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渡海戰役前夕瓊崖特委在征糧運動中的群眾動員

2018-02-18 08:41:56潘男楊娜
紅廣角 2018年6期

潘男?楊娜

【摘 要】征收軍公糧自土地革命伊始便成為中共瓊崖特委的一項例行工作。直至渡海戰役前夕,隨著非生產性人口的陡增,征糧壓力和矛盾空前膨脹和激化。為此,瓊崖特委先后訴諸支前委員會、父兄權威關系、群眾調查、民主評議、擴大會議、五月競賽、樹立正反面典型等一系列工作方式使海南民眾重新自愿為集體行動做出貢獻。這一時期群眾動員機制的轉變不僅滿足了渡海戰役中黨政軍隊伍的財政和糧食供給等經濟需要,同時還完成了一場通過國家權力不斷下沉而實現對農村社會及資源的動員和整合的政治運動。從表面來說,農民在瓊崖特委施行的政治動員中看似如有的學者所言之失去了自主行為能力,但實際上農民是始終擁有基于個體理性進行自主判斷的能力的。

【關鍵詞】渡海戰役;瓊崖特委;征糧;群眾動員;海南島

【中圖分類號】K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570-(2018)06-0072-08

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農村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動員和汲取。其中,征糧問題即為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土地革命賦予農民生產資料從而建立政權,又通過向農民征收基于生產資料而收獲的糧食以鞏固政權、繼續革命的一個典型。通過征糧,中國共產黨既緩解了財政經濟壓力、保障了軍隊供給,同時又在征糧中使權力不斷下沉最終實現整合農村。因此,征糧問題本質上不只是單一的經濟問題,更是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與農村社會發生互動關系的一個連續的政治和社會問題。瓊崖革命發生的社會經濟背景、發展進程、工作機制等與整個中國革命的相關方面基本保持一致。其中,征糧工作尤為如此,都是通過建立政治組織關系來發揮社會影響最終解決經濟問題。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瓊崖地區為了迎接軍隊渡海作戰、解放海南島,為解放軍提供軍糧就成為當時瓊崖特委在征糧工作中十分重要和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沒有更多的財政收入的前提下,瓊崖特委仍然是以征收公糧為主要手段來確保戰時軍需。由于是時軍隊基數的突然增大加之瓊崖縱隊隊伍和黨政機關行政隊伍的日益壯大,征糧工作對瓊崖特委和海南人民而言都是一個突發而又緊急的任務。因此,本文試圖還原瓊崖特委在這一背景下征糧運動的始末及其動員機制,以把握瓊崖特委對被置于政治組織關系下的海南人民的動員和整合的特質。

一、征糧運動順利進行

自1927年6月始,瓊崖特委的征糧工作伴隨著財經工作的開始逐漸成為一項例行工作。一直到抗戰時期,征糧工作總體也呈現出較為踴躍自覺的局面。占力之在回憶瓊崖東北區政府的財稅工作中說道:“在糧食方面,群眾對我們支持是很大的。我們住在瓊文地區,都是由各區鄉干部和群眾繳交公糧供應我們。在敵人蠶食嚴重、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糧食更加困難,公糧收不上來,我們老區群眾寧愿少吃,都支持我們。”①王俊民回憶道:“南寶鄉的人民,在糧食管理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下,為粉碎敵人實行經濟封鎖,撲滅革命的陰謀,努力生產,省吃節用,舍生忘死,積極地進行籌糧、備糧、交糧、送糧,把糧食源源不斷地送到我革命根據地”,僅1942年南寶鄉全鄉就共繳納公軍糧40余萬斤。①

