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東旭
(作者單位:中國工人出版社)
眾所周知,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長期以來已經形成的閱讀習慣,互聯網也必將改變長期以來出版社已經形成的以產定銷的市場模式,互聯網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技術發展基礎,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印刷技術的發展,為推動這場出版變革提供了可能。
關于按需印刷的概念及意義從廣義上講,按需出版是指圖書、報刊等紙制品的按需印刷,同時包括數字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網絡出版等;從另外一個維度來講,用計算機及其數字印刷系統將數字化圖書直接印制成文本的技術,也稱為圖書按需印刷POD(Printing on Demand)。POD由于其效率高、模式靈活,可以一本起印,是一種靈活的出版營銷模式。可以幫助傳統出版單位商業模式的轉變,幫助其實現內容效益的最大化;可以降低出版成本,增加銷售利潤,實現出版單位零庫存。目前市場上的斷版、絕版書的需求,也可以通過POD來滿足,也有利于書、報、刊出版物的增值和個人出版物的興起等,總之,按需印刷對于出版行業意義重大。

現階段我國出版業面臨著庫存大、退貨多、起印數高、短版書面世難、斷版書再流通難等諸多問題。目前中國每年出版圖書超過40萬種,其中新版圖書約占50%以上,位居世界第—。但與此同時,庫存負荷成為阻礙我國出版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難題。數據顯示,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出版社發行單位累計庫存增長到目前超過1082.44億元,超過全年銷售總額。中國每年出版的20萬余種新書中,每年平均有55%成為絕版書并退出流通范疇。“起印量”和成本核算因素等問題,導致各出版社被迫多印大量圖書,長期占用庫存和浪費資源。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出版業迫在眉睫的事情。但實際上,從技術角度上審視,以按需印刷的方式,一本起印,杜絕庫存,“復活”絕版書,就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2000冊書籍的印刷已經可以實現與傳統膠印價格持平,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一數字還將逐步提高。
在歐美一些大型圖書出版機構,如Taylor&Francis、Simon&,Schuster、RandomHouse,都已經開展了按需出版印刷業務。
在日本,三菱書房、巖波書店、東京大學出版會等8家出版社合作,將部分絕版書通過“書王”網上書店以POD方式出版發行。圖書發行機構投身按需出版業務是開展按需出版印刷最為積極、活躍的一股力量。
以美國最大的發行商Ingram投資成立的LightningSource按需印刷公司(1997年成立)為例,該公司與全球3200多家出版社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傳統圖書出版社、按需出版機構、書店和圖書館提供按需印制和發行服務,月印量超過6000萬印(A4),大部分圖書一次印量只有幾冊到幾十冊。
著名網絡公司亞馬遜收購了按需出版公司書中浪(BookSurge),專門提供按需出版印刷服務。美國最大的書店集團之一鮑德斯(BordersGroup)購買了POD設備和數據庫供應商斯普勞特(Sprout)公司19.9%的股權,在部分連鎖店中提供按需出版印刷服務。總體來說,由于按需出版印刷在國外已盛行起來,國外圖書類的按需印刷增量逐步擴大,這對出版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按需出版及按需印刷是出版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發達國家,傳統印刷總量的下降趨勢已成事實。潛力巨大的中國出版產業面臨轉型,出版機構開始出版多品種、印量少的圖書來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增加營業規模。一批印刷企業也看到尚屬藍海的按需印刷市場,積極配合出版機構,斥資購買數字印刷設備。越來越多的出版機構、印刷服務商、數碼快印等多方力量開始參與到該業務的角逐中來。以下是近年來在按需出版印刷市場競爭中的突出代表。
出版商或發行機構的推動。2015年年底中國出版集團旗下的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圖”)引進世界頂級噴墨印刷技術設備,通過控股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自建按需印刷中心,與網屏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引進5套(8臺)高速輪轉噴墨印刷設備,與內容提供商、全球最大的“按需印刷”服務商英格拉姆公司合作并引入英格拉姆的按需印刷技術和管理系統,為國內外出版社提供按需印刷服務,積極推進中國出版按需印刷的發展。以“一本起印、按需定制、全球配送”為理念,以“專注、品質、信譽、即時”為服務宗旨,與中外出版商、渠道商、自媒體用戶共同建立POD國際聯盟。在其順義的按需出版生產基地已建成近1萬平方米的現代化、標準化、國際一流的綠色環保按需印刷工廠。
鳳凰出版集團旗下的江蘇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于2011年率先構建亞洲第一條圖書POD按需印刷生產線,并且以此為抓手,打造“鳳凰印”云計算中心,以“零距離”的數字印刷系統為推手,有序實施從理念、技術、構架到營銷模式等多層面的轉型變革。
2012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下屬的北京京師印務有限公司引進國產高速噴墨輪轉印刷設備,嘗試按需印刷業務;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旗下的河南新華印刷集團于2013年引進高速噴墨印刷設備,在后端生產線上,其選配最頂級的印后數字裝訂聯動線,這些正成為征戰按需出版印刷市場的先鋒隊。
2014年,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數字按需出版印刷平臺正式上線,其在北京市大興區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現代化、標準化、國際一流的綠色環保按需印刷工廠,有彩色、黑白兩條數字化生產線,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中短版、超短版的印刷需求,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按需印刷解決方案,并通過中教圖的渠道網絡,為國內外出版社提供全球數字分銷、印刷、配送等服務。
