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 陳茜 孫天垚
摘要:隨著先進的電視技術發展,受眾欣賞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娛樂的需求不僅僅滿足于虛構題材,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關注電視紀錄片。以中國為例,央視紀錄片頻道的開播,各省市紀錄片頻道的誕生,標志著中國紀錄片欄目進入了繁榮時代。同時,許多專家學者開始把目光投向電視紀錄片欄目,致力于研究和探討電視紀錄片欄目的現狀。文章引用一些近期典型案例,剖析國內電視紀錄片欄目的市場大環境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電視? 紀錄片? 機遇? 新格局? 新趨勢
電視紀錄片主要指那些對文化、經濟、政治等題材作系統紀實報道的紀錄型電視專題報道類節目。實際上,電視紀錄片欄目源于電影紀錄片。電影紀錄片往往具有獨立性,許多杰出的紀錄片是由獨立電影制作人制作完成的。與電視紀錄片相比,電影紀錄片發展阻力大,甚至許多紀錄片電影默默無聞,并不被觀眾所知曉,電影制作人無法獲得相應的收入和關注。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我國電視的普及率高達70%,給電視紀錄片欄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在中國電視紀錄片發展的初期浪潮里,央視紀錄片成為中國紀錄片發展的中堅力量,開啟欄目化形式的發展進程。2011年,國家廣電總局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對各衛視綜合頻道增加紀錄片欄目(節目)的播出量提出了要求,為中國紀錄片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也使國內電視紀錄片欄目創作進入新時代。央視于2011年創立了以播出紀錄片為主的專業頻道——紀錄片頻道,借助央視雄厚資金和政策優勢整合全國優秀資源。電視紀錄片的播出也逐步形成了以央視紀錄頻道為首,包括北京紀實頻道、上海紀實頻道、金鷹紀實頻道三家省級紀錄片播出平臺在內的“1+3”格局,標志著國內電視紀錄片欄目創作已經進入了繁榮階段。此外,“制播分離”有效帶動了多方機構資源整合,促進了紀錄片行業的迅速發展。同時,《舌尖上的中國》已播出三季,《傳承》也推出了兩季,《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等節目呈現出品牌化的特點,逐步形成產業群。
如今,互聯網的普及和新媒體的出現再一次給電視紀錄片提供嶄新機會,電視紀錄片欄目前景樂觀。央視網開通紀實頻道,愛奇藝、騰訊等各大視頻網站的興起也給電視紀錄片欄目打造了全新的播出平臺;2017年,全網紀錄片總點擊量為90.5億次。其中,騰訊、愛奇藝的紀錄片視頻點擊量占比分別為37.8%和32.8%。同時,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客戶端等新媒體為傳統電視和網路等各類平臺提供了迅速傳播和宣傳的渠道。以微博為例,截至2018年6月,“CCTV9紀錄”的微博粉絲已達54萬,這對該頻道有效信息的傳播是一個巨型量級的有力支持,為電視紀錄片欄目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重要前提??梢姡覈w紀錄片市場呈現良性發展格局,根據CDRC年度最新調研數據顯示,僅2017年全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超過38億元(其中包括大量各級電視機構投入電視紀錄片制作的資金)。全年總產量約2萬小時,同比增加5.8%;中國電視紀錄片欄目已形成一個以各大紀錄頻道為主要播出平臺、互聯網和新媒體為重要支撐平臺的新格局。
縱觀當前國內電視紀錄片的發展,呈現以下趨勢:
一、年輕化發展趨勢。雖然傳統觀念認為電視紀錄片欄目的受眾群體偏向中老年人,但是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電視紀錄片節目已經開始吸引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的80后和90后的目光,其平均年齡為33歲。據中商情報網《2015年電視紀錄片播出與收視數據報告》數據顯示,央視播出的涉藏電視紀錄片《第三極》的新浪官方微博受關注人數眾多,其中80后人群占53.66%,90后人群占33.41%??梢姡娨暭o錄片欄目的受眾群已經逐漸向年輕人群蔓延。為了迎合年輕觀眾群體的審美習慣,并提升轉化率和保留率,電視制作人需要做的便是提升欄目吸引力,這也是電視紀錄片欄目的發展方向。因此,電視紀錄片欄目開始告別空洞無味的說教、慢節奏的敘事模式以及呆板的鏡頭語言,大量的高科技特效和攝影技法在電視紀錄片欄目中出現也趨于常態。話題新穎、形式時尚、信息量大的電視紀錄片節目正在吸引著觀眾的眼球,這也成為了它與其他節目類型競爭的有力武器。