出現如此良好局面,一是因為是時瓊崖特委采取了靈活的土地政策。在刀耕火種的瓊崖社會,瓊崖特委不但在土地革命過程中堅持做到還地于民,而且還沒有盲從“沒收一切土地”的政策,而是采取適合于海南的“沒收一切地主土地及公田”,不是簡單地從肉體上消滅地主而是規定給地主家屬耕種的土地留有生活出路,使得貧雇農在內的廣大農民甚至地主在產品分配上都心甘情愿為革命提供一定的物質供給。二是征糧負擔合理。一方面,這一時期征糧總的原則是全年分春、秋兩季征收,“征糧控制在農戶總收入的20%以內”。②剩余部分由各家各戶自存自放。另一方面則是依托于“富者多征,貧者少征,赤貧者無征”的累進征收政策完成征糧任務。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瓊崖特委根據占有田地多少、收獲多少和貧富程度將應征對象列為不同等級,并按照不同稅率進行征收。如南寶鄉人民在支援抗戰期間“貧農征八升,中農征一斗五升,上中農二斗五升,富裕中農三斗五升,富農征五斗,小地主六斗,中地主八斗,大地主征一石?!雹鄱傃聳|北區公軍糧征收“總的原則是按田地的多少征收,田地多的多征,少的少征,太貧困的農民不征?!雹芤簿褪钦f,對持有土地較少、收入較低、生活水平較差的農民,降低稅率;甚至對少數貧困農民采取零征收;而對于占有土地多、收入高的大戶、財主則稅率從高。這就說明,大多數農民被征收的糧食數量遠遠低于全年總產出的20%。三是瓊崖特委開源節流。以馮白駒為首的中共瓊崖特委鼓勵全體官兵開荒生產自力更生,減輕農民負擔。四是供養基數小。是時瓊崖部隊規模小、人數少,需供養的人口少,糧食需求尚不大。五是擁有一定的外援。國共一致對外抗日,瓊崖特委部分財政來自國民政府撥款及100多萬南洋華僑捐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財政來源問題。

這一時期征糧任務尚不算重,這一稅率低、征收量不大且在農民能力范圍之內的“合理負擔的政策”并沒有受到農民的抵觸。相反,從結果來看,這一時期累進征收辦法取得較佳的效果。李光邦在回憶文昌縣抗日斗爭時指出“由于我們的糧稅收入,全部是用于抗日救國的,不但稅率低微而且又定得公平合理。我們隊伍的生活待遇標準很低,除供給伙食外,別無其他。因此,稅糧政策甚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繳糧納稅都很踴躍,甚至在敵區經商的人也很自覺納稅”。⑤

二、征糧問題產生

雖然這種好景到1939年國共關系惡化開始發生了變化,但是瓊崖特委采取的靈活的、有回旋余地的征糧政策使得征糧問題整體上還不突出。直至解放戰爭時期、渡海戰役前后,糧食作為一種戰略戰備資源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征糧工作由此才變得迫切起來。

首先,原有的外部供給來源均已消失殆盡。一是國共關系惡化導致來自國民黨的財政供給早已切斷。二是作為革命主要陣地的大陸自身任務緊、資源匱乏,地處南疆的海南島與大陸隔海遙望,交通運輸不便,因此無法得到太多來自北方的實質性援助,甚至呈現孤立無援之狀。三是戰爭環境使來自海外華僑的救助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1940年12月,瓊崖特委根據中央書記處關于自力更生解決經濟來源的指示精神,向各縣委、部隊發出了《關于籌款的八項指示》,要求各級組織在新地區、非民主地區迅速征收公軍糧。換言之,這時候瓊崖地區的糧食供給不得不全依賴本土力量。

其次,非生產性人口銳增使瓊崖特委的征糧壓力與瓊崖民眾的交糧壓力驟然變大。一是瓊崖抗日獨立隊從成立時的300多人發展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全盛時期的25000多人;二是南下渡海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和43軍①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共10萬余人,渡海作戰兵團數量龐大;三是在擴軍的同時,中共瓊崖政權逐步完善,黨政機關人數迅速增加,因而黨政軍所有部門的糧食需求量大幅提升。

再者,瓊崖黨內與此同時卻存在“腐化現象”,從1939年至1943年先后不斷出臺的規章制度可見一二。如1939年的《中共瓊崖特委第八次擴大會議記錄》 強調要“加緊黨的教育工作”,“提高同志的學習精神與戰斗性,保持與發揚刻苦耐勞傳統,反對浪費腐化等生活”,②1943年的《關于實施民主、武裝力量準備、領導作風和工作制度等問題的意見》強調在財政經濟問題上要“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克服貪污舞弊腐化現象”③等等。相關方針政策及意見是為了解決相關問題而產生的,瓊崖地區關于杜絕黨內腐化現象的意見的出現可以從側面說明存在浪費或私吞糧食的狀況。

