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龍 李燕 許士江
構建和諧采油廠,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而以人為本要求采油廠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從基本理念到具體的管理原則和方法,從而提高采油廠的經營業績。
一、大力加強基層建設,是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
1、配好基層班子,發揮堡壘作用。建設好以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領導班子,是搞好基層建設的關鍵。實踐中要努力做到“三個到位”:一是針對采油廠管理體制的新變化,做到組織到位;二是結合隊伍新特點,做到管理到位;三是適應采油廠新形勢,做到教育到位。要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切實建設一批適應新形勢要求的學習型、市場型和智能型基層班子。探索實施支部書記和隊長“一崗多責”、黨組織和黨員簽訂責任書、黨員與群眾“結對子”等有效措施,形成互相監督、責任共負、目標共保的共同體;扎實開展以“一區兩責、雙向考核、動態管理”為主要內容的“黨員責任區”活動,使“黨員責任區”真正成為展示黨員風范的舞臺。
2、廣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圍繞中心任務,通過落實月度形勢任務報告會制度、月度思想政治工作動態分析制度,及時編印、下發宣傳教育材料,引導職工轉變觀念,強化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正確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把思想統一到立足崗位謀發展上來,凝聚到企業發展目標上來,形成全員上下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局面。加強理論學習,抓好職工學習制度的落實,配套獎罰措施,調動基層職工的學習積極性。
二、優化管理理念,是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利器
1、創新實踐基層管理模式。分系統逐步建立以“生產經營管理+績效檔案管理+學習型團隊+基層文化”為主要內容,努力創新實踐基層管理模式。各系統要堅持“內推外學”,組織各基層單位深入學習、推廣先進的管理模式,學習先進的經營管理、隊伍建設、基層文化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結合本系統本單位特點,確立、完善自身的經營理念、文化理念、服務理念,探索出符合實際的基層管理新模式。同時,積極推進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讓職工和企業一起成功。要構建和諧企業,勞資雙方就必須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勞動關系和諧是企業和諧的根本保證。作為不同的主體,勞資雙方既相互依存,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利益上的沖突。一般說來,勞資關系中勞動者大都處于弱勢地位,勞動者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同企業抗衡。因而,在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中更多地強調企業規范自身行為,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就顯得十分必要。
2、圍繞大局,凝聚力量。日常工作中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強思想教育振奮精神。一是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維護大局、保持穩定”為主題,引導基層職工從社會發展大環境、企業改革大格局中看形勢、看任務,從切身體會和身邊變化中看發展、看成就,既要看到局部更要看到全局,既要看到問題更要看到成效,既要看到暫時的困難更要看到光明的前景。二是重心下沉,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改制分流、分配制度改革等突出問題,各單位領導干部要眼往基層看、身往基層沉、腿往基層跑,通過多調查多了解,把準職工思想脈搏,增強工作的針對性。三是拓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緊密結合實際,探索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機制,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著力提升基層隊伍的市場應變能力和獨立作戰能力。四是把握導向,增強輿論引導力。充分運用電視、廣播、報刊和互聯網覆蓋廣、容量大、領域寬的特點和優勢,逐步建立開放型的教育體系,引導觀念,啟迪思想,振奮精神,凝聚力量。
三、大力推進平安建設,是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
1、深入開展普法活動,為平安建設打下人本基礎。法制教育是增強廣大職工群眾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的基礎性工作。因此,要積極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堅持法制教育與法制實踐相結合,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學法與用法相結合,切實加強廣大職工群眾的法律知識學習,積極營造濃厚的普法氛圍,真正把人本教育作為社會治安的第一道防線,減少和杜絕職工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為大力開展平安建設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一是創新法制宣傳形式。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進入了數字和網絡時代,新型傳媒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在法制宣傳教育中越來越突顯出其優勢和作用。充分發揮現代傳媒的優勢,通過建立網站,設立普法專欄等形式,緊緊圍繞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以案釋法、法律講堂、文藝作品等職工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宣傳法治精神,做到入耳入腦。二是普法教育與開展各種有益活動相結合。要充分利用各種紀念日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積極營造普法氛圍,強化職工群眾接受教育的自覺性,讓職工在潛移默化和點滴滲透中增強法律知識,進而提高全員法律素質。
2、認真做好穩定工作,筑牢平安建設政治基礎。穩定壓倒一切。社會治安不僅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社會的穩定為經濟的發展,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搞好穩定就是維護企業和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要牢固樹立“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穩定也是政績”的指導思想,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守土有責”的原則,抓住重點,把握難點,強化維護穩定工作的一系列措施,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不斷加大預防和控制能力,促進平安建設工作向縱深推進。通過建立完善穩定信息采集報送網絡,全面收集一些預警性、內幕性、前瞻性、深層次的信息,對不穩定因素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變被動為主動,進一步提高預警能力。重點要做好非在職人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有的放矢,因勢利導,把思想教育與重點幫扶結合起來,把執行政策與基層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把常規措施與應急措施結合起來,抓關鍵、抓苗頭、抓骨干、抓主要矛盾,做好一人一事的具體工作,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確保平安建設工作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