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01年,中國加入WTO,這表明中國正式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為我國的會計法規、會計準則和會計監管等方面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契機,推動了我國會計行業的改革和發展。然而,歐美資本市場上安然、世通施樂等會計造假案的曝光及國內東方電子、黎明股份、藍田股份等一系列財務丑聞的披露,使我們認識到原來只依靠政府與市場調節的機制有著其內在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尋求一種新機制來彌補政府和市場的不足。為此,美國在2002發布了治理會計造假案的SOX法案,來加強對美國會計的治理,與此同時,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要求本著公眾利益,制定一套高質量的、可理解的并且可實施的國際會計準則,并且促使各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達到高質量的趨同,由此開啟了全球會計治理的新趨勢,也為我國提供了另一種對企業會計行為監管與約束的機制—會計治理。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成為全國各界共同關注和推進的一項重大任務,有關問題也引起了會計各界的熱議和思考。2014年1月舉行的中國會計學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會計學會會長朱光耀指出,要全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 “實現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希望“理論研究工作要密切結合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任務目標”。會計治理作為一種新提法,是將治理理念引入會計領域,建立以法治和德治為基礎,公司內部微觀治理與外部宏觀治理相結合的會計治理模式。對于會計治理概念的提出和治理模式的引入,是否對提高我國的會計管理水平,遏制會計造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重樹會計的誠信,發揮會計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提高企業管理等方面發揮作用?本文從會計治理的作用,產生的經濟后果以及完善機制方面來分析,為建立一個系統的會計理論體系盡綿薄之力。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述評
西方發達國家為應對財務舞弊,將治理理念引入到會計領域,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公司治理與會計治理存在緊密的聯系。有些學者認為,會計治理與公司治理存在替代性,如Chi,Liu,Wang(2009)發現公司會計穩健性越高,公司治理機制越弱,進一步驗證了會計治理功能與公司治理機制之間存在替代效應。還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會計治理與公司治理機制之間具有互補的關系,較高效率的公司治理機制往往需要較高質量的會計信息(Watts,2003,2006)。Ball(2001)提供證據表明會計穩健性是公司投資政策監管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減少管理層投資于負的凈現值項目的可能。上述證據所體現的結論盡管不一致,但是,會計治理改善功能與公司治理機制之間的關系研究恰恰反映了會計治理改善功能具有相對獨立性。
對于會計治理,國內學者的研究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方向:
首先,從政府角度:第一,政府會計治理的功能,謝志華等(2010)政府會計治理是具有中國特色會計治理的標志,政府會計治理能夠發揮促進政府廉潔治理的作用。陳志斌等(2017)指出,政府會計在公共權力配置與運行過程中發揮基礎性的制度支撐和信息支持作用。第二,政府會計治理的后果,李敬濤等(2016)指出政府會計治理可以促進完善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和生態治理。陳勁松(2014)指出,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審計與行政和司法監管等有利于政府會計治理功能發揮的建議。
其次,從企業角度。第一:會計治理的功能,大部分學者認為,會計治理功能主要分為改善功能和反映功能,(廖淑萍,2012)。王怡(2017)認為法務會計治理舞弊的功能呈現多樣化。第二,會計治理的后果,研究公司會計治理有助于公司治理(陳紅,2008;柏子敏,2008)。文勁松(2016)指出研究會計治理才能更好對公司進行改革,提高公司經濟效益。第三,會計治理的完善機制,國內學者一般從下列幾方面提供建議與指導:公司內部加強對會計的監督(劉慧鳳等,2006;宋艷慧,2010),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張偉,2005;胡玉可,2006;柏子敏,2008),完善配套相關法律法規,對會計治理違法違規的行為加大執法力度(王鐵林,2010;朱星文,2006;曹擎紅,2015)。趙鵬飛()認為應加強會計職業教育與會計治理相適應。
文獻述評:前人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而因緣于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國內的研究更適應于我國的國情。然而由于關注視角不同,本課題仍要對下述問題進一步探討:其一,已有文獻雖然在研究領域已是較為全面,但針對制度變遷下會計治理的研究較少,本課題將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制度變化融入到對會計治理的研究當中,以期驗證制度對會計治理的影響作用。其二,對于會計治理功能的文獻將上文兩種作用分開來研究,但實際上這兩種作用應該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各國具體的制度環境與市場環境或各企業特定的治理機制對會計治理產生影響,通過會計信息的質量而反映出來;而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又可以通過其改善作用促進主體有關經濟活動的運行效率及效果,再次反映在會計信息質量中,這樣就完成了會計治理兩個作用的聯結,因此下一步的研究我們應當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其三,目前缺乏對完善市場機制、媒體監督等的研究,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以期為會計治理建立更為完善的機制,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進而優化資源配置。其三,國內研究通常都是規范研究,雖然提出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取得一些有價值的成果,但基于作用、后果和完善機制相結合的更為深入的系統性的研究比較缺乏,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討,以期為會計治理建立更完善的機制。
【參考文獻】
[1] 秦榮生.2010.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監督[J].中國內部審計
[2] 李靜.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對策[J].財經問題研究,2016(S2):83-86.
作者簡介:林美華(1987-),女,漢族,山東煙臺人,會計學碩士在讀,單位: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專業: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