在上述情況下,瓊崖特委財政入不敷出,使得革命部隊的糧食供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糧食缺口基數變大的同時,籌糧數目的“攤派”由“多頭”變為“寡頭”,如此重任基本上全部落在了農民群體身上,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邊是為了填補突然出現的而又巨大的糧食缺口,瓊崖特委緊急指示除了要交清春、秋兩季的普通征糧款數外,大多數民眾還被要求預借糧食?!董傃旅裰髡柫睿〝U字第八號)》規定:“(一)向負擔軍公糧的戶,借出其所應出公軍糧的半數(例如壹斗者出伍升)。(二)此次借糧運動除在民主地區普遍發動外,應用各種辦法,把他推廣到一切蔣管區與一切城市中去,以達到盡可能的最大收成。(三)民眾應借糧,一時無糧交出或有交出但運送極其困難的地方均可收代款,但收代款時,應以光銀幣或港幣為標準?!雹軗y計資料顯示,在1949年12月,瓊崖各級財政機構為了做好配合大軍渡海的準備,認真貫徹瓊崖區黨委的指示,向每鄉定借糧食100石至300石。⑤據不完全統計,從1950年1月至2月份的60天里,瓊崖人民政府通過動員購買債券的方式共籌集40萬元,籌借5萬多石糧食。⑥農民被要求除了盡快繳清本就要交的夏、秋兩季公糧外,此次還要不定時地額外繳交多次預借糧,也就是要從農民所剩無幾的糧食中再借出規定數目的軍糧。

另一邊,各縣委為響應緊急指示,一方面要求“只有向前增加超額, 絕不允許向下減少”,⑦故在完成原本的預借糧數量基礎上又增加了各鄉的征收量。在新民縣,其做法是“事先在區預定應努力地數量,鄉又按照各地的收成預定各村最低完成數目字,以便各干部到各村依照預定努力才準超過或照數,不準低落與減少,超到處是好到處等精神,干部又按照人民的特性即提出多過預定一倍,或幾倍數目,以便他還”,①為完成任務農民要在規定時間內準備超過預借數量一倍或數倍的糧食,數額之巨、時間之緊迫使得農民負擔陡然沉重,苦不堪言。樂東縣樂中鄉、陀烈鄉民眾對軍公糧工作也紛紛反映“政府開[派]過重”“重負擔不得起”。②另一方面則要求每次預借糧突擊工作要在十天或是半個月內保證完成。這意味著,民眾普遍要上交“1+1/2”份額的糧食,即還要追加當年春、秋兩季軍公糧數目的一半,自留糧食減少。由于時間的短促,按等級分配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因為“缺少周密的調查地富而給予應負的數量,感到這次的預借負[擔]在于中、貧農身上,而地富的出糧為數不大”。③與此同時,除了交納糧食以外,民眾還被動員參與捐銀元、捐衣物、運輸糧食等運動中,壓力驟然變大。

據不完全統計,直至渡海戰役的來臨,瓊崖民眾需要擔負自身以及渡海作戰兵團共計約223萬人口的糧食供給任務(這里面還不包括擴增的外來的黨政機關干部)。且預借糧食突擊工作是在1950年5月之前進行的。民眾在交完普通征糧和預借糧的情況下只余下年人均242.39斤、日均0.66斤的糧食可供支配。中間還隨時面臨因戰爭形勢需要而緊急追加繳交糧食的任務。并且,糧食在收割、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浪費和腐爛現象,還極容易遭受打劫、毀壞。因而瓊崖民眾無論是在繳納糧食還是在自身生存問題上都面臨十分嚴峻的情形。

三、征糧矛盾激化

從土地革命、抗日戰爭時期“合理負擔的政策”轉變到渡海前夕農民“負擔不起”,農民對中共瓊崖特委在渡海戰役前后的突擊征糧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征糧政策的改變加重了農民的負擔。為保障渡海大軍擁有充足的糧食與費用以早日解放海南,瓊崖特委不僅不好降低原來的累進征收稅率,相反還要加倍向農民預借糧食,就連原本免征的貧農也被號召自愿借出。而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基層干部在執行征糧任務的過程中失職瀆職引起民眾不滿。

