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蕊 李志濤 朱冰清
摘要:食品免疫學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重要必修課程之一。為適應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培養目標,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4個方面對食品免疫學教學進行探索,在實踐中提高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食品免疫學;地方應用型本科;目的;內容;方法;考核方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18)05-0089-02
食品免疫學是研究與食品有關的免疫學知識、理論及技術的學科。應用型高校對食品免疫學的需求注重于免疫學概念理解和免疫技術應用,對免疫機制要求不高。為了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服務地方經濟,本課題從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教學實際出發,對食品免疫學課程教學進行探討,并同步應用于教學實踐中。
1 明確目的與意義
1.1 教學目的
明確學習目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教學實踐中了解到,食品專業的學生對食品免疫學的認識往往比較淺顯,他們將其簡單看作生物學與醫學范疇或生物學與食品專業的交叉點。食品免疫學是結合食品科學闡述免疫學的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通過與食品密切聯系,免疫學理論與技術更加形象具體。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更應明確其學習目的,即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著重培養應用相關免疫學技術指導食品行業(尤其是當地食品行業)的實踐能力。
1.2 實踐意義
通過多年的免疫學教學發現,學生對免疫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經常感到困惑,這表明僅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還遠遠不夠。食品免疫學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基礎免疫學、營養與免疫、疾病與免疫和免疫檢測技術。從專業角度來講,食品專業就業方向主要包括食品加工、食品衛生監督、食品質量檢驗等相關行業。了解食品與免疫的關系可以指導食品加工,例如:熟悉引起超敏反應的物質和機理,可以在食品研發過程中充分考慮與避免;懂得免疫檢測技術,可以在食品生產中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避免不安全食品危害人類健康。因此,食品免疫學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的應用廣泛而重要,是食品研發和安全檢測環節的重要基礎技術,需要也值得學生投入更多關注和學習。
2 調整教學內容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免疫學教學,一方面應區別于生命科學和醫學免疫學,著重介紹食品與免疫學關系的部分,另一方面應根據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與服務地方經濟的需要確定具體教學內容。應用型高校需要重視教學內容的應用性,還要充分考慮當地食品企業多樣性和當地綠色食品供應地的定位實際,要求教學的開展應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教學實驗部分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和食品工藝學研究與創新實驗,這也是免疫學技術應用到食品科學的兩個主要方面。
當地經濟以農業為主,第一產業占主導地位。食品企業或經濟實體種類多樣、包羅萬象,包括種養殖業、食品加工制造業等,其中規模化種養殖企業普遍、初級農產品制造業繁多。食品制造業中以酒類釀造、飲料業為主,其他食品或副食品加工企業多樣,規模大小不一。當地產業定位為綠色健康食品供應基地、食品生產加工示范基地,是周邊都市群重要的糧食及其他農副食品供應地和重要的健康食品示范基地。根據當地地方經濟結構以及各企業類型具體情況,尤其是食品企業結構特點,食品免疫學的教學一方面應重視免疫分析在食品質量與安全檢測中的應用,另一方面應加深免疫分析技術在新食品開發和食品功能創新中的應用。免疫分析是利用免疫學的機理對食品樣品中各種營養成分、功能因子、有毒有害物質等方面進行的定性、定量等一系列檢測與分析,其技術類型多樣,技術對象涉及范圍廣泛。新食品的開發或食品創新則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質量與安全免疫檢測相關技術,還要熟悉各種營養物質——包括傳統營養素與新型營養物質和免疫的關系、食品功能成分和功效性檢測等免疫方面的相關內容。
總之,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免疫學應在重視理論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對免疫學技術的掌握。這就要求教師教學中應以標準為規范,認真開展每一個實驗項目;學生也應重視每一次實驗操作,多總結多反思。同時,要為學生創造企業實習實踐機會,使學生多鍛煉,增長見識與經驗。此外,教師指導學生嘗試新思路新方法,開展開創性實驗,也不失為提高實操技能、培養創新能力的好辦法。
3 創新教學方法
3.1 每章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該課程各章的內容和特點不同,其重點難點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也應不同。食品免疫學大體分為免疫學和食品免疫兩部分。免疫學部分教學要注重基礎理論的理解、基本概念的記憶,熟悉免疫識別與清除的基本過程,做到簡明扼要、學生一目了然。食品免疫部分教學要充分聯系實際,巧妙結合免疫學理論,做到深入淺出、學生明晰透徹。
3.2 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律
3.2.1 各章自成體系,全書形成系統 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聯系前后章節,教導學生自覺思考并總結各章的關系。如介紹超敏反應時,可以回顧抗原的特點,從而幫助學生了解引起超敏反應的抗原有什么不同之處;又如講述免疫預防時,可以回顧免疫系統組成、免疫識別、免疫調節相關知識,使學生理解疫苗接種的機制和必要性,同時進一步加深對免疫過程的認識。
3.2.2 結合地方經濟,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通過多種渠道廣泛了解當地經濟及周邊企業,尤其是食品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尋找與本課程關系密切的技術領域和操作程序,結合專業及課程培養目標,適當選擇相關的食品免疫學理論與技術作為教學的重要方面,為未來學生服務當地經濟做好知識儲備。
3.2.3 開展實踐教學,理論聯系實際 再好的理論也離不開實踐的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需要實踐檢驗,更需要在實踐中磨礪和提高。通過增加參觀見習和實訓實習的機會,拓寬教學途徑,優化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與食品企業近距離接觸,綜合了解企業各方面狀況,尤其是食品免疫相關知識與技術的應用情況。引導學生勤思考、頻提問、常總結,多多從生產實踐中提煉知識,將實踐和理論緊密聯系起來。
4 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免疫學考核大多重視理論。為適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在食品免疫學的考核中,一方面應在關注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著重技術掌握程度的考查,如針對某一種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問題,讓學生根據食品特性及患者臨床癥狀等初步確定應采用何種方法進行檢測(是免疫法還是其他檢測方法)、何種方法能夠得到更有效的結論、何種方法簡便快捷,以上目標的實現需要以學生廣泛而扎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作后盾;另一方面應考核與當地食品企業或機構生產相關的免疫技術,培養學生分析解決當地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學生實驗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和規范程度,可以了解他們是否關注實驗技術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理論考核的準確率和整體成績狀況,也將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對技術方面的重視與否,因為對操作的高要求必將加深學生對理論的正確理解。
5 結語
在將近兩個學期的教學實踐中,通過上述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應用,學生對實驗的掌握更加熟練、規范,整體理論成績明顯提高。通過回答學生疑惑以及與學生的日常交流可以了解到,學生越來越關注周圍食品企業涉及的技術類型、與食品免疫學相關的技術工種和技術要求,學生由關注某方面的技術發展到對食品質量與安全相關的技術普遍感興趣,由對單純技術的興趣發展到對整個食品相關的免疫學理論體系的愛好。總之,通過食品免疫學課程教學改革,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理論成績和實踐操作能力都有了明顯的進步,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玉嬋.學習興趣發展變化機制的縱向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2011.
[2] 牛天貴,賀稚非.食品免疫學[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
[3] 李吉達,田利,孫文濤.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免疫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16):149-150.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Immunology Course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NG Rui,LI Zhitao,ZHU Bingqi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Abstract: Food immun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s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aching of food immun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purpos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which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practice, and obtains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food immunology;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purpose; content; methods; evaluation mode;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