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倩
近年來,重慶建設機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設機電”)改革調整持續推進,車用空調快速發展,合資企業持續增加,合作領域持續深化,混改模式首次出現,多種所有制并存,企業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同時,多元文化互相碰撞、交叉影響現象突出,同生共存、融合共進的文化合力尚未形成,企業需要用更加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管理方式來適應公司當期市場經營方向。

公司召開企業文化座談會
從時、度、面、效上充分布局,解決文化管理粗放、文化推動不到位的問題。
時:表示時間、時刻、時序,泛指一段時間。建設機電在企業文化年度工作啟動初期,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明確合理的工作時間表,特別強調在推進過程中有可實施性。例如∶2018年企業文化工作計劃從“強化基礎管理”“創新方式方法”“體現文化價值”三個維度出發,從宏觀上確定計劃擬定、隊伍建設、業務培訓、活動安排的大時間表,明確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從微觀上量化責任人、參與人員、各項活動的具體實施時間,保證公司層面有培訓和活動的規定動作,基層單位有培訓和活動的自選動作;保證有貫穿全年的主題教育活動,有季度為單位的競賽、考評活動,有月度為單位的士氣提升活動等。
度:度主要指衡量標準,各項規章制度執行的尺度、活動開展的深度、各項工作完成的進度、制度執行的法度和人文關懷的溫度。例如:建設機電2018年企業文化工作要點和工作計劃都是基于2017年底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的企業文化大調查擬定的,調查覆蓋公司高層、中層、一般管理層、一線員工各個層面,調查內容覆蓋文化現狀、決策執行環境、員工成長環境、機制支持環境、硬件環境、員工心態幾個方面,員工需要什么樣的文化,企業文化建設的短板在哪里,文化建設的方向在哪里都得到明確。次年6月在企業文化管理工作時間過半的節點下,為檢驗工作效果,再次確認工作方向,同時減少員工負擔,僅在中層管理人員層面開展半年度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文化現狀調查、公司文化短板調查、員工的期望值(積極性)調查、文化的建設方向調查,再次調查確認時間過半工作任務過半。再如:公司開展“金秋助學”“夏日送清涼”“困難員工幫扶”等就體現了人文關懷的溫度。
面:面在這里作為量詞,指范圍和層面。例如:建設機電在企業文化管理的過程中,首先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調研。在調研開始前,對企業目前狀況做了充分評估,確定調研單位主要為汽車產業相關企業,包括配套企業。又如:企業在開展企業文化培訓時,如果集中全體員工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培訓,不切合實際,于是采取分級實施的措施。公司層面外聘教師對公司高層、中層進行培訓,文化管理部門對企業文化管理員進行二級培訓,企業文化管理員再到各支部、班組進行三級培訓,確保培訓全覆蓋。
效: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效”即推進過程中有效率,推進完成后有效驗、推進結果里有成效。建立年度工作計劃、月度工作計劃、周工作計劃,把每日需要做的具體工作按照輕重緩急排列,才能事半功倍,有的放矢。另外將復雜的工作盡量簡單化,不是走捷徑,簡單化是抓重點,例如:開展故事會,要的不是開故事會這個形式,而是故事的質量和傳播這個故事取得的效果,因此建設機電放棄了開大會聽報告的形式,以支部為單位,在早會或班前會上用3~5分鐘的時間由員工自己講發生在身邊的故事,講身邊的故事才有感染力、才有觸動性,這個過程沒有主持人,沒有舞臺布置,是培養員工自己講自己的故事的習慣,是培育員工發現身邊正能量的敏感性,他們所講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而是身邊一點一滴的正能量。故事會由大會變成小會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工作流程精細化,就是要充分考慮文化建設中的各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形成精細化的工作流程就是形成能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響應方案。建設機電通過充分討論,形成調研(問卷調查、走訪考察、座談)—征集(網絡、會議、活動方式獲得)—討論(票選、不同程度的會議、效果預估)—決策(理念備選方案確定、高層決策)—論證(通過文化解讀、開展認同度提升活動,再次論證可實施性)—推廣(搭建立體宣傳平臺、創新文化手段,實現文化認知—文化認同)文化工作流程。
精細設計工作方法
