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當ICU病房參與應用的過程中,由于病房空間較小,醫療設備數量多,導致病房中產生的噪音量提升,對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健康狀況都產生不利影響。基于對ICU噪音污染來源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指出了這些噪音污染對相關人員健康的影響,并提出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讓ICU能夠擁有更好的治療環境。
【關鍵詞】ICU;噪音污染;噪音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2
一、ICU噪音來源及對相關人員的影響
(一)ICU噪音來源。ICU環境由于其特殊性,在較小空間內會有大量設備同時運行,同時ICU中患者病情較重,對患者采取的醫療措施更多,這些內容都會產生一定噪音,ICU的噪音來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醫療設備。在ICU中,會有大量的醫療設備投入運行,常見的如心電儀、呼吸機等,這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量的噪音。(2)環境維持設備。在ICU運行中,一個重要內容為保持環境的相對穩定,這就要求室內需要含有空調、排風機等環境維持設備,這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也會產生噪音[1]。(3)通信以及運輸設備。通信設備包括電腦主機、打印機、電話等,運輸設備包括輸液推車等,在這些設備的應用中會產生噪音。(4)人聲噪音。人身噪音包括多種內容,常見的如醫護人員交接、儀器設備操作、醫護人員步行等,另外還包括對患者進行的檢查操作,對于患者來說,當醫護人員的交流聲音過大時,這些因素都會成為強噪音來源。
(二)ICU噪音對相關人員的健康影響。ICU噪音不但能夠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影響,也能夠對醫護人員造成負面影響,這些影響包括以下方面:(1)患者的休息方面。當ICU中的噪音強度過大時,有清醒意識的患者基本無法快速入眠,對于患者來說,當其睡眠質量較差時,對其身體恢復過程有不利影響,另外對于患者來說,當在噪音干擾下無法獲得充足休息時,患者情緒更容易產生波動,容易導致患者不配合治療現象的發生[2]。(2)心血管健康方面。在當前的研究中發現,在噪音的長期影響下,個體更容易分泌腎上腺素,而腎上腺素有提高個體血壓的效果,所以當ICU噪音過多時,容易導致患者血壓升高,對患者的健康顯然不利,另外當醫護人員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時,也容易產生亞健康癥狀。(3)其余方面。當患者以及醫護人員長期處于高噪音環境下,會在這種噪音的作用下分泌更少的胃酸,對于個體來說,這種情況會導致其食欲不振,并且更容易產生胃潰瘍癥狀。另外對于女性來說,高噪音環境更容易導致雌性激素分泌紊亂,對于女性的身體健康更加不利[3]。
二、ICU噪音污染預防措施
(一)規范醫護人員的行為。在ICU運行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醫護人員,而醫護人員在交接、質量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的人聲噪音,所以要降低ICU噪音,一個重要措施為對醫護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該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內容包括以下方面:(1)醫護人員交流方面。對于醫護人員來說,在交接過程中需要控制交流音量,同時需要降低不必要的交流量,實現對人聲噪音的有效控制。(2)醫療設備使用。ICU噪音的主要來源為各類醫療設備,但是在這些設備的實際應用中,并非需要各類設備始終投入運行,醫護人員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監測,以關停一些不需要投入運行的設備,達到降低設備噪音的目的。(3)醫護人員行為。在ICU運行過程中,醫護人員將不可避免在病房中走動,對于醫護人員來說,需要注意自身的步伐強弱,防止在走動過程中產生過量噪音[4]。(3)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監視。當發現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或者在運行過程中產生過大聲音時,醫護人員需要將情況及時上報,由專業人員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研究與維護。
(二)對設備進行維護。當ICU中的各類設備不能正常穩定運行時,往往這些設備(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會產生更大噪音,這種情況顯然不利于患者的恢復和治療,所以在ICU的使用過程中,醫院方面需要定期對ICU中的各類設備進行檢查與維護。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其一為醫護人員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與記錄,保證各類設備都能夠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當醫護人員發現設備運行狀態出現問題時,需要與設備維修人員進行對接,讓專業人員進行故障排除。其二為專業人員的定期維護,最大限度排除醫療設備中可能或已經產生的故障。
(三)對室內進行聲學設計。對于ICU來說,通過聲學設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室內噪音強度,常見的為在天花板以及四周墻壁上設置吸音層,這種方式能夠大幅降低室內的噪音強度。同時對于ICU病房來說,存在監視功能和輔助功能,這兩個功能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同強度的噪音,在ICU病房的設計中,要將這兩個功能進行有效分離,防止產生的噪音對患者產生過大影響。另外在ICU的運行過程中,也要對醫護人員的衣物進行限制,防止在治療過程中由于衣物原因產生過量噪音。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這類吸音設施的過程中,需要定期對墻體以及天花板等結構進行定期深入清潔。
(四)其余輔助措施。當ICU患者病情較為嚴重時,需要大量設備同時投入使用,這種情況下室內的噪音強度將很難被控制,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應用輔助設施降低患者對噪音的接受程度,比如在ICU中常備耳塞和耳套,當大量設備投入運行時,可以通過這些設施的應用降低噪音對患者的影響。另外在當前的科技發展中,對于密閉空間已經開發出了主動降噪裝置,在今后的ICU建設中也可應用這種設備,對ICU中產生的噪音進行有效控制,以降低噪音對患者的影響[5]。
結論
綜上所述,ICU中的噪音來源包括各類設備噪音以及醫護人員產生的人聲噪音,這些噪音對患者以及醫護人員的健康不利。要有效消除噪音,可以通過規范醫護人員行為、定期設備維護等措施達成目的。
參考文獻
鄧小超.外科ICU噪音污染情況與防護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0):20-21.
魏麗麗.ICU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J].現代養生,2018(18):200-201.
曹萍.ICU醫療環境噪音污染現狀調查及防護對策[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7,8(18):52-54.
吳妮慧,吳金球.重癥監護病房噪音污染現狀及防護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3):54-56.
羅夢瑩.主動噪聲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