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衡
【摘 要】目的:了解昆明市官渡區流動人口慢性病流行現狀及其分布特點。方法:采取按行業分層多階段整群抽樣方法抽取300名18歲以上在本地居住6個月及以上的流動人進行調查。結論:慢性病已成為影響昆明市官渡區流動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應當采取綜合防控措施,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
【關鍵詞】流動人口;慢性病;分析
【中圖分類號】R9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包括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在內的流動人口健康問題也逐漸引起高度關注。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1年,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71億,比上年增加977萬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30億,比上年增加828萬人。《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1》顯示,我國勞動年齡流動人口的就業率為87.1%。流動人口離開原住地后,在參與現住地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其社會地位、經濟水平、生活方式、醫療保障狀況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他們的慢性病相關行為,并進而影響他們的健康狀況。因此,昆明市官渡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合國家項目,于2012 年9 -10月開展了流動人口慢性病流行病學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調查對象為昆明市官渡區18歲及以上就業流動人口(即外來務工和經商人員),并符合以下條件:(1)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所在縣(區)不同,但排除同一市內跨區人口(如戶籍在昆明市西山區,居住在昆明市官渡區不算做流動人口)。(2)過去12個月內,在官渡區居住六個月以上,學生、無業人員、探親訪友者等外來非當地就業人口不納入本次調查范圍,共調查300名。
1.2 方法
1.2.1 抽樣方法本次調查采取按行業分層多階段整群抽樣方法選取調查對象,即對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社會服務業、建筑業及其他六大類行業的就業流動人口進行調查。對每個行業的流動人口進行等額抽樣,即每個調查點每類行業調查不少于50 人,總計不少于300 人。
1.2.2 調查方法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進行面對面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內容問卷包括基本信息、吸煙、飲酒、飲食、身體活動狀況,血壓、血糖、血脂等信息,健康狀況、慢性病患病情況。身體測量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腰圍和血壓。身高測量采用長度為2.0 米、精確度為0.1 厘米的身高計;體重測量采用最大稱量為150 千克、精確度為0.1千克的電子體重計;腰圍測量采用長度為1.5 米,寬度為1 厘米,精確度為0.1 厘米的腰圍尺;血壓測量使用電子血壓計。
1.2.3 質量控制所有參加調查人員均經過培訓,考核后方能上崗(調查在10月完成);統一調查工具的品牌,規格和質量要求,避免因儀器來源、品牌不同而造成的偏差。儀器測量前經過校正。使用統一的調查技術資料,工作手冊、問卷等主要技術資料由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制定并提供給各地標準的PDF格式電子資料。各地嚴格按照統一格式進行印制。數據由經過統一培訓的數據錄入員對數據進行雙錄入和核對。
1.2.4 分析指標及定義
1.2.4.1 人群特征年齡按照18~歲、30~歲、45~歲、≥60歲4個年齡組劃分。
1.2.4.2 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標準按照根據衛生部《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推薦指標判定。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錄入采用慢病中心統一編制、下發的錄入程序。所有統計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完成。
2 結果
2.1 抽樣人口學特征此次調查300人,其中男性141人,占47.00%,女性159人,占53.00%,男女性別比為0.89:1。
2.2 流動人口慢性病患病情況在300名接受調查的流動人口中,慢性病患病人數為52人,慢性病患病率17.33%,其中男性23人,患病率達16.31%,女性29人,患病率達18.24%。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分別為9.67%、1.33%、0.33%,其它慢性病患病率為9.33%。52名慢病患者中,43人患有1種慢性病,8人患有2種慢性病,1人患有3種慢性病,0人患4種及4種以上慢性病
2.2.1 不同性別的流動人口主要慢性病患病率比較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其它慢性病患病率男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2 不同行業的流動人口主要慢性病患病率比較患病率前三位的行業為批發零售、食宿餐飲、制造業,分別為25%、22%、20%。患病率最低的行業為社會服務業,為7.69%。但各行業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2.576,P=0.109>0.05),超重與肥胖
2.3.1 超重與肥胖率情況本次調查采用目前國際通用的體質指數(BMI)來評價體檢對象的超重和肥胖程度,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18歲及以上成年人24≤BMI<28kg/m2為超重,BMI≥28kg/m2為肥胖[2]。
本次調查的300名流動人口均進行了身高、體質測量,檢測結果顯示,被調查流動人口中超重79人,超重率為26.33%,肥胖17人,肥胖率為5.67%,男女性超重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03,P=0.188>0.05);不同年齡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不同,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高(X2=30.25,P<0.001)。
2.3.2 中心性肥胖情況本次調查采用腰圍來評價體檢對象是否中心性肥胖。18歲及以上成人中心性肥胖定義為腰圍男性≥85cm,女性≥80cm[3]。
調查的300名流動人口的腰圍測量顯示,被調查成年人男性腰圍均值為76.5cm,女性為71.8cm,不同年齡人群腰圍值不同,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60歲以上開始回落,男女性腰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圖1。中心性肥胖63人,中心性肥胖率為21.00%,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35人,中心性肥胖率24.82%,女性中心性肥胖28人,中心性肥胖率17.61%,不同年齡人群中心性肥胖不同,中心性肥胖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
3結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變得越來越經常和普遍。人口流動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同時對城市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帶來了新的挑戰。根據目前昆明市官渡區流動人口慢性病患病情況,應將流動人口納入昆明市官渡區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對慢性病共同的危險因素如經常飲酒、吸煙、飲食習慣等實施綜合干預,加強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管理和病情控制,將其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強流動人口的健康教育,提高流動人口的健康意識,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吳曉飛,梁俊,申中美. 2012 年新疆喀什市流動人口慢性疾病及危險因素調查[J].防治與監測.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印發中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2012)流動人口專題調查總體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疾控社發〔2012〕274號.
陳春明,孔靈芝,等.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喬磊,禹震,王旭紅,等.北京市某城區流動人口慢性病患病情況的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111-114.
徐繼英,李新建,姚海宏,等. 上海市15~69 歲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 18(5):467-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