傳統印刷廠商的介入。近兩年,資金實力雄厚的傳統印刷企業也開始投入更多資源在按需出版印刷市場,2016年4月底,虎彩集團與京東在北京簽署按需出版戰略合作協議,即為實現“數字印刷+互聯網”強強聯合,共同解決出版社和讀者的難點與痛點問題。未來,通過虎彩的數字印刷解決方案,出版社的圖書可以實現按需印刷,徹底顛覆目前先印制后發行的模式,從根源上解決庫存問題。這些后來者投入按需印刷市場的野心更大,他們不僅僅希望將按需印刷作為利潤增長點,更希望在這個新興市場上,借助資本優勢,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更強的高速噴墨印刷設備,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以實現后來者居上,重新整合市場資源,甚至市場跨地區資源整合。
出版社的努力。以最早涉足按需印刷的知識產權出版社下屬北京中獻拓方科技發展印務有限公司為例,從事數字印刷已有10多年。目前,其按需印刷圖書已達數百種。2012年北京師范大學下屬北京京師印務有限公司便引進了高速噴墨印刷設備,嘗試按需印刷業務,2015年年底又引進了第二條高速噴墨生產線;2013年,石油工業出版社下屬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責任公司也啟動了按需印刷業務。這些后來者大多選擇了高投入的噴墨印刷設備,并匹配了后端生產線。
江蘇鳳凰新華印務不僅率先構建了亞洲第一條POD全連線按需生產線,并且正以此為抓手,打造“鳳凰印”云計算中心,以“零距離”的數字印前系統為推力,有序實施從理念、技術、構架到營銷模式等多層面的轉型變革。
河南新華印刷集團在展會上大手筆引進高速噴墨印刷設備,在后端生產線上,其也選配了馬天尼數字裝訂聯動線,且有意借助網絡平臺做大按需印刷業務,高起點、高投入,硬件設備+數字平臺,這正成為新華軍團征戰按需印刷市場的新動向。
2014年8月,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印務有限公司數字按需印刷平臺正式上線,其在北京市大興區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現代化、標準化、國際一流的綠色環保按需印刷工廠,有彩色、黑白兩條數字化生產線,印刷設備來自柯達、HP、SMYTH、HUNKELER等國際知名廠商,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中短版、超短版的印刷需求,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按需印刷解決方案,并通過中教圖的渠道網絡,為國內外出版社提供全球數字分銷、印刷配送服務等解決方案。
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引進世界頂級數碼印刷設備,通過自建按需印刷中心,與世界設備供應商網屏達成戰略合作引進4套高速輪轉噴墨系統,與內容提供商、全球最大的“按需印刷”服務商英格拉姆公司合作并引入英格拉姆的按需印刷技術和管理系統,為國內外出版社提供按需印刷服務,積極促進中國出版按需印刷的發展。數字按需印刷是以“一本起印、按需定制、全球配送”為理念,以“專注、品質、信譽、即時”為宗旨,與中外出版商、渠道商、自媒體用戶共同建立POD國際聯盟。通過合作,中圖公司在“易閱通”(CNPeReading)平臺已聚合了國內200多家出版社的近20萬種優質電子書、4個大型數據庫、1萬小時有聲書的基礎上,同時與上百家國外出版社合作,聚合了170多萬種電子書、8000多種數字期刊、500多萬篇文章、100多萬種開放獲取資源,開展數字出版資源的按需印刷數據加工,構建中國圖書可供按需印刷書目數據庫和全文數據庫以及全球按需印刷合作網,將國內的書帶出去,同時將國外的進口書引進來。在其順義的按需印刷生產基地已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現代化、標準化、國際一流的綠色環保按需印刷工廠。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對于環保產業有著很大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勵環保認證、清潔生產和綠色印刷,制訂環保標準。同時近兩年來國家環保部門也加大了對于印刷行業環保的管理力度,各地陸續開始排污收費等相關舉措。
傳統印刷的廢氣污染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印刷使用的大部分油墨均含有機溶劑,如乙醇、丁醇、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這些油墨在干燥過程中產生的揮發性廢氣排放時幾乎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進入了大氣環境。另一方面,在PS/CTP版生產過程中涂布的感光膠其有機溶劑含量在80%以上,而膠片所使用的感光膠中有機溶劑含量也達到了60%。這些感光膠中的有機溶劑在干燥時基本上全部發揮掉并直接排放到大氣中。2012年我國膠印版材產量近3億平方米,膠片產量超過0.5億平方米,每年因此將會有數萬立方米的有機溶劑變成VOC排放到大氣中。此外在裝訂過程中使用的膠黏劑等也有VOC的排放。
傳統印刷的廢液污染主要表現是會產生大量的廢酸液、廢堿液和廢水,這是因為PS/CTP版生產需要經過堿洗除油、鹽酸電解、硫酸氧化等工藝過程,同時還需要對段工藝進行水洗等。另一方面,在印刷版材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顯影液,定影液,同時潤版液等各種廢液。該類廢水中因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對環境污染非常嚴重。此外,在印刷清洗油墨容器膠輥等方面也會產生大量的廢液以及印刷制版過程中使用的腐蝕液及重金屬的電鍍廢液等無機物,這些廢液的成分更為復雜,對環境的污染更為嚴重。
按需印刷出版是綠色出版方式,它是在市場需求推動和數字化出版印刷技術助力的背景下產生的。按需印刷可以遠程傳輸數據,異地制作圖書,并以電子化庫存替代圖書的實物庫存,從而減少運輸郵寄等費用,避免了大量材料浪費、空間和資源占用以及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按需印刷采用數字印刷,不需要制作印版,綠色環保印刷機使用的油墨不含高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數碼印刷使用再生紙,可以節省垃圾填埋空間,減少能源以及造紙過程中水的使用,在污染排放量方面幾乎接近于零污染,是一種徹徹底底的“綠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