建設機電在文化管理中運用五字工作法,包括“奇”:突出創新,突破舊的思維模式和管理模式;“巧”:調動人的積極性;“密”:無孔不入地進行文化滲透;“合”:各種資源的整合和升級,建立適合企業發展的最佳文化發展方案,實現文化融入經營管理;“破”:實現文化的自我革新,為企業文化注入生命力,實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奇”:工作推進有奇招,“創新”是第一位的。用“四結合”工作方法(即企業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明確文化性質和方向;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文化建設相結合,拓展文化建設思路;企業文化建設與新媒體發展相結合,拓寬文化建設平臺;企業文化建設與重塑干群關系相結合,提質文化建設環境。)實施四項工作內容(豐富頂層設計、完善體系建設、著力活動創新、保證成果提煉)。例如:企業文化頂層設計包括長期規劃、滾動計劃、年度工作要點及計劃。頂層設計必須保障企業文化建設的前瞻性、預見性、可實施性。2016年,建設機電結合“十三五”時期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建設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促進公司又好又快發展中的作用,制定了公司2016~2020年企業文化建設規劃。在此基礎上,建設機電每年形成三年滾動計劃,保證企業文化計劃符合市場發展規律,適應企業當期發展需求,重視計劃的實用性,保證計劃的實效性。
“巧”:利用各項創新活動,吸引廣大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隨著企業文化十多年的建設,企業文化活動基本形成一套固有模式:培訓、紅五月歌詠比賽、十月攝影活動、年底問卷調查等,這些活動既顯得老套,員工參與積極性也不高。為此,建設機電積極開展文體活動、讀書活動、座談會、勞動競賽等,不拘于活動形式,可公司層面牽頭全員參與的文化活動,可職能部門牽頭的小群體活動,可黨支部、團支部、部門層面組織的支部、部門層面的文化活動。活動不固化項目,不限于范圍,保持有創新、有特色。
“密”:建立全覆蓋的宣傳平臺,無孔不入進行文化滲透。“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改變的不只是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更廣闊的宣傳平臺。“互聯網”加速信息傳播,QQ、微信的運用使企業文化宣傳信息傳播速度更快捷,覆蓋面更廣;各種討論群的開通拉近了員工與企業文化管理部門的聯系;通過“新媒體”發布企業文化培訓、活動的相關信息,企業文化建設的凝聚功能、輻射功能得以加強;通過“新媒體”舉行微視頻、隨手拍等活動,講員工自己的故事,宣傳先進個人,傳唱典型案例。形式新穎,提升了員工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合”:各種資源的整合和升級,建立適合企業發展的最佳文化發展方案,實現文化融入經營管理。黨群系統利用工、團資源開展崗位實踐活動:通過“最美建設人”評比、季度評優、年度推先等活動增強員工的榮譽感,提升團隊凝聚力。將各黨支部季度評比結果納入支部書記績效考核,在企業文化管理員中開展年度推先活動,給予工作成績突出者一定獎勵,激勵企業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熱情。通過《建設故事》等書籍,收錄先進員工的典型事跡,在精神上予以鼓勵。開展文體活動:黨群工作部協同工會、團委、各支部開展知識競賽、演講賽、辯論賽、廣場活動、圖片展等;工會牽頭開展拔河比賽、長跑比賽、趣味運動會等;團委牽頭開展送清涼、志愿者服務活動。開設“幫幫幫”員工講堂,開展“員工生病住院送溫暖”“困難員工節日送溫暖”“困難員工補助”“金秋助學”“困難黨員慰問”等系列送溫暖活動,建立困難員工檔案,實現人性化管理,有效推動企業文化落地。
“破”:實現文化的自我革新,為企業文化注入生命力,實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2012年,建設機電定位于戰略支持型企業文化,以“超越領先”為精神內核,引導、激勵、約束廣大員工立足崗位不斷超越自己、超越對手,保持持續領先。但是,在國企改革的背景下,該企業文化未能對企業發展提供支撐。2017年,建設機電啟動企業文化重塑工程,打破舊的模式,重塑核心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在企業文化精細化推進下,建設機電企業文化建設將企業文化從表象的認可上升為自發的踐行,有效解決了在文化建設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矛盾,整合了文化資源,實現了文化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形成了上下聯動的企業文化建設格局,其操作性和指導性,為推動公司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提供了軟精神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