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范
【摘 要】騎行運動一直是一項深受青少年喜愛的且強度較大的運動項目,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騎行運動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普及,相關的騎行運動競賽也越來越激烈。因此,青少年在騎行運動中應重視個人的防護,在受到損傷后應及時進行外傷處理,以免形成傷病。本文闡述了青少年騎行運動中的個人防護知識,并對青少年騎行運動中的損傷進行分類,分析了致傷原因和外傷處理方法,以期能夠減少青少年在騎行運動中的損傷,保證青少年運動員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青少年;騎行運動;個人防護;外傷處理
【中圖分類號】R7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青少年在騎行運動過程中發生的損傷與運動訓練、技術動作和運動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騎行運動對運動員的平衡能力、速度和耐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1]。騎行運動是我國重要的競技項目之一,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項運動當中,其中包括許多青少年,而由于青少年正值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騎行活動中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受傷后采用正確的方式及時進行外傷處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青少年騎行運動中的個人防護
騎行運動是一項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增強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強度,同時還對呼吸系統起到了有利作用,加速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因而成為了青少年十分熱衷的運動項目,但青少年在騎行的過程中應做好個人的防護措施,避免造成身體損害。首先,青少年在騎行的過程中應佩戴頭盔,因為頭盔能夠有效降低摔倒后腦震蕩的幾率,同時男性還應配備騎行褲,由于自行車的車座過于窄小,因此如果騎行時間較長極易出現前列腺發炎或缺血的癥狀,進而對前列腺液的分泌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應配備護膝、騎行手套和護肘等騎行保護裝置,進而使其在意外摔傷時能夠起到保護的作用。其次,在騎行的過程中應保持正確的騎行姿勢,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展的重要階段,長時間的姿勢不當容易影響形體發育。最后,青少年在長途騎行時應配備后勤保障車,這不僅能夠有效減少騎行者的載重負擔,還能夠及時補給食物和藥品,使其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與幫助。
二、青少年騎行運動中損傷的分類
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是騎行運動訓練的關鍵,騎行能力是身體素質和騎行專項素質的綜合體現,因此,青少年在騎行的過程中既要掌握好騎行技術,又應加強對自身安全的重視,避免造成身體損傷[2]。騎行運動損傷主要分為以下幾類:過勞性損傷,這是騎行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手、頸部、腕關節和背部下方都是常見的損傷部位,不正確的坐姿、過量訓練和鞋碼錯誤是導致過勞性損傷的主要原因;急性損傷,皮膚擦傷是最常見的急性損傷,其以骨折、頭部損傷和關節脫位為主,其中頭部損傷是最危險的急性損傷,而內臟損傷則在騎行運動中少有發生。
三、青少年騎行運動中的致傷原因
服裝、場地、氣候及器材等問題。教練和運動員在開始比賽和訓練之前,一定要對場地熟悉。青少年騎行中受傷不僅是場地因素導致的,沒有正確的使用器械也會導致出現受傷的情況。在訓練的過程中,器材位置不得當、安裝不牢固以及形狀不規則再加上不得體的訓練服裝等因素都會使青少年在騎行過程中受到損傷。另外,天氣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青少年的騎行運動造成影響。
心理和生理狀態不佳,身體疲勞或局部負荷過重。人體在局部負荷過重和疲勞時,例如休息不好或者沒有充足的睡眠,受傷或患病,身體機能下降和疲勞時,機體的靈活性與警覺性都會減小,并且會出現反應遲鈍,注意力減退的現象。一旦在這種情況下對較難的動作進行訓練或運動,就非常容易出現受傷的情況。
四、青少年騎行運動中的外傷處理
摔傷和擦傷是騎行中比較常見的外傷。如果摔傷處在人口較為密集的地方,就應當立即就診于附近的醫院。不過,由于青少年通常在人口較少的地方進行騎行,所以就需要青少年將急救藥品隨身攜帶。首先,在擦傷方面。我們應當先用礦泉水對傷口進行沖洗,然后用消毒水對傷口進行處理。如果傷口較小,可以用創可貼來處理;如果擦傷的面積較大,就應當用無菌紗布進行包扎后,立即到最近的醫院進行就診。如果面部有擦傷,那么必須要就診于正規的醫療美容醫院,以防面部留下疤痕。在摔傷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應當在對外部傷口進行處理的同時,打電話尋求幫助。 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的保持身體不進行移動。如果懷疑自己出現了骨折的情況,則應當及時聯系正骨醫生完成復位,這樣能夠使受傷處的愈合速度得到加快。
五、結語
總而言之,騎行是一項耗能多、時間長、速度快的運動項目,具有比賽競爭日益激烈的特點,目前有許多青少年都喜歡騎行運動,但騎行運動引起的損傷也是不可忽視的,若不能及時妥善的處理騎行運動造成的外傷,這對青少年的神經和骨骼都將會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3]。因此,青少年在進行騎行運動時應合理的安排騎行時間,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積極使用保護裝置減小運動損傷,并在受傷后應及時進行外傷處理。
參考文獻
孫慧珍.青少年自行車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探討[J].青少年體育.2016(05)
路秋光.對青少年自行車運動員訓練的探討[A]. .《體育科研》1999年第3期(總第75期)[C].:甘肅省體育科學學會.1999(06)
李曉雯.蘇州市青少年自行車運動員疲勞與焦慮的干預研究[D].蘇州大學.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