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
【摘 要】目的:探析新生兒科護理中運用細節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新生兒科接收的患兒200例,遵照隨機化分組原則分為參照組、研究組,各100例,依次提供常規護理,常規護理聯合細節管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整體護理效果優于參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將細節管理運用于新生兒科護理中效果顯著,能減少護理差錯,提高護理質量,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值得采納。
【關鍵詞】臨床護理;新生兒科;細節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2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與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人們的健康知識水平也相應提高,并對醫療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僅要求治愈疾病[1],還要求獲得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新生兒科屬于臨床重要科室,由于新生兒各器官與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因此護理難度大。細節管理指的是將一套管理流程劃分為多個步驟,并逐次量化此類細節[2],強化細節管理,不僅能積極預防護理風險,還可最大程度減少護理失誤,提高醫療護理總體質量。現就本院新生兒科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兒接受不同護理服務的有效性予以探析,匯總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200例患兒均來源自本院新生兒科,入組時間由2017年1月開始,到2018年1月結束,均分為兩組,研究組男65例,女35例,日齡2d-27d,均值(11.69±5.37)d;參照組男68例,女32例,日齡4d-25d,均值(11.72±5.33)d。兩組患兒基礎資料十分接近,P>0.05,滿足研究指征。
1.2 方法 參照組:按照新生兒科制定的常規護理流程開展護理服務,內容如下:對新生兒實施日常護理工作,提供基礎飲食護理,藥物干預等,護理期間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做好相關記錄;及時與家屬溝通,向其解釋患兒病情狀況,耐心解答家屬提出的疑問;由科室護士長、責任護理人員對護理人員日常護理情況進行監督,并隨機抽查其掌握護理操作的情況,準確記錄護理效果,了解家屬的反饋情況,并統計護理差錯,將獲取的數據交由調查人員,由其進行數據錄入。
研究組:在參照組護理過程中加入細節管理:(1)提高服務意識:新生兒屬于特殊的群體,護理要求及風險高,外加護患溝通困難,家屬對新生兒過于關注,因此稍有不慎,便會引起醫療糾紛。加強護理細節管理,加強服務意識具有必要性,不僅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與護理質量,還可滿足患兒的真實護理需求。(2)護理風險管理:針對新生兒護理中潛在的風險,例如新生兒跌落/墜床隱患、身份識別風險、交叉感染安全與窒息風險、管路滑脫安全風險、用藥安全風險、皮膚受損安全、護理文書書寫安全風險、醫囑執行安全風險以及醫療護理中相關知情權護理風險等,及時找出隱患,發現問題,并制定出護理風險細節管理措施,強化護理人員學習培訓,優化護理流程,規范護理操作與護理人員的行為。(3)轉變護理觀念及模式:將傳統的疾病護理轉變為“以患兒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模式,護理時加強耐心,了解患兒的需求,提供優質舒適的護理服務,不斷優化護理流程,最大程度減少護理差錯;細化與規范護理程序,結合患兒的病情、家屬的真實心態提供個體化護理,確保患兒、家屬心態穩定,以免情緒起伏較大,進而導致護患糾紛。(4)護理考核: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及考核制度,使護理質量得到保障。首先,需確定制度規章,根據科室具體情況,細化及量化服務流程、護理管理手冊以及護理文書書寫標準等護理標準,以提供給護理質控與管理有效的依據,促使護理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其次,實施動態管理,上述管理制度完成后,需加強動態監管,向護理人員輸送細節管理理念,及時發現忽視的細節問題,給予妥善處理;最后定期對護理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由細微處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護理差錯、身份識別錯誤、不良事件與家屬投訴等情況。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χ2檢驗,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下表)。
3 討論
新生兒年齡小,治療配合度低,外加家屬對新生兒過于重視等,使得新生兒科護理工作的難度高于其他科室,在開展護理服務時,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做好本職工作,還應重視護理細節,主動與家屬交談,使其充分信任護理人員,保障護理工作有序開展。將細節管理應用到新生兒護理工作中,可使患兒享受到人性化與系統化的服務,并充分體現對患兒的關愛及呵護;另外,通過合理嚴格的監督,能使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最終使醫院整體管理水平得到優化。
本次研究將選取的200例新生兒劃分為兩組,依次提供常規護理、細節管理,結果顯示研究組家屬投訴率3%、護理差錯率1%,不良事件發生率5%,身份識別錯誤發生率0%均明顯低于參照組的10%、7%、14%與4%,P<0.05,表明細節管理不僅能減少護理差錯,降低醫患糾紛發生率,還可預防不良事件,避免身份識別錯誤,屬于行之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能最大程度保障患兒的生命安全,減少各類危險性因素,使其早日痊愈。資料顯示,醫療安全能夠作為評價醫院服務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細節管理加入到醫療護理中能夠保障醫療安全[3],減少醫療事故,這種管理模式能通過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管理,最大程度減少護理差錯,提高患者對醫療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總之,在新生兒科護理中施以細節管理效果確切,具有積極意義,值得進一步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王瑩.兒科護理工作中細節管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8):5899-5899,5902.
賀艷霞,董福叢.細節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2):131-132.
張德芬.細節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8):127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