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齊 施雯


摘要:通過具體數據研究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現狀,發現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拖拉機的農機具配套比較低、收獲機械保有量少、收獲機械化水平不高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提出相關企業聯合開發配套性更強的配套農具、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和補貼力度及研發更高效聯合收獲機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狀;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18)05-0080-02
農業機械化是我國20世紀60年代中期提出的“四個現代化”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遼寧省農業機械化幾十年來得到快速發展,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力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本課題以《中國農村統計年鑒》數據為參考,了解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發展農業機械化提出建議。
1 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現狀
自國家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以來,遼寧省農業機械總動力持續增長,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16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 168萬kW,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24.2萬臺,配套農具32.2萬部;小型拖拉機保有量32.7萬臺,配套農具48.3萬部;拖拉機、聯合收獲機、灌溉類機械等多種農業機械年末保有量都呈逐年增長的發展趨勢。遼寧省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9.79%,機耕、機播、機收水平分別達到93.73%,85.35%和55.64%。
2 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拖拉機配套農具數量不足,農機具配套比較低
隨著國家支持“三農”政策的不斷落實和購機補貼政策的實施,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越來越多的農民投入資金購買大中型農業機械。遼寧省拖拉機和對應配套農具的保有量在1997—2016年間均有大幅度增長,大型拖拉機保有量從不足3.0萬臺增長到24.0萬臺,小型拖拉機保有量從13.0萬臺增長到48.0萬臺,配套農具保有量也相應增長,但拖拉機的農機具配套比卻沒有明顯增長。
1997年大型拖拉機的農機具配套比為1.00∶1.58,2016年配套比為1.00∶1.33;1997年小型拖拉機的農機具配套比為1.00∶0.94,2016年配套比為1.00∶1.48(見表1)。可見,拖拉機的農機具配套比20 a來沒有明顯增長,甚至出現下降。2016年全國大中型拖拉機的農機具配套比為1.00∶1.59,所有省份中上海最高、配套比為1.00∶2.77;小型拖拉機的農機具配套比為1.00∶1.79,所有省份中天津最高、配套比為1.00∶6.59,而其余省份配套比最高僅為1.00∶3.00;遼寧省拖拉機的農機具配套比在其中處于中下水平。我國大部分拖拉機僅配有1~2部配套農具,但發達國家拖拉機的農機具配套比高達1.00∶7.00。
拖拉機是田間的移動動力,配套農具是其完成田間作業必不可少的工具,二者密不可分,拖拉機與配套農具必須協調發展。目前,配套農具與拖拉機發展不協調,重視拖拉機主機、忽視配套農具,導致農機具配套比較低,農業機械的效率得不到充分發揮,制約了遼寧省乃至全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2.2 耕作機械多,收獲機械少
2016年遼寧省拖拉機保有量57.0萬臺,配套農具80.5萬部,大中型拖拉機裝備程度為32.51%,小型拖拉機裝備程度為43.90%。其中,收獲機械中機動脫粒機僅有14.6萬臺,裝備程度19.61%;聯合收獲機2.7萬臺,裝備程度僅為3.56%,遠低于其他農業機械(見表2)。收獲作業是整個農業生產中最后一個重要環節,對作物的產量有很大影響。收獲機械的大規模使用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勞動條件。收獲機械保有量較少,影響著收獲機械化程度,也制約著農業機械化進一步發展。2007—2016年聯合收獲機累計發展速度高達1 826.90%,居所有農業機械中第一位,但裝備程度最低,可見遼寧省目前雖在大力發展收獲機械,但其保有數量仍然不足,還需不斷探索和發展。
2.3 收獲機械化水平較低
對比2016年遼寧省耕地、播種和收獲機械化程度,耕地機械化水平最高、達93.73%,播種機械化水平為85.35%,收獲機械化水平遠低于其他兩項、為55.64%。且整體來看,遼寧省收獲機械化水平較低,在全國位于中等水平,而機耕、機收水平在全國均位于前列。2016年遼寧省農業機械化水平為79.79%,已進入由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時期,為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需重點提高收獲機械化水平,增加收獲機械數量。
3 對策建議
一直以來,無論管理部門、生產企業還是政策扶持,都是重視拖拉機主機的發展,輕視配套農具的發展,為拖拉機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礎,但導致配套農具的發展水平遠滯后于拖拉機的發展。相關企業應重視配套農具發展,拖拉機生產企業和配套農具生產企業互相配合,聯合開發配套性更強、應用性更廣的配套農具,提供配套農具的利用效率。
現階段遼寧省收獲機械數量較少、機收水平較低,建議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和補貼力度,鼓勵農民購買和使用收獲機械;學習國外經驗,培養農機科技人才,解決機收方面存在的阻礙,研發更高效的聯合收獲機,更方便地進行收獲作業,提高機收水平。
參考文獻
[1] 廉楊,蔣歡.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發展探討[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3(4):75-76.
[2] 高曉磊,王敏,王偉.大中型拖拉機與農機具配套現狀與發展前景[J].現代農機,2014(3):35-36.
[3] 黃宗來.淺談拖拉機與農機具配套[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2(16):50-51.
[4] 王艷紅.提高配套農具水平[J].農業機械,2008(19):2.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Liaoning Province
GOU Fangqi, SHI We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tatus by specific data in Liaoning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such as relatively low matching of tractors, small quantity of harvesting machinery and low level of harvesting mechanization.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to jointly develop more matching farm tools, continue to increase policy support and subsidies, and develop more efficient combine harvester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tatus; problem; 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