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青
【摘 要】目的:對宮內膜病理診斷在功能性子宮出血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診斷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的33例患者臨床數據資料,根據年齡的不同將其分別五組,對其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結果:參加此次研究33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宮內膜組織學臨床表現有子宮內膜不規則增生、增生期改變伴出血、子宮內膜萎縮、子宮內膜分泌低下、子宮內膜脫卸不全。結論:針對子宮內膜病理分型來說在功能性子宮出血中子宮內膜的腺上皮細胞變化不同且間質細胞的變化也不相同,腺上皮細胞變化為同一類型時間質細胞會有不同的類型,在對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進行診斷時要注意腺上皮的不同變化,還要掌握間質變化的高度,為臨床提供科學的數據。
【關鍵詞】宮內膜病理診斷;功能性子宮出血;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711.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功能性子宮出血主要是指子宮異常出血癥狀,經過詢問與檢查后周身和生殖器官均沒有器質性病變的癥狀,是因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障礙所引起的一種癥狀[1]。臨床在診斷功能性子宮出血通常采用刮宮的方法,將獲取的子宮內膜進行病理學檢查[2]。此次研究針對宮內膜病理學診斷在功能性子宮出血中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以下為詳情數據報告。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診斷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的33例患者臨床數據資料,根據患者年齡分為五組,分別為Ⅰ組(<30歲,12例)、Ⅱ組(31~40歲,13例)、Ⅲ組(41~50歲,2例)、Ⅳ組(51~60歲,4例)、Ⅴ組(>60歲,2例),均給予宮內膜病理診斷方法。年齡范圍至20歲~69歲,平均(44.5±5.2)年,臨床表現為月經量過多且延長的時間超過一個星期、閉經后子宮出血、月經頻發等。
1.2 方法 將33例患者臨床數據資料按照年齡與病理診斷進行分類。
2 結果
Ⅰ組12例患者子宮內膜不規則增生診出5例,增生期改變伴出血診出3例,子宮內膜萎縮診出4例,子宮內膜分泌低下診出0例,子宮內膜脫卸不全診出0例;Ⅱ組13例例患者子宮內膜不規則增生診出2例,增生期改變伴出血診出5例,子宮內膜萎縮診出3例,子宮內膜分泌低下診出2例,子宮內膜脫卸不全診出1例;Ⅲ組2例患者子宮內膜不規則增生診出1例,增生期改變伴出血診出1例,子宮內膜萎縮診出0例,子宮內膜分泌低下診出0例,子宮內膜脫卸不全診出0例;Ⅳ組4例患者子宮內膜不規則增生診出1例,增生期改變伴出血診出2例,子宮內膜萎縮診出1例,子宮內膜分泌低下診出0例,子宮內膜脫卸不全診出0例;Ⅴ組2例患者子宮內膜不規則增生診出1例,增生期改變伴出血診出1例,子宮內膜萎縮診出0例,子宮內膜分泌低下診出0例,子宮內膜脫卸不全診出0例。
3 討論
功能性子宮出血在更年期人群的發病率約為50%,在生育年齡人群的發病率約30%,在青春期人群的發病率約20%[3]。然而在此次研究中Ⅰ組與Ⅱ組患者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所占的比例為66.7%(22例)。通過研究證實,功能性子宮出血內膜的上線皮細胞類型變化不同,且間質細胞變化也不形同。當患者處于急性活動出血狀態時,會發生間質塌陷、微血栓形成等情況;緩慢持續性出現則表現為間質細胞核碎裂、腺體底部核碎裂;反應性改變時表面上皮會有變化,為嗜尹紅合體樣改變;伴隨性改變則有泡沫細胞與含鐵血黃素;修復性改變有透明變與纖維化[4]。
針對功能性子宮出血來說根據排卵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沒有排卵功能與有排卵功能,針對沒有排卵功能的病理形態來說子宮內膜表現為鄭生狀態,其分泌液沒有變化,是因為卵巢分泌雌激素增多并在子宮內膜產生長時間的作用,進而引發腺上皮增生,增殖程度與雌激素作用的數量和時間有著直接的關系,沒有排卵月經周期所引起的子宮內膜出血也被稱為雌激素相關性出血,是指增生期至增生過程的階段,多發更年期女性,也可發生在青春期,在生育年齡階段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在正常周期中也會發生暫時性無排卵的情況,只是幾率比較小[5]。當內膜腺體分布均勻、灶性囊性擴張、子宮出血等并不能判斷為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分析其原因為病變表現不全面,當腺體發生灶性囊性擴張后通過病理診斷可診斷為子宮內膜增生改變伴出血,然而當子宮內膜增生表現為局灶性結構紊亂時可診斷為子宮內膜不規則增生。在絕經期患有子宮出血人群中最為常見的是萎縮性內膜,其表現為內膜少、上皮平坦等,排卵型子宮內膜主要是因排卵形成后黃體酮功能呈異常狀態,進而導致子宮出血異常,孕激素相關性子宮出血,在排卵之后黃體出現發育不良或者黃體酮萎縮不全的癥狀,進而導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或者長期分泌孕酮,宮內膜分泌不足或子宮內膜不規則脫卸均會引起子宮出血,其表現為局灶性腺體密集、持續增收等。子宮內膜不規則脫卸的診斷應與臨床及相關檢查數據資料相結合,其表現為月經期內膜與殘留的分泌期腺體及早期增生期內膜混合在一起。
綜上所述,針對子宮內膜病理分型來說在功能性子宮出血中子宮內膜的腺上皮細胞變化不同且間質細胞的變化也不相同,腺上皮細胞變化為同一類型時間質細胞會有不同的類型,在對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進行診斷時要注意腺上皮的不同變化,還要掌握間質變化的高度,為臨床提供科學的數據。
參考文獻
劉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宮內膜病理診斷探究[J].臨床研究,2016,24(2):76-77.
尚秀芳.子宮異常出血子宮內膜病理診斷分析100例[J].母嬰世界,2015,14(2):97-97.
周敏.對子宮異常出血子宮內膜病理診斷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2018,25(8):38-39.
孫華英.子宮內膜活檢病理診斷對子宮異常出血的診斷[J].醫療裝備,2015,11(14):39-39.
孫少霖.子宮異常出血患者子宮內膜的病理診斷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6):2440-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