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摘 要】目的:觀察在消化疾病診治中應用大內科臨床思維模式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間60例消化疾病患者,將所選患者按照隨機排列表法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實施大內科臨床思維模式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思維治療,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和確診情況。結果:經相關治療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和臨床確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P<0.05)。結論:在消化疾病診治中應用大內科臨床思維的臨床療效較好,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臨床不良癥狀,臨床有廣泛使用意義。
【關鍵詞】消化疾病;內科;臨床思維;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2
消化系統疾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內科疾病,消化病學是內科學的重要分支。隨著醫療水平不斷發展,影像學和內鏡技術提升,消化科室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鮮明特色,而又與大內科緊密相關的三級臨床學科。其中消化系統疾病主要對人體肝臟和胃腸等影響明顯,臨床通常表現為惡心、嘔吐和便秘等癥狀,除此之外,消化系統疾病還常常伴有其他系統癥狀,嚴重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而有相關報道指出[1],對于消化系統疾病患者早期進行全面分析,同時結合相關輔助檢查,可以有效提升治愈率,減輕并消除不良癥狀的發生,因此,為了可以進一步觀察使用大內科臨床思維方法對于消化疾病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間60例消化疾病患者,采取大內科臨床思維模式進行治療,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間60例消化疾病患者,60例患者均了解治療目的與方法,并將所選患者按照隨機排列表法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患者。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范圍16-55歲,平均年齡(36.60±3.32)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范圍18-56歲,平均年齡(38.01±3.65)歲。兩組一般情況對比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較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實施大內科臨床思維模式進行治療,內容為:首先根據內科轉接進行消化系統疾病判斷,再通過結合臨床儀器設備共同診斷,經確診后依據患者病情制定合理治療方案,并注意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思維治療,內容為首先按照普通臨床診斷疾病模式進行初步判斷疾病,再使用臨床檢查儀器進行確診[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大內科臨床思維的臨床療效,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情況。臨床療效:(1)顯效標準:經相關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胃腸道等不良反應明顯減少。(2)有效標準: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尚未痊愈,胃腸道等不良反應仍然存在,日常生活不受影響。(3)無效標準:治療后患者臨床狀態無明顯變化,甚至持續加重[3]。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兩組比較有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確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誤診、漏診率明顯較低,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消化系統疾病多由飲食習慣問題引起,導致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形成胃癌、消化道出血和潰瘍等一系列消化類疾病,嚴重可以威脅患者生命,引發各種并發癥的發生。而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為預防疾病進一步惡化,臨床常采取傳統臨床思維治療方法,防治疾病發展,但由于傳統臨床思維治療方式過于局限,不能夠及時診斷患者疾病,防止不良反應的出現[4]。因此,在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患者過程中,采取大內科臨床思維治療模式,改善治療效果,提升治愈率。
有相關報道指出,傳統思維治療方式在消化系統疾病中過于表淺,臨床應用后,不能夠深入減少合并癥的發生,臨床應用效果不佳[5]。而實施大內科臨床思維模式進行治療后,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促進患者身體恢復。例如通過臨床思維方式,在實際應用中根據患者自身病癥最明顯部位選擇就診,當消化系統出現癥狀不適時選擇就診消化科;而消化醫生若對相關知識掌握不夠,就可能導致患者誤診或漏診,以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為例,可以看出甲亢患者可因胃腸道蠕動加快引起腹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腎上腺危象均可引起急性劇烈腹痛癥狀,與急腹癥相似表現,為此,在此過程中實施臨床思維十分重要。尤其是與其他疾病相似的臨床表現相比較時,這就需要醫生多方面的知識。而之所以傳統思維治療方式不能快速且有效確診,這就與消化科醫師知識結構不完整,無法利用成熟的臨床思維診斷內科疾病患者有關。本文證實,通過實施大內科臨床思維模式,觀察組總有效率和確診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臨床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針對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實施臨床思維模式,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陳勝良.消化心身疾病常見臨床表現的分類及處置對策[J].中華消化雜志,2015,35(9):579-582.
向國卿.胃食管反流病臨床診療思維[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12):3-5.
周民軍.大內科臨床思維在消化疾病診治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處方藥,2017,15(7):150-151.
蔣偉.中醫“和法”在消化內科常見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04):240-241.
朱旭東,洪艷萍,朱鳳梅.中醫"和法"治療消化內科常見疾病中的臨床實踐與應用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