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陽 鄭小科


【摘 要】 網絡借貸衍生出的不良現象使部分民航高校大學生深受其害,也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戰。本文通過剖析網絡借貸的典型案例,分析民航高校中飛行大學生網貸亂象的成因,總結了相關案例的三個特性,即隱蔽性、往復性、突發性,提出了樹立正確消費觀、培養抗壓能力、建立學校與家長有效溝通渠道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 民航高校 大學生 網絡貸款 案例分析
網絡貸款借助互聯網平臺迅猛發展,在大學生群體中有很高的接受度。民航類高校對飛行大學生實行準軍事化管理,然而,即便是在如此嚴格的管理制度之下,依然出現了飛行大學生因網絡貸款致債臺高筑,最終荒廢學業的案例。剖析飛行大學生網絡貸款的典型案例,才能找到解決途徑,扼制網絡貸款亂象的蔓延,為民航業人才培養保駕護航。
一、網絡借貸的典型案例及問題概述
(一)典型案例簡介。黃某,家庭經濟條件一般。該生于2016年,以573分(超過當地重本分數線48分)的成績考入飛行技術專業。黃某進入大學以后,在互聯網上被騙走了5000多元。之后,該生選擇網上借貸并參與網絡賭博的方式,以期賺回被騙的錢財。大量的精力被放在了網絡和物質享受上,導致該生第一學期的學分沒有修夠。
第二學期中期,2017年5月12日,黃某不假離隊,學生隊輔導員在查人時及時發現了這一情況,并迅速上報。后經學校、公安局多方協作,于第二天下午在某賓館內將該生勸返。經核查,黃某因為網絡借貸負債4萬余元,無力還款,害怕社會人員到校催債,故離校躲避風頭。事發后,該生的債務由其父母負責償還,學校對黃某不假離校給予記過處分。第二學期結束時,黃某由于多門課程重修,學分不達標,學校教務處對其下達了退學警告通知。
第三學期,2017年10月22日,黃某再次不假離隊。在被發現離隊以后,該生手機關機,不回復消息,隊里的干部和學生,甚至是家長都聯系不上他;而且除了乘坐交通工具,黃某住店、上網均未使用本人身份證,公安局無法通過常規手段找到他的行蹤。5天之后,黃某的輔導員、同學、家長陸續接到各個網絡貸款平臺的催款短信和電話,借貸金額累計超過3萬元,黃某再次陷入了網絡借貸的債務困境中。另外,據學生反映黃某還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發布過關于借貸的廣告,存在充當放貸中間人的行為。截止至2017年12月,黃某滯外不歸。最終,因其長時間無故不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活動,學校對黃某予以退學處理。
(二)問題概述
上述典型案例中,一名入學成績優異的飛行大學生深陷網絡借貸,最終導致學業荒廢。這一系列事件均表現出了隱蔽性、往復性、突發性。隱蔽性,學生的網貸行為屬于個人隱私,管理者很難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發現這些細節。往復性,都有不止一次的網絡借貸行為,普遍存在拆東墻補西墻的情況。突發性,當學生不能承受債務所帶來的經濟和心理壓力時,往往會導致其行為過激,讓學校、家庭措手不及。如何對飛行大學生網絡借貸現象進行有效的監管,是當前民航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
二、網絡借貸亂象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一)原因分析。根據目前掌握的數據,將民航高校中5起飛行大學生網絡借貸事件的當事學生相關信息進行了統計(表1)。
分析表1中的數據可以得出,入學成績的高低和家庭經濟條件的好壞并不是造成這一亂象的主要原因。5名學生體現出的兩大共性,一是其父母對學生參與網絡借貸的行為不知情(除學生A),二是網貸資金多用于吃喝玩樂。因此,從學生主觀角度分析,造成網絡借貸亂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大學生畸形的消費觀,以及學生與家庭、學校之間溝通的缺失。
大學生具有較大的消費需求和較強的消費能力,容易陷入盲目的攀比,進而形成一種為了滿足虛榮、享樂而超前消費的畸形消費觀,導致消費水平與自身經濟條件不相符。另外,部分家長在學生進入大學以后,容易忽略對孩子的思想引導以及溝通,不能及時了解到其網貸的情況。有的家長明明了解學生網貸的情況,但顧慮學生在校的影響不好,不給學校反映,這就讓學校的管理工作陷入被動。
(二)治理對策。開展正確消費觀念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理財和消費觀。利用準軍事化管理中的一日集合制度、講評制度、隊務會制度,積極進行金融學、網絡安全等通識課程的教育,普及相關知識。注重培養飛行大學生的抗壓能力,當面對逆境、挫折時,引導其調節自身的負面情緒。
建立“高校+家長”的雙向反饋機制,了解學生在高校內學習成長的真實情況。如果學生出現偏差或異動,尤其是經濟上的反常,雙方就能更快的掌握情況,形成高校、家長齊抓共管的局面。讓家長參與到網絡貸款學生的教育監督中,同時,便于高校占據主動,在突發事件顯露之前將其處理好。
三、 結語
網絡借貸并非是一個不正當的行業,但是面對其衍生出的網貸亂象必須及時扼制。通過剖析典型案例,針對這類事件的隱蔽性、往復性、突發性進行有目的的治理,引導民航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建立學校與家長的有效溝通渠道,才能節制網貸亂象的蔓延,培養合格的民航人才。
作者簡介:鄭陽(1990—),男,漢族,四川成都,研究實習員,研究生,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從事學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