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艷春
從主觀角度來分析,電視臺記者是比較特殊的職業,其在角色定位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網絡環境所產生的影響,應努力按照正面角色定位來完成,而不是一味跟隨網絡風向進行采訪。另外,電視臺記者的新聞采訪思路方面,必須具備另辟蹊徑的特點,要吸引大家注意力,但不能對當事者造成嚴重傷害,充分考慮到采訪過程中的網友反映,減少輿論壓力的不良影響。
現階段的網絡發展十分迅速,同時在很多領域都產生了特別大的影響。處于網絡環境下,電視臺記者的角色定位不能繼續按照過往的模式來完成,而要找到新的角色。首先,電視臺記者必須對百姓負責。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有些電視臺記者為能夠讓百姓獲得更多關注,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會出現些許夸大的情況,或是在用詞上、語句上都出現一定的問題。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傳播特別快,如果在新聞播報過程中,沒有按照理性的角色定位來完成,肯定會摻雜個人情感,這對于電視臺記者的職業發展和社會穩定,都會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記者就要了解以下內容:一是由于電視臺記者具有監督社會的責任,就要成為社會的聯絡人員,及時發現社會中出現的一些事件,掌握第一手消息,并準確播報相關新聞,從而起到監督社會的重要作用;二是電視臺受眾面較廣,記者具有傳播我國傳統文化的責任和義務,為實現文化的良好傳播,記者要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從而為人們傳播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三是由于人們對娛樂新聞的關注,要求電視臺記者要具備娛樂素質和能力。其次,角色定位過程中,必須結合電視臺記者負責的內容完成,有些記者負責的是社會科學領域,有些記者負責經濟領域,有些記者負責的是百姓領域,要結合自身具體責任和工作任務,對角色進行科學設定,不能出現個人錯誤理解的情況。記者作為一名新聞傳播人員,除應具備每名公民都享有的公民權利外,還應具備公權力和話語權。公權力主要是指新聞記者具備監督公眾人物的權利,該權利與普通人民所具備的監督權有所不同,能夠直接體現出記者的公共事務權利。電視臺記者的話語權主要是指新聞記者能夠以書面方式或口語表達方式闡述自己對新聞事件的客觀看法,新聞記者所擁有的話語權是法律所賦予的,但該種權利又是相對的。因此,新聞記者應明確并不是自己有無限的說話權利,而是具備說真話、說實話,從客觀角度表達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的權利。最后,記者個人情感定位。新聞普及面非常廣泛,如果新聞記者在傳播信息過程中不能控制好個人情感,只站在自身角度思考問題,就會對社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雖然新聞記者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摻雜一些個人情感,但記者也應做好個人情感定位工作,最大程度實現對事件的客觀評價,以保證事件真實有效。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人們也更加重視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因此,電視臺記者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應有效控制個人情感,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從而保證能夠站在客觀角度看問題。
從客觀角度分析,電視臺記者處于網絡環境下,想要更好地完成采訪工作,必須充分做好準備工作,這樣就能在很多工作的處理上取得較好的效果,為下一階段的播報奠定堅實基礎。相對而言,有些電視臺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因為準備工作不夠充足,以至于采訪效率、質量不高,遭到了強烈的社會輿論壓力,甚至是在采訪過程中出現中斷現象。首先,采訪之前必須對人物、背景、事件等有一個基本了解,要擁有自己的觀點,能夠代表大眾提出一些問題,從而更好地挖掘有用信息。其次,在個人裝扮上要保持足夠的職業性,不能表現得過于隨意,根據采訪內容和對象,做出相應襯托,由此顯示對本次采訪的尊重。最后,采訪之前必須將所有的設備都準備完畢,現階段很多采訪工作都表現為實時采訪的特點,因此,會被廣大網友直接觀看,這就要求設備保持較高的清晰度,在話語上足夠明確。
對于電視臺記者而言,在網絡環境下的新聞采訪,必須注意一些技巧,如果總是采用平鋪直敘的采訪手段來完成,肯定無法獲得廣大網友的認可,還容易出現強烈的輿論壓力。本文認為,采訪過程需要注意技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要引導被采訪人員主動述說。記者所了解的內容是有限的,當事人的了解內容更多、更真實,因此,要引導被采訪人員積極闡述,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多看法與觀點,引起社會上的關注與討論。第二,電視臺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能出現窺探個人隱私的情況。現如今的采訪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有些電視臺記者為博取收視率,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采訪,以至于遭受強烈的網絡抨擊,對于新聞行業的發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第三,采訪過程中必須加強重點內容記錄,現如今的采訪更注重數據和信息,由此能夠增加新聞的真實性,大幅度提升新聞說服力。
網絡環境下,電視臺記者的新聞采訪工作,除要在上述幾方面努力外,還必須加強自身道德和職業素養。第一,在新聞采訪過程中,必須保持足夠的嚴肅性,不能對當事人、事件等產生蔑視或侮辱性詞匯,這很容易引起網友激憤,同時在網絡環境下特別容易產生輿論壓力。第二,電視臺記者需要積極學習新的采訪手段,積極掌握現代化技術,確保在不同的采訪形式下,可以更好地掌握工作要點,為今后的綜合進一步提供更多的參考與指導。第三,從社會角度出發提高電視臺記者的道德素養,抵制一些不良習慣。
本文對網絡環境下電視臺記者的角色定位及新聞采訪思路展開討論,現階段的采訪工作開展,在很多方面都能夠取得較好的進步,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未出現嚴重不足。日后,電視臺記者需要積極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適應網絡環境的要求,從多個角度獲得更大進步,為新聞行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1]張淑琴.電視臺編輯如何做好角色定位與轉變[J].現代交際,2012(7).
[2]鄭一卉,單波.新聞采訪制度化的歷史進程及原因[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3).
[3]王輝.新聞采訪與記者的觀察藝術[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4).
[4]劉慶根.新聞采訪中的“妙手偶得”[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
[5]林潔.農民工問題報道中媒體的社會倫理角色定位[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