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萍
【摘 要】 20 世紀 90 年代后,隨著我國經濟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對外貿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推動力量。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額不斷增大,貿易收支順差擴大,外匯儲備不斷增加,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屢創歷史新高。
本文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規范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先對研究匯率波動對貿易收支影響的相關文獻進行分類總結,然后介紹了相關理論,主要介紹了彈性理論中的馬歇爾-勒納條件和J曲線效應。之后,采用兩種方法分析人民幣匯率對我國貿易收支的影響。
【關鍵詞】 實際有效匯率 貿易收支 馬歇爾-勒納條件
我國社會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經濟也隨之更為開放,這樣一來在國際環境中,我國所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艱巨。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經濟發展非常快,這個時候對外貿易額也在不斷增加,從我國十年來對貿易的整體情況來看,出口額遠遠大于進口額。而凈出口額一直處于正值,并且長久以來都是順差。本文針對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貿易收支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制約并影響著該國的國內經濟增長速度和對外開放程度,而匯率是國家宏觀經濟的經濟杠桿和主要調控手段,是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關鍵要素,其波動對于我國貿易收支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國家對于人民幣匯率的調整一直非常重視。
目前理論上對于是否可以通過調整匯率來改善本國國際收支狀況,以及匯率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本國國際收支狀況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所以,在此背景下,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驗證馬歇爾-勒納條件在中國是否成立,通過數據實證分析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并為我國改善國際收支順差狀況提出建議方法,有利于明確匯率對進出口貿易的作用程度,能夠為制定國內經濟政策提供參考,能夠為豐富國際收支理論提供依據,具有重要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通過研究分析,可知我國的匯率升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我國貿易收支順差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匯率的不完全傳遞使的我國匯率升值緩解我國貿易摩擦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因此便出現了我國匯率的一邊升值,然后我國的貿易收支順差的持續擴大的情形,所以如果僅僅通過我國人民幣升值不能很好的解決我國貿易收支順差的情況。我們需要從以下四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來應對我國目前人民幣不斷升值和我國貿易收支順差的情況。
1.深化匯率制度改革,推進匯率市場化進程
匯率制度對促進一國的貿易收支平衡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該積極進行匯率制度的改革,繼續深化匯率制度市場化方向的改革,建立良好的適應經濟發展市場需求的人民幣匯率制度,使匯率能真實反應人民幣市場供求。實踐證明,匯率改革使中國放棄了固定匯率,而轉向了有管理的浮動制度。這導致了人民幣不同程度的升值,并同時加快了我國進口商品的增長速度。這損害了部分出口企業的利益,并對我國就業和總體經濟產生一定影響。但另一方面,這對我國貿易收支乃至國際收支產生了我們預期的積極影響,有利于緩解我國的國際貿易摩擦和人民幣不斷積聚的升值壓力。由此可見,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應該繼續深化。
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可以從多方面入手,除了繼續堅持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我們還可以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創新金融產品,完善匯率機制入手,加快深化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
2. 擴大內需,降低外貿依賴度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是出口,我國的對外貿易依賴度逐步提高,我國國內市場經濟的風險不斷增加,但是我國國內需求卻出現明顯的不足,國內儲蓄率不斷增加,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應對當前情況,我國政府需要調節當前的消費稅水平,縮小國內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購買能力,鼓勵國內居民擴大消費水平,推動國外產品進口,改善貿易收支平衡。此外,我國政府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社會醫遼、教育、養老等保障服務,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増加居民消費,為經濟發展實現新的増長點,實現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拉動下,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3. 調整產品結構和貿易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
當前世界經濟競爭不斷加劇,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對我國出口和貿易發展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弱。所以,當前我國的外貿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研發出更多高技術水平和髙附加值的出口產品,形成自己的核也競爭力,打響自身的品牌效應,降低產品的可替代性,開發高效率低耗能的生產方式,降低出口成本,擴大出口規模和出口質量,形成以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出口的局面。
目前,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在結構上發展不平衡,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數國家,所以我國國際貿易中對這些國家的經濟依賴性比較強,導致我國在國際經濟和政治等方面處于被動地位。比如,在對外貿易中美國和日本兩個市場占我國出口市場的50%左右,我國貿易收支順差大部分來源于美國,而對非洲、澳洲以及拉美等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額相對比較少。我國要積極擴展東歐、非洲等地區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以便能夠減少國際貿易摩擦,促進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4.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在當前國際資本迅速流動,國際間投資不斷增加,世界各國經濟聯系度不斷加強的情況下,一個國家是無法僅僅憑借本國的力量來實現國內匯率制度的持續穩定的。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實現人民幣的自由兌換,是目前我國在開放經濟環境下發展的迫切要求。通過加強與亞洲各國的貨幣合作,能夠改善我國同周邊國家的貿易關系和減少人民幣匯率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應當從以下幾方面來推動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如資本流動、對外貿易政策及人民幣匯率政策等,并積極促進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鼓勵境外貿易用人民幣結算,提高其在區域經濟體的優勢,提高貨幣間互換規模。
【參考文獻】
[1] 戴祖祥,我國貿易收支的彈性分析:1981-1995[J],經濟研究,1997,(7)
[2] 盧向前、戴國強,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1994-2003[J],經濟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