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源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推進,“走出去”戰略已成為中國新時期對外開放新的發展方向。并且隨著對外直接投資的體量不斷增長,對外直接投資已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全球的跨國公司通過它們的國外子公司已經滲透到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各個產業領域,進行跨越國界的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優化組合,以跨國公司為核心的“國際生產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在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中,國外學者先后提出了壟斷優勢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內部化理論、國際生產折中理論、邊際產業擴張理論等理論和學說,為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體系建設作出了貢獻,在理論和研究方法上已相對成熟。我國關于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起步較晚,國內學術界對該問題的研究基本上延續了國外的思路和方法。國外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性、動機和對傳統對外直接投資理論的影響,適合中國OFDI發展模式的理論還有許多空白的領域需要人們去研究,特別是研究發展中國家的OFDI水平高低受哪些因素影響,通過改善相關因素來提升本國OFDI效率,從而促進本國經濟可持續的發展,是一個意義重大且深遠的課題。
引用貿發會議提供的“對外直接投資業績指數”(OND)來對投資業績進行評價??偟膩碚f,該指數衡量了一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與其整體經濟規模相匹配的程度,以及一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按照貿發會議的定義,對外直接投資業績指數可以表示為一國的對外投資流量(或存量)占世界對外投資總流量(或存量)的份額,與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份額的比例。其計算公式如下:

不難看出,如果該指數的計算結果等于1,說明該國的對外投資規模與經濟規模相適應,達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如果該指數大于1,說明相對一國的經濟規模,該國的對外投資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也就間接說明該國的企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能夠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進行海外投資;反之,如果該指數小于1,則說明該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水平低于其總體經濟水平,尚具有很大的對外直接投資發展潛力。

圖1 1997—2016年中國OND指數變化趨勢
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的OND績效指數整體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一方面,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有了很大的提高,與總體的市場規模更為相符;另一方面,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了對外直接投資,進入海外市場參與競爭,在學習其他先進技術的同時,也積累了管理經驗和銷售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企業整體的競爭力。

圖2 2016年各國(地區)OND指數比較
從2016年各國的OND績效指數對比圖看出,2016年全球對外投資國十大來源國家或地區的OND績效指數水平,除了德國、中國、美國外,其他7個國家OND績效指數都超過1,證明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中國OND績效指數水平排名在十大對外投資國中為倒數第三,這反映了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績效水平不高。
我們從OND的算式表達式出發,作出了以下9個假設:
假設1:對外直接投資績效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有顯著影響關系。
假設2:對外直接投資績效與貿易開放程度有顯著關系。
假設3: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績效與匯率有顯著影響關系。
假設4: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績效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有顯著影響關系。
假設5:對外直接投資績效與一國經濟自由度有顯著影響關系。
假設6:對外直接投資與消費量有顯著影響關系。
假設7:對外直接投資與社會資本形成總額有顯著影響關系。
假設8:對外直接投資與政府支出有顯著影響關系。
假設9:對外直接投資與凈出口額有顯著影響關系。
本文以中國對外投資績效指數(OND)作為被解釋變量,選取1997—2016年共20年的樣本數據來考察其他因素對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績效的具體影響。根據OND績效指數的定義可知,績效指數的數值變動分別與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有較強關系。基于上述的理論假設,我們選擇了9個分別對中國對外投資績效指數(OND)可能有顯著影響的解釋變量: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指數(CPI)、經濟自由度指數(EFW)、國民生產總值(GNP)、匯率(EXRATE)、貿易開放程度(TROP)、居民消費(CONSUME)、私人投資(I)、政府支出(G)、貿易差額(XM)。
第一,時間序列的穩定性處理。由于所取得的變量OND為零階單整變量,其他變量也根據其對應的ADF檢驗,得到不同變量的平穩性檢驗結果。為了防止偽回歸問題的存在,我們對數據進行了差分處理,使數據變得平穩。建立初始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第二,多重共線性檢驗與回歸。首先運用相關系數法,對解釋變量建立數組,由其相關系數矩陣得到解釋變量之間確實存在共線性。每個變量逐個與OND指數進行回歸,統計P值與修正的可決系數,得到GNP、EFW、I和DTROP對于OND指數是顯著的。由修正的可決系數進行進一步貢獻率的排序,有GNP>I>DTROP>EFW。而其他變量的回歸結果是不顯著的。這可能是由于單個變量不能對OND構成影響,而只有幾個變量同時作用才能對OND產生影響。
GNP的貢獻率最大,將其當成基礎變量,分別加入其他變量作回歸,通過對比,找出P值大于0.05,不改變GNP的同時改進修正的可決系數的因素,此時分別加入DXM的效果最好,并以GNP和DXM為基礎變量,逐個加入其他變量進行回歸,同樣地,找出不影響其他變量同時改進擬合優度的變量DTROP,由于其改進了修正的可決系數,因此保留作為基礎變量,繼續進行逐步回歸。
EFW不顯著,但改進了修正的可決系數,作為基礎變量繼續回歸。在進行接下來的回歸時,發現相較之下,回歸效果最好的Dconsume2不影響其他變量,而之后再加進去的變量都會改變其他變量的顯著性,并且對改進方程沒有好處,因而剔除其他變量,保留Dconsume2。
最終通過轉化運算我們可以得到最后的回歸方程為:

本文引入了聯合國貿發會議提出的對外直接投資業績指數(OND)這一指標,利用該指標能夠衡量一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與市場規模的相匹配程度的性質,從而間接反映出中國跨國企業的所有權優勢和區位優勢。由于對外直接投資是業績指數的構成要素,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整理,我們找出了影響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部分因素,并構建了一個影響業績指數的簡易經驗模型。通過逐步回歸方法,實證分析了各因素對中國該指數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NP)、凈出口差額的增量(DXM)以及一國的貿易開放程度變化量(DTROP)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一國的投資業績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