在征糧數目只增不能減的情況下,除了繼續鼓勵自力更生發展生產以外,通過調整并強化自上而下的征糧工作機制就成了瓊崖特委完成征糧工作的必然選擇。在這種行政化的政治組織關系中,基層干部承擔著具體落實征糧工作的重要角色。然而基層干部多數是由保甲長或村中權威“父兄”擔任,他們擁有既是農民又是干部的雙重身份,一方面由于自身素質不高無法充分認識到革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被授權執行任務。在時間緊、任務重和疏于監管的情況下,其身份之二重性使之沒能準確下達上層意圖,甚至發生擅權行為。

由于既要清算常規的兩季公糧又要臨時加倍預借公糧,征糧數額之龐大、征收任務之繁重和對這次征糧意義的不完全理解,本就人手不足的基層干部隊伍對能否完成工作表示懷疑,不僅缺乏信心還產生了“不負責的壞思想”。有些干部由于時間短促缺乏周密的調查,“感到這次預借負[擔]在于中、貧農身上,而地富的出糧為數不大”。④這就導致“地富”不僅沒有承擔該負有的數量,甚至還有地富譏笑甚至謾罵一些多借的貧農為出風頭裝色水、不安分等。有些干部為了貪圖簡便還另設“標準”,不按原先的貧富原則而只按村子大小平均分配數量?!叭匀挥邪汛宓拇笮黹_派,但不能幫助村把等級來平均分配,只有由各村仍然同目前的樣子把戶平均負擔,不分貧富的,因此,就危[損]害[了]貧人?!雹偃绱艘粊?,貧農的實際田地及其收獲量往往少于干部所制定的“平均標準”,無法完成任務。由此又造成干部對貧農硬性攤派強下命令、貧農拿不出糧食的“死”循環中。不僅在同一個村中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現象,在村和村之間也存在數額隨機、“標準”不一的現象?!翱偸且粋€政府,瓊汀軍公糧還重過東路的軍公糧。取軍公糧不知數。大村不繳軍公糧(真著數)即占便宜”。②另有些基層干部沒有及時做好清理和登記工作,導致數目混亂。樂東縣樂中鄉在工作總結中就指出“目下對該數是難于清理的。據民眾報告,有些部門把米去吃,不把米的成數打,說不識字打。取后就了,因此造成該數難做?!雹郗偝慰h在工作總結中亦說明“軍公糧工作最困難的是,不能做到每戶合理分配,也不能及時收清每季所派定的米數,使年積于年,數目雜亂。要整理的是,應將舊積欠的米數,使得民眾甘愿承認,一部及時繳清,所剩下部分可赦免。同時在能夠做到合理分配的村莊進行合理分配。”④在這種紊亂而又緊促的局面中,“不能普遍的掀起廣大的群眾性的預借洪潮”。⑤

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在經濟利益和心理情感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瓊崖特委和海南人民在渡海戰役前后的征糧互動實際表現為基于理性主體人的利益最大化抑或說損失最小化的“一次博弈”。在國民黨嚴重盤剝百姓而今聲勢漸衰、中共建立政權大軍南下的背景下,農民作為理性經濟人決定了即便他們不愿意接受政府的硬性攤派和安排,但是比起國民黨的剝削荼毒抑或兩軍長期僵持抗爭,按期定量上交糧食即便有損經濟利益卻也是早日解放全島的迫切希望實現的最優選擇。因此,農民大部分都在行動上表現為積極交糧迎接解放。但農民內心實際未必完全認同瓊崖特委短期內加倍借糧的做法。農民擔憂“大部分都是要求大軍在舊年底前登陸,如是到明年(即舊歷二、三月)才渡瓊的話,那時恐怕米糧要食精光了,而不能有米供應大軍食用”,“現時準備起來恐怕大軍遲遲才過瓊,所存藏的米糧就要爛壞”,“現時準備起來又恐怕敵人搶劫”,還“有些民眾不相信人民政府要將借糧清還”。⑥因此,即便沒有發生公開、直接的對抗行為,但是仍然存在農民懈怠生產、謊報產量、拖延借糧、繳交壞糧、互相包庇等較為隱形的方法手段和暗中抵制的行為。尤其是靠近或者位于敵占區的農民假借征糧之不便想方設法逃過此次借糧。征糧問題產生的同時也激化了瓊崖特委與社會民眾的矛盾。

