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卿
【摘 要】 油井摻水是油田稠油開發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油井原油黏度大,溫度低,含水低,生產困難,為降低稠油采出液的黏度,必須對油井實施摻水技術。文中分析了目前油井摻水工藝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以利于原油的更好開采和集輸。
【關鍵詞】 摻水量 摻水方式
1摻水工藝
目前,摻水共有3種形式:地面摻水、泵下摻水和空心桿摻水。
地面摻水,摻水量最優時井口回壓最小,摻水量過大,井口回壓升高,影響油井產量,摻水量過小時,管線會堵;泵下摻水是最難控制的摻水形式,摻水量小起不到作用,摻水量過大容易堵塞油層,破壞油層供液能力;空心桿摻水主要分單空心桿和雙空心桿兩種,單空心桿是地面熱水通過空心桿下行至泵上,從周圍的孔流入油管內,加熱油管內液體,提升含水,降低黏度;雙空心桿則是將地面熱水通過內空心桿下行至泵上,從空心桿外層空間返回地面,進行循環加熱,優點是摻水不進入油井產出液。
2存在問題
2.1溫度升高
油井需要摻水的原因主要是原油黏度大,溫度低,含水低,生產困難,從原油物性變化規律可知,原油黏度隨著溫度的變化會有明顯變化,而稠油井摻水有兩個目的,第一是摻水伴熱,提高產出液溫度;第二是增壓,提高液體在管線中的流速,減少油水混合液在輸送途中的熱量損失,改善生產狀況。
2.2水嘴耗損
2010年研制出恒量摻水水嘴,2011年投入大量使用,但是由于水嘴過水孔徑小,容易堵塞,需要經常清洗;水嘴的材質為陶瓷,操作不當易引起水嘴損壞。前期投入使用100余套,目前在用的井數不足20口。
2.3摻水量
摻水量是隨著溫度變化而調整的,因此,需要職工經常進行優化,但是,現場因工作量的繁多,職工多數優化較少。
2.4水質
摻水只要是來自聯合站經過脫油處理的井下產出液,處理后水質含有大量的藥劑、泥質等物質,冬季油井黏度增加,摻水量也相應較大,摻水管線中流速快,不易形成污垢,而夏季部分井停摻,摻水管線中的油泥、藥劑等停止運移,在摻水管線中沉積,形成頑固污垢,阻塞摻水管線,等到再次摻水時,摻水壓力升高,摻水量也較停摻前降低;對于常年摻水的油井也存在因夏季摻水量降低,流速減慢而造成的管線結垢堵塞現象。管線內主要結垢物是油泥,應該定期對摻水管線進行高溫高壓水清洗管線,保證管線暢通。
2.5單井管線
管線長度較大也是摻水管理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摻水從摻水干線到井口距離越長,摻水間壓力就越高。
3改善措施
3.1摻水升溫
根據稠油井原油的黏溫曲線,原油溫度在低于60℃時隨著溫度的上升,黏度下降明顯;高于60℃時,黏度基本處于不變狀態。因此只有在摻水后油井溫度保持在60℃以上時,原油的生產外輸困難才能降低,進而起到節能降耗保障生產的作用。為了降低原油黏度、減少摻水量,應對摻水進行升溫。在一些摻水井較集中的地方加裝摻水加熱爐,盡量將摻水溫度提升至80℃以上,這樣既可實現升溫降黏,也可以減少摻水量。
3.2全面安裝摻水水嘴
各計量站的摻水井必須安裝摻水水嘴,并且嚴格按照要求,定期對水嘴進行清洗,保證摻水計量準確性,同時制定操作規程,嚴格按照規程操作,保證不損壞水嘴。
3.3優化摻水量
摻水優化一要保持混合液溫度達到要求的原則,應高于單井產液溫度;二要根據油井的日常生產數據即綜合含水、日產液量、日產油量、動液面以及不同油水比例的稠油混合液的黏度—溫度曲線等計算摻水量,建議低含水稠油井摻水量要達到采出液綜合含水的80%。結合現場優化實施效果,切實降低摻水量,控制摻水成本,做到精細化管理。同時不定期對各站進行摻水檢查,考核各站摻水管理工作。
3.4定期清理相關設施
對低壓摻水水質和管線污垢進行化驗分析,弄清楚水和污垢中含有的易結垢成分,使用相應的阻垢劑、除垢劑,在摻水干線進行加注藥劑,防止管線結垢,延長摻水管線的使用時間;定期對摻水管線進行高溫水清洗,將管壁沉積物及時清除出摻水管線,以確保管線暢通。
對有摻水過濾裝置的摻水間,要求定期清洗過濾裝置,并做好清洗記錄,對清洗效果進行統計對比,確定合理的清洗間隔,既保證清洗效果,又不至于職工的勞動強度過大。同時對摻水表進行定期清洗,做好清洗記錄,在摻水井作業期間,對摻水表進行分離器標定,提高摻水計量準確度。
4結束語
摻水是油田稠油開發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油井摻水時,盡量將摻水溫度升至80℃以上,實現升溫降黏,以減少摻水量;在各計量站的摻水井中全面安裝摻水水嘴,并定期清洗;優化摻水量,控制摻水成本;定期清洗摻水管線和過濾裝置,確保管線暢通,提高摻水計量準確度。保證摻水的水質、水溫、水量,保證生產困難井能摻上水、摻足水、摻好水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要求,因此做好稠油井摻水工作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