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彬
【摘 要】目的:觀察靜吸復合全麻、全憑靜脈麻醉這兩種麻醉方式在顱腦損傷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80例顱腦損傷患者,按照患者在術中采取的不同麻醉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分別為采取全憑靜脈麻醉的研究組(40例)與采取靜吸復合麻醉的對照組(40例)。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蘇醒時間、自主呼吸功能恢復時間、拔管時間。結果:研究組蘇醒時間、自主呼吸功能恢復時間、拔管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其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憑靜脈麻醉在顱腦損傷手術中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不僅見效快、患者蘇醒快,安全性也更高。
【關鍵詞】顱腦損傷手術;靜吸復合全麻;全憑靜脈麻醉;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2
顱腦損傷是指頭部在暴力的直接作用下發生的軟組織損傷、腦組織損傷或顱骨骨折,這種臨床危重癥具有極高的致殘率與死亡率,雖然臨床可以借助外科手術來挽救患者生命,但是顱內密布神經中樞,對此處進行幕下手術依然會面臨較高的風險[1]。若要降低手術風險,則需要為患者采取麻醉管理,以確保其生命安全。本文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80例顱腦損傷患者,試對比靜吸復合全麻、全憑靜脈麻醉這兩種麻醉方式在顱腦損傷手術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80例顱腦損傷患者,按照患者在術中采取的不同麻醉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分別為采取全憑靜脈麻醉的研究組(40例)與采取靜吸復合麻醉的對照組(40例)。研究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19歲~71歲,平均(45.16±10.13)歲。對照組:男31例,女9例;年齡20歲~70歲,平均(45.03±10.26)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及性別構成,P>0.05,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兩組之間可采取統計學對比。
1.2 方法 為兩組患者做好相同術前準備,給予術前評估,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為其連接監護儀,吸氧并維持血氧飽和度正常;建立靜脈通道,監測血氧、呼吸頻率、血壓等生命體征,保證其呼吸道通暢。同時,術前半小時肌注0.5mg阿托品與100mg巴比妥鈉,以3.3μg/kg的芬太尼、0.03mg/kg的咪唑安定、2mg/kg的丙泊酚以及1mg/kg的的羅庫溴銨進行麻醉誘導,待起效后連接呼吸機并給予氣管插管。
在此基礎上,研究組采取全憑靜脈麻醉,借助靶控輸注技術為患者靜注丙泊酚,術中血漿濃度始終保持為6mg/L,待術畢停止靜注。對照組則采取靜吸復合麻醉,為患者提供異氟醚吸入,濃度控制在1.5%左右。此外,兩組還需要靜滴雷米芬太尼,控制血漿靶濃度在3μg/L左右,并結合患者肌松狀態靜脈給藥0.2mg/kg的阿曲庫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蘇醒時間、自主呼吸功能恢復時間、拔管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收錄的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數據均以21.0版統計學檢驗軟件SPSS進行計算。本研究中計數資料的表示形式為(n,%),檢驗卡方χ2值。而計量資料的表示形式為(),檢驗t值。若P<0.05,可視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低于對照組30%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研究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作為一種危急重癥,顱腦損傷需要盡快得到治療,否則患者的致殘率與死亡率將會顯著升高。而顱腦損傷手術對術中麻醉效果有很高的要求,如:麻醉誘導時間必須要短;麻醉過程中血流動力學要盡可能維持平穩,不要使患者顱內壓力顯著增大[2]。這是因為顱腦手術中的切片、鋸骨以及縫合等操作會對患者造成較強的刺激,使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物質增多,進而導致血壓、心率等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波動[3]。對此,本文中研究組選擇全憑靜脈麻醉這種最先進的麻醉方式,這種方式對心血管的抑制較輕,患者可以吸入高濃度的氧氣,并且不必準備吸入麻醉藥的驅動設備,術后不易發生并發癥;而靜吸復合麻醉則需要準備入麻醉藥的驅動設備,并且這種麻醉方式容易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波動[4-5]。見結果,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10%vs30%),其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正是全憑靜脈麻醉應用效果優于靜吸復合麻醉的直接體現。
結語:
全憑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均是顱腦損傷手術的常用麻醉方式,與靜吸復合麻醉相比,全憑靜脈麻醉更加安全、有效,臨床可嘗試為患者選擇這種應用效果更好的麻醉方式。
參考文獻
張瑋.不同麻醉方式對重型顱腦損傷急診手術患者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3):122-124.
陳登良,詹麗園.重型顱腦損傷急診手術麻醉方式探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6,33(06):6-7.
趙亞琴,繆永輝.分析全憑靜脈麻醉和靜吸復合全麻在顱腦手術中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16,22(26):50-51.
郭莉,劉翠翠,張帥,等.不同麻醉方式對重型顱腦損傷急診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23):53-55.
李新茂.兩種麻醉方式在顱腦損傷手術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