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玲
【摘 要】 新公共管理運動的開展讓很多國家不得不開始從管理型國家朝著服務型轉變,對政府績效與責任政府進行強調。由此,不僅僅是我國開始注重政府資產、負債狀況等指標上的計算與管理,很多其他國家也同樣。由此,政府會計領域開始掀起一場權責發生制會計改革風潮。
【關鍵詞】 權責發生制 政府會計制度 改革
引 言
政府會計屬于我國現行的預算會計范疇,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目的是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并在實際工作中以預算收支為核心,涵蓋社會再生產分配領域中的各級政府、行政單位、非盈利組織預算等資金運動的過程與結果,政府會計工作改革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運行與發展。
1我國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可行性與必要性
1.1我國目前是否具有改革的可行性
根據調研政府會計環境制備數據分析結果比單純的理論分析更有參考性,但是需要改革工作執行工作人員注意的是權責發生制引入會導致預算信息出現誤解,例如,按照權責發生制對財政收入進行核算,很可能導致債權問題的出現,并且勢必產生虛擬收支數據,會導致政府不得不使用權責發生制對收支狀況進行調解。
對于權責發生制下的政府會計制度是否要進行改革,學者所持意見參差不齊,無論如何,相關管理部門應依據實際情況而定,盡量保障制度具備可行性。
1.2權責發生制改革的必要性
很多專家學者認為,收付實現制不如權責發生制適合我國政府會計工作,原因是收付實現制基礎反映出的受托責任更為狹隘,財務信息相關性差,并且十分有限,可能無法有效調節國際競爭環境下的政府績效最大化,信息透明度尺度把握問題的科學調控,嚴重時,甚至對政府決策產生誤導。還有專家認為收付實現制管理下的會計信息存在滯后性,信息上的真實性也有待考究,所以對于財務風險的防范、管理體制改革等工作的開展都非常不利。
2對我國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的建議
2.1為權責發生制改革創造必備的基礎條件
我國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的改革工作想要進行的更加順利,應先對會計預算會計基礎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將國外近年來在權責發生制改革方面的經驗和成果作為參考,總結過后再推進權責發生制改革,因為這項工作的開展關系到此項工作運行所需要消耗的成本以及經濟與社會效益獲取,所以必須得到工作人員的重視。
第二點是積極對財政部門會計人員的理論和實踐進行基礎夯實,增加培訓教育機會,并制定相應的工作開展周期,定期執行。為了防止會計工作人員對權責發生制改革工作的運行產生抵觸情緒,必須對會計基礎的含義和適應性工作進行足夠的鋪墊,積極掌握各項規定應用成果。采用試點實驗方式開展此項工作,可以保證突發狀況的影響力度與范圍得到有效控制。最后,我國采用局部試點的方式開展權責發生制改革工作,在一些城市已經取得了相應成果,所以目前來說我國政府權責發生制改革工作會采用由試點向全球擴散的方式,相關管理部門還應注重將業務范圍進行擴展,債務、利息、貸款補助等方面也應惠及到。
2.2權責發生制改革前必須考慮的預算會計體系改革問題
(1)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范圍的界定。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擴展,我國事業單位經營種類逐漸豐富,因此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范圍界定工作難度較大,有些單位經營傾向企業化,自負盈虧,還有一些事業單位則更傾向于非營利組織,由國家統一管理,經費使用也大多數由國家撥款支持,公益性特點明顯。所以針對各個事業單位資金的來源,會計制度改革完全按照一個標準開展是不合理的,因此會計改革工作開始運作之前應對不同經營屬性的事業單位進行數量統計,并對適用范圍進行清晰界定,針對那些企業化特征明顯的事業單位,盡量使用適合企業運營發展的準則與制度,而依靠財政撥款運營的非營利性事業單位則應將其改革工作納入到政府會計的范疇中。
(2)行政單位會計和財政總預算會計體系的構建。我國行政單位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出強大的預算會計制度,讓現有的預算會計只能核算不能監督的缺陷的問題得到良好的解決。
所以對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度進改革時,應先將現有的三分組織格局給打破,促進財政總預算與行政會計單位之前的合并,構建出一個以“撥款、承諾、核實、付款”為順序運作的會計核算體系,讓財政總預算工作中的重點管理工作可以對行政單位支出機構進行追蹤,防止核心部門與支出結構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出現。
2.3以漸進式方式開展權責發生制改革
由于權責發生制改革工作難度與復雜度較高,所以必須采用漸進推行模式開展此項工作,這也更適合我國會計制度下發、推行、使用的規律
與此同時,收付實現制制度運行比較牢固的基礎上才可以開展權責發生制改革,原因是從其他國家權責發生制改革工作的經驗上看,只有收付實現制基礎的會計預算和報告提供體系比較完善的基礎上,選擇發生制度改革工作可開展的更為順利穩定。
第二點是對權責發生制進行修正以后再實行全面權責發生制,這樣的順序排列是為了保證政府資產和負債類別得到確認與記錄,依據結果修正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實行一段時間并獲得相應工作成果以后,再引進全面權責發生制更有利于工作交接。
第三點需要工作人員注意的是在改革工作落實過程中要在地方執行獲得成果或實戰經驗以后再考慮向中央推行。這樣的方式是保證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工作的價值可以發揮到最大,同時還要對支出機構進行優先考慮,而后再考慮政府整體。
結 語
政府會計工作的改革影響重大、特殊性強,因此相關工作執行人員在改革選擇的方式和注意事項上必須依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積極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對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采用的方法進行指導,建立一個更為科學、合理的政府會計工作管理體系,促進工作落實更為高效。
【參考文獻】
[1] 王素彬.探究權責發生制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J].山西財稅,2018(11):57-58.
[2] 于富剛.試論權責發生制視角下的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特征與路徑[J].納稅,2018,12(30):138.
[3] 郭璐佳.權責發生制視角下的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特征與路徑分析[J].預算管理與會計,2018(01):40-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