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解放全島的日子不斷迫近,供給浩浩蕩蕩大軍的糧食問題乃新戰役準備工作的中心和關鍵。為此,中共瓊崖特委迫切需要調適好征糧對象的心理和認知以解決尖銳的征糧矛盾。

四、征糧動員機制的轉變

在農民存糧有限、心存不滿及隱形抵制之下,農村基層干部為在限期內盡快完成應繳數額而更加依賴強制性的行政命令。征糧由此陷入僵死的困境。此時中共瓊崖特委不得不調整既有策略,改用政治組織特殊的工作方式從個體心理和集體氛圍上撼動農民,以最終在上層和農民的博弈中完成國家整合農民和農村資源的勝利。

(一)支前委員會與民主評議

瓊崖特委先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革。一方面,瓊崖政府成立鄉“支前委員會”,“選擇若干村莊進行實驗,創造經驗,推廣全區”。①大都由外來干部組成的支前委員會為農村干部的征糧工作提供示范和指導,努力糾正基層干部在以往工作中自作主張、態度強硬的問題。另一方面,根據農民的田地大小、產出數量進行“民主評議”,以消除農民心中“不公平不公正”的憤懣,力求體現征糧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杜絕不繳、少繳、漏繳現象。其特別注重利用上層權威力量去影響推動,并保證起繳糧先鋒作用。在民主區和非民主區,要么利用上層父兄子及其社會關系、要么就利用敵方保甲長來參與公糧的評議、征收和監督,協助推進征糧工作。

利用支前委員會是中共瓊崖特委在革命時期所慣用的一種工作方式,旨在通過官方機構直接有力地將國家政策傳達貫徹到基層農村,通過派員身體力行地自上而下建立起滲透國家意志的行政體系。也就是說支前委員會是瓊崖革命進程中治理農村的一個重要手段和組織,扮演著聯通上級黨政組織和基層社會的橋梁角色,尤其是對于在特殊時期將上層的征糧工作安排落實到位具有重要意義。而民主評議則是利用政府權威和農村固有的社會關系的雙重力量,不僅從組織和制度上約束了農民不自覺、分散的行為,還意圖從心理和情感上消解農民不滿和抵制的根源。然而,在利用農村原有的宗族和血緣關系的同時,國家權力的介入和下沉所產生的新的社會工作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和超越了既有的社會關系,由此也導致了農民另一種不安的情緒,外來干部與本土權威、干部和農民之間的溝通協作也陷入困境。如何使征糧真正成為上下一氣、互相監督、互相批評的群眾運動成為一個新的問題。由此,通過擴大會議來進行動員解釋成為更符合實際的選擇。

(二)擴大會議

為了用鏈條式的方法將所有農民團結在一起,渡海戰役前夕的瓊崖地區以支前委員會、村干部、父兄權威作為主要負責人的民主評議模式擴大到將各級干部、普通農民、地主富農等農村社會幾乎所有成員囊括其中的群眾路線式的評議模式,由此正如瓊崖特委所希望的那樣逐漸在整個農村社會形成了自愿借糧、以借糧為榮的社會氛圍和心理機制,前述在征糧中出現的問題也顯著減少,新生政權及征糧運動在農民心中進而確立了正當性和合法性。一方面,先確定少數評議對象,再召集廣大群眾,在共同參與評議中實現以一引導多、由一點波及全面。各村“召開村會,以群眾力量進行批判——先了解對象,擬定數量,分別布置等級(各貧農、中農、地富等)核心,在村、保大會上進行認借,做為推動,讓群眾根據這些等級核心認借的數量提出比較與批判其他少借的人,以達到各人應盡其所有而借出?!雹谄渲?,對富農的一般做法是:“首先召集他們(指富農)來鄉府參加基層干部會議進行動員,然后找比較慷慨的富農與他醞釀動員成熟后,才征求其認借數目。其次召集各村富農來動員認借,才把這些較慷慨的富農布置在會議上把先認借的數目在大會上認借出來,以引得[導]其他富農認借。同時也鼓勵其競賽?!雹蹖γ癖娨话銊t是“介紹好典型的村莊之民眾父老對借糧的情形,使每人都自己承認定借糧的數量,然后自寫借糧保證書的同時并提出獎罰條例,各村莊各戶都向政府寫下具結書,再其次,一般的經過這樣的動員自認登記及具結后,我們又派員前往各村莊各戶去一一檢查督促是否準備和執行”。④而對于長期狡猾抗交的頑固地主則采取武裝斗爭以一儆百。如百擔村有個地主符小助,“長期抗交公軍糧,群眾見他不交誰也不敢交。為了打一儆百,我們帶領武裝進村,沒收他的部分財產,把他的兒子拘押回來,并對他的家屬提出警告,如果膽敢繼續抗拒交糧,必將受到更加嚴厲的懲罰。過了幾天,他不得不帶人挑大米來交,并向政府承認錯誤,表示今后決不再犯,趁這機會,我們再對他進行教育,并令他寫保證書,才將他的兒子釋放。在此影響下,全村欠糧的人也完成了繳糧任務。”①另一方面,在全鄉各干部的擴大會議上預先確定認借的糧食數量,再通過群眾會議進行醞釀和布置,號召進行競賽。萬城地區民眾回憶“1949年5月我們鎮山鄉府曾在紅色村莊開展‘紅五月競賽活動,發動群眾,踴躍借糧。看天塘村黨支部與后塘村黨支部開展比賽,僅幾天時間,就收到預借糧1500多斤。由于我們積極開展預借糧活動,萬城地區僅二、三個月就收到預借糧食二萬多斤?!雹?/p>

