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依
1.訂單式預售。山東省聊城市蔬菜種植基地樂峰合作社的農產品已經實現了全部在網絡平臺上銷售。從種植開始就全程進行網絡直播,消費者可以直觀地看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施肥情況等,對農產品的安全性更加放心。同時,在預售階段,農戶會隨時上傳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包含文字、圖片信息甚至視頻信息,并設置互動專欄,維系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
當生鮮農產品尚未收獲時就提前在網上接受訂單,之后農民再按照訂單開始采摘、安排發貨,這種以消費者為主導的預售模式,對傳統農副產品特別是果蔬類產品有著極大的借鑒價值,可以減少流通環節,打破區域限制,實現產銷對接,避免銷售風險的發生。如今各類預售模式已在各個農產品電商平臺普及,品種覆蓋從水果到水產、肉類、鮮花、糧油等農產品。這種消費者占主導地位的C2B模式,由消費者需求引導農產品生產,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訂單農業也成為現實。
2.團購。很多城市居民都是在網上團購蔬菜、水果,直接郵寄家中,既省去了逛農貿市場和超市的麻煩,又能以優惠的價格購買到所需的農產品。在農產品的村村通平臺商城,葉菜類、根莖類、茄果類、菌菇類、果實類等各種蔬菜水果都有較高的銷售量,海鮮水產、冷鮮肉、肉禽等也實現了團購。網絡團購可以集合買家的購買力,不僅消費者獲得實惠,賣家也可實現薄利多銷,并贏得用戶的關注和良好的口碑。網絡銷售省去了繁雜的中間流通過程,實現了商家與消費者的直接對接。
3.借助移動互聯網終端銷售。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僅讓消費者可用手機一鍵購物,不少農民還開始借助手機來銷售農產品。這既實現了供需雙方及時、有效地溝通,也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有效互動增強了用戶黏性,通過舉辦有獎關注、分享有禮、團購等線上活動開展促銷,這拓展了農產品的銷售途徑,有利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