感風熱者,加肺;脾胃濕盛、肝膽火旺者,加肝、脾),對所選腧穴進行點刺,擠出血液10-20滴,用干棉簽稍加壓迫。每次取一側耳穴,雙耳交替,急性期每天1次。
病案:
李某,男,30歲,業務經理。兩眼紅腫疼痛、畏光、流淚、分泌物增多2天,診為急性結膜炎。取雙側耳尖,常規消毒,一次性采血針點刺,擠出血液5-10滴,用干棉簽稍加壓迫,1天1次,2次而愈。
按語:放血療法古代稱為“刺絡”,有開竅泄熱、活血消腫的作用。《黃帝內經》詳盡論述了刺絡放血療法的理論和臨床應用,蒙醫、藏醫的《四部醫典》認為放血療法具有驅除病氣、通脈活血、止痛消腫、調節氣血循環的特點。我國金達張子和開創了放血療法的先河。耳尖穴放血能瀉火、解毒、活血、散瘀及調和陰陽的作用耳針療法治療急性結膜炎療效顯著,一般1-2次即有明顯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