這種在整個農村社會中先確定斗爭對象、分化群眾,以孤立少數來團結多數,或是樹立典型的做法實際上在無形之中暗含有互相監督、批評與保證的意味,潛移默化地引導著農民在他人的正反例子中進行自我反思,以至于多數農民個體在這樣的“民主”斗爭中“不自覺”“不自知”地被要求表現“正確”,實報糧食數量與按期繳糧逐漸成為農村社會的常態。農民由此進入了有組織有秩序的預借糧食運動中,這個過程表面看似是一種保證渡海大軍作戰供給的經濟工作,但同時又自然而然引導農民形成了對瓊崖特委政權合法性與征糧合理性的政治認同。整個農村在這樣的斗爭中分出“敵”“我”兩個政治陣營,農民由原先的組織性不強、政治冷漠發展到具有一定政治覺悟、一定程度上參與到國家政治當中來,為瓊崖特委及其政權的鞏固培育了有利的土壤和基礎,國家由此實現對基層社會的動員和整合。但也呈現出這樣一種現象:從農民的角度來講,被置于政治組織行政體系之中的農民看似擁有評議和申訴的權利,卻沒有不參與評議、不交糧的權利。為此是否能夠認為群眾運動看似提升了民眾的政治覺悟,卻又以民眾喪失個體主體性為代價?或者退回來說,征糧運動由經濟工作轉變為一場浩大的政治運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否可以斷定其是農民在自主意識不強的情況下被動卷入中共瓊崖革命之中的?這不僅僅是瓊崖革命乃至也是中共革命和政權建立過程中存在的和需要進一步探討和商榷的問題。

五、對征糧與群眾動員的反思

軍公糧是中共瓊崖特委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渡海戰役前夕,中共瓊崖特委為解決征糧這一經濟問題,實質上發動了一場通過國家權力下沉到農村社會實現對廣大農民和農村資源的動員和整合的政治運動。在這一過程中,農民對瓊崖特委發起的征糧運動也經歷了從“自愿”到“不自愿”再到“自愿”的轉變。

在土地革命時期至抗戰時期,農民為征糧備戰這一集體行動做出了很多個人貢獻。這是因為征糧使得農民擁有能夠生產糧食的土地;大部分農民能夠自留超過80%以上的糧食并自由支配;這是身在農民這個集體之中所能夠享有的收益,參加進來方能“翻身”;征糧除了給農民帶來看得見的糧食以外還能夠幫助實現戰爭的結束、維護政權的穩定,這是另一種未來潛在的可選擇的集體利益。相反,農民如果不參與征糧這一集體行動就無法享受上述種種利好。因而這一時期農民表現為自覺自主、自愿自動送糧捐糧,積極為集體行動做出個體貢獻。