二、多元化發展趨勢。近年來,在新媒體的驅動下,電視紀錄片欄目播出平臺界限被不斷打破,多元素沖擊融合介入,使新生態環境形成。電視紀錄片欄目不僅在電視頻道播出,甚至改變電視獨播模式,走出電視熒幕,向多平臺輻射,以各大網站和新媒體平臺欄目上線為主。同時,“網紅效應”在紀錄片欄目上得以發散,出現長期占據網站熱搜榜的“網紅紀錄片”?!熬W紅紀錄片欄目”往往分為兩類,一類是電視臺熱播的欄目,在網上同時引發現象級熱潮的紀錄片欄目,比如關注中國醫患關系的《人間世》。另一類紀錄片欄目往往不夠專業,畫面也不考究,并不能體現當今的電視紀錄片的制作技術和水準,卻在網上引起強烈的反響。比如被指“土得掉渣”的五集紀錄片《尋找手藝》,在遭到十多家電視臺拒絕后,轉投嗶哩嗶哩(Bilibili)和愛奇藝,卻意外受到年輕人喜歡,平均日均播放量超過1萬,評價和彈幕累計2萬條。可見,多元化發展趨勢的沖擊,為電視紀錄片欄目帶來了無限的想象力。同時,央視紀錄片頻道入駐包括嗶哩嗶哩在內的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彈幕網站,電視紀錄片“正統血液”已形成多分支,流入多方式、多頻道、多平臺。
三、主旋律紀錄片占有一席之地。近年來,中國開始注重加強自身文化軟實力建設和國家戰略的對外傳播,傳達正能量的主旋律紀錄片欄目近年來不斷增多,國家文化安全和當今社會價值考量彰顯了電視紀錄片欄目的主旋律基調被進一步強化。2017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創作的十集政論電視紀錄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權威報道。該片在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新聞頻道、北京衛視等掀起收視熱潮。據統計,該片第一集《時代之問》綜合頻道收視率達0.83%,與上月同時段相比提升幅度達41%。政府、各大高校、企事業單位紛紛組織員工積極收看,并對其進行了精神層面的深度學習挖掘??梢钥闯?,表達嚴肅題材的主旋律電視紀錄片欄目普及度日漸廣泛,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四、IP商業化發展趨勢。隨著電視紀錄片欄目傳播力的提升和品牌化的增多,各個層次構建的本土IP成功案例不斷涌現,電視紀錄片欄目的巨大的商業潛力和價值逐漸凸顯。其商業化發展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為其他行業宣傳站臺??萍紕撔碌拇蟓h境下,產品通過紀錄片推廣前沿技術的案例屢見不鮮。電視紀錄片欄目《創新中國》片通過大量生動真實的故事,講述了中國各個領域的最新科技成就,包括“納米發電”“鹽堿地改造”等,不僅展示了中國創新精神,還對該行業的品牌宣傳起到不言而喻的作用。商業紀錄片欄目《品質》展示“中國制造”過程中的七百余個品牌和企業,推動商業電視紀錄片欄目持續發展。與此同時,企業為宣傳自身品牌,大額贊助欄目現象沒有停留在電視劇、真人秀等娛樂節目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本草中國》等高收視率的電視紀錄片欄目同樣可以獲得較高贊助。在電視媒體的廣告總體下滑的環境下,電視紀錄片欄目獲得的廣告投放卻呈增長趨勢,體現電視紀錄片欄目形式的商業化影響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盡管中國電視紀錄片欄目相對其他影視內容產業體量尚小,產業具有很強的提升潛力和發展機遇,尚待進一步挖掘,但是電視紀錄片欄目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欄目,為整個電視行業市場帶來無限生機,其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隨著播出數量和播出平臺的不斷增長,大量優秀電視紀錄片欄目誕生,并慢慢確立中國電視紀錄片欄目的新時代、新格局和新趨勢。中國紀錄片工作者應該緊跟時代腳步和發展趨勢,把握時機,讓更多優秀的電視紀錄片欄目獲得更多觀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