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敏
(作者單位: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當前社會,創新成為一種社會發展理念,而在這種理念的帶動下,如何實現這種創新,也成為各大高校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內容,把創新思想具體轉化為創業,將體現大學生的一種能力。從高校的教育宗旨上來看,創業教育是一種歷史趨勢,雖然實際創業的是少數人,但創業教育對每位大學生都是必要的,而在創業過程中肯定伴隨著失敗。因此,失敗教育也是其中一門較為重要的科目,在創業教育中重視失敗教育,能夠使得創新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穩固,經得起社會的推敲和考驗,滿足經濟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創業教育在當前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可以看出,創新創業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無形動力。國家通過多種途徑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前行,如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結合成為一種社會發展的必然,只有這樣才能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助推。現代社會對創業教育的關注,不僅僅將其作為一種教育模式來推動,而是將其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來推動,主要培養的是創業者的創業理念和創業精神,以此來帶動創新創業理念的落實,借此來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用創業教育的外部性作為企業發展的切入點,最終推動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創業教育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三大產業的發展中可以看出,創新創業教育已經貫穿于三大產業之中,無論是在總體經濟增長中還是在某一行業的經濟增長中都有較為突出的貢獻,而經濟增長點的提升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體現在各行業的數量上,還體現在各行業的增長質量上,如何實現去產能,如何實現社會環保質量提升,如何治理環境污染等等,這種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主要依靠創新創業的各種活動。創新創業教育及其活動有利于實現我國經濟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的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創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創業教育在我國國民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明顯,已經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一個有效杠桿,能夠有效的集中各行業、各領域的優秀人才,通過創業教育來強化創業人員的創業素質,為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一定的貢獻。通過對近幾年高校招生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創新創業學院已經成為高校的一個新興學院,在學科上也給予一定的重視,科研經費的投入以及教師隊伍的壯大,對創業教育是一種有效的提升,同時創業創新教育的突破同樣能夠對創新師資團隊建設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兩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此外,教育體系中的改革讓我們看到,現代化的創業模式和創業理念已經成為一種教育新模式,在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都受到高度的重視,各種創新創業基地、創新創業學院以及創新創業團隊的成立都是最好的體現,充分證明創業教育已經成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失敗教育的內涵。從表面意思來看,失敗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外化形式,主要是在教育過程中讓受教育者受到一定的挫折,同時在受挫的過程中傳授其一定的教育方法,受教育者利用這種方法能夠激發其內在的潛能,最終達到使得受教育者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和發現新事物的目的。這是一種厚積而薄發的內在力量的積蓄和爆發,同時也是當前很多行業需要的一種新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在這種教育過程中能夠使受教育者達到受教育的最終目的,能夠通過失敗教育提煉出更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升創業創新人員的綜合素質。
失敗教育的作用。在對失敗教育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對其基本作用的分析是不可缺少的,失敗教育既然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其必然存在一定的教育價值。
首先,失敗教育能夠激發創業者的潛能。在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創業者在一定的環境影響下進行創業活動,勢必會受到一定外部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因素都有其利弊,存在一定的或然性,有的創業者對外部環境處理不當,就必然會受到挫折,但是這種挫折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應該一分為二地分析其利弊,其有利的一面是,它能夠促進創業者重新對創業方式進行審視,進行一定的潛能的開發和提升,切實掌握創業知識,達到創業目的。
其次,失敗教育能夠有效地打擊創業者的驕傲自滿情緒,讓其能夠真正懂得創業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心理和思想素質。有些創業者往往受到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自身的學歷、年齡和家庭因素的優勢,會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自滿情緒,從而產生一些不應當有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失敗教育自然能夠發揮其特定作用,可以人為地設置一些挫折或者創業者無法解決的難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創業者的不良心態,同時能夠讓創業者對自身能力有清醒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自己的驕傲自滿情緒,克服自身障礙,最終達到創業的更大進步。
再次,失敗教育能夠讓創業者真正適應現代復雜的社會。現代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各種因素都在影響著創業活動,創業者能夠通過自身的能力去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問題是讓人備感欣慰的,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有些問題是無法僅僅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的,這就需要對自身以及外在的多重因素進行分析和考量,只有綜合運用各種因素,才能促進創業水平和業務能力提升,進一步適應紛繁復雜的社會。
最后,失敗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升華創業者的精神層次,讓創業者最終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悅。創業是一個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比較難控制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斥著成功,也必然伴隨著失敗,但是失敗教育能夠在教育過程中,讓創業者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探尋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更新創新手段,一步步接近成功創業,這種通過自身努力解決難題而帶來的喜悅是無與倫比的,是對心靈的一次提升。
基本態度。當前社會的各個行業都涌現出一大批的創業者,但是并非所有的創業都能夠取得成功,創業失敗或者是其中某個環節的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創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中進行有效的取舍,是創業者應有的一種正確態度,在高校的教育體系中,能夠在創業教育中實現成功與失敗的有效厘清,并且在整個過程中都能夠進行取舍,實現自身整體創業素質的提升,這是對創業教育成功與失敗應有的態度。
高校在教育過程中要關注的問題。首先,指導學生正視失敗教育。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正視失敗,在現實生活中,不遭受失敗的情況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對待失敗的態度。因此,每個人都應當樹立這樣的思想:失敗使我們又多學到了一些在通常情況下無法學到的知識,是使我們更加傾向成熟的一種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我們才會不怕失敗,才會更加正確地對待失敗和失敗教育。
其次,分析失敗原因,尋找解決路徑。失敗教育克服挫折和失敗,有了正確的思想態度,接下來便要有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一個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解決問題后帶來的喜悅,這是其它他任何情況都無法提供的。
最后,失敗教育盡量避開失敗。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避開失敗是我們的一條較為理想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需要走太多的彎路就能達到目標。但避開失敗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這需要創業者有堅實的知識儲備,善于學習和反思,具備開闊的視野和特別的解決問題的熟練程度等,當然這些也都是我們的教育目標。
在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各大高校如何能夠充分利用一定的教育資源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創業思維、實戰上的教育。雖然說失敗不是創業者想看到的結果,但是在教育過程中,創業教育中的失敗教育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資源再利用的模式。既然創業就有成功和失敗,在失敗中如何總結教訓,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對正負外部性的有效認知能夠推動創業者的創新思維的開發,同時也能夠促進高校教學體系的完善,可以說這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對創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