到了解放戰爭至渡海戰役期間,征糧的壓力空前膨脹,農民面對加倍征收的糧食數量表現出心不甘情不愿的情緒乃至產生消極抵抗行為。但最后農民為何還是源源不斷為龐大的黨政軍隊伍提供糧食?從表面上來看,這要歸因于瓊崖特委先后采取支前委員會、父兄權威關系、群眾調查、民主評議、擴大會議、五月競賽、樹立正反面典型等一系列工作方式和工作機制鼓勵農民個體為集體行動做出貢獻。而實際上,這種轉變了的動員機制打破瓊崖農村社會既有的社會關系網絡,動搖堅固的社會結構,并在這一過程中深入農民內心世界,于無形之中引導其反觀其身,從精神層面實現了農民對中共政權合法性和征糧的合理性的認同,將原本僅僅依賴于宗族血緣關系存在的自然、傳統、分散的基層農村社會重新整合成為被組織化、被行政化的狀態。故而有論者在其相關研究中認為中共在諸多類似的政治策略的調整中,其通過政治動員完全實現了對農民及農村糧食資源的充分控制和占有,這時候的農民是不自覺與不自主的,或是說在獲得政治覺悟的同時喪失了主體理性,其結果的實質是一種不對等的資源占有。①然而,這種使“全民”喪失自主行為能力的小概率事件看似合理,卻又是缺乏現實可能性和解釋力度的。

本質上,農民最后愿意交糧,背后乃是基于個體利益對受益主體和可選擇的集體利益的一個理性判斷。在瓊崖特委的群眾動員過程中,通過工作機制和動員手段的轉變,農民被放置在自我否定、自我反思的心理和文化氛圍中,一是通過抵觸羞愧感和增強自豪感在文化上形成一種對集體的認同并將這種認同通過個體—集體的網絡無限擴展到社會全員中去;二是這種集體認同為民眾提供了一種潛在的諸如階級身份、名譽、道德感等的特殊待遇從而轉化為一種文化上的利益;三是國家政權和行政組織在實際層面和精神層面都在農民中間得到了滲透,農民對政權的合法性和征糧運動的重要意義有了新的認知。換言之,瓊崖特委的高明之處在于讓農民的個體理性選擇無限趨近集體利益需要,讓農民重新認識到自身是征糧運動中最大的受益主體,并讓農民意識到自愿交糧是可選擇的利益選項中風險最小的一個。因而,民眾并不是國家強權滲透之下完全喪失個體理性和自主行為能力的“傻瓜”。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問題不僅僅表現在革命時期的征糧運動上,還反映在中國改革和建設時期的諸多領域里。這樣一種農民對黨和國家組織的依附關系不僅是革命時期的一種特殊的思維意識和工作方式,并還成為后來中國在現代化建設中延續強有力的政治機制和組織能力的基礎和范式。但是,這種工作模式和動員機制要想從根本上成為解決國家和社會之間的矛盾和問題的常規方式,就必須把握和確定好群眾參與政治的邊界、政黨與個人的利益互動關系等問題。因而國家在出臺相關方針政策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民眾的個體理性的作用和民眾在個體利益上的“獲得感”。換言之,國家或集體利益的張力需要在與個體和個人利益的活力之間保持好一定的靈活性,而不是簡單地把民眾當成“順民”。

(潘男,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楊娜,法學博士,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①《瓊崖革命根據地財經稅收史料選編(二)》,第80頁。

②《瓊崖革命根據地公軍糧征收》,海南省史志工作辦公室編:《海南省志·糧食志》第二章,http://www.hnszw.org.cn/xiangqing.php?ID=4616,2010年2月4日。

③《瓊崖革命根據地財經稅收史料選編(二)》,第81頁。

④《瓊崖革命根據地財經稅收史料選編(二)》,第30頁。

⑤《瓊崖革命根據地財經稅收史料選編(二)》,第39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国产av色站网站| 青青久久91|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片久久99|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毛片基地| 欧美在线三级|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五月天天天色|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第一区| www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欧美高清国产|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人妻21p大胆| AV网站中文|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在线免费观看AV| 久久超级碰|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综合久久五月天|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欧类av怡春院|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一级全黄毛片| 欧美在线一二区| 欧美黄色a|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