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聰 田相克 張佳文
【摘 要】考試改革是教學改革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課程教學效果。文章針對傳統課程考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該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理念及思路,建立了一套規范的、適應工程教育認證理念的工程軟件多元化學生學習評價模式,促進教學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從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向能力提升為中心轉變。
【關鍵詞】工程軟件;多元化;學習評價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2-006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2.030
【Abstract】Examination refo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reform, which affect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ourse directly.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course's evaluation mode, the reform concept and thought of the course evaluation is provided, and a set of diversified student learning evaluation model curriculum Of engineering software, which is standardized and adaptive to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philosoph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from teaching-oriented to learning-oriented, from knowledge imparting to capac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Engineering software; Diversification; Learning evaluation model
為了適應當代人才創新應用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許多高校在進行學生學習評價方式探索和改革,改變傳統單一性考核,推行綜合考試改革,綜合考察學生課堂互動、課后作業、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以及實驗、實踐情況等,強調能力考核,采用多元化和過程性考核,根據專業和課程特點自主設計評價項目,采取靈活多樣的課程考核方式,全面評價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1 《工程軟件》課程考核模式的現狀
《工程軟件》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改革,采用案例式教學、“翻轉式”教學,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有所提高,但在考核方面,大多采用傳統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試為主加少量平時成績,難于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調動更多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必要對學生學習評價進行改革,促進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該考核方式主要存在如下幾個問題[1]:
(1)考核內容具有局限性,偏重考查基礎知識,實際應用少,不能融會貫通地運用工程軟件中方法和工具去解決問題。
(2)不注重過程性考試,主要通過占比例過高的期末考試,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對工程軟件掌握程度。
(3)平時考核環節形式單一。平時成績僅包括平時作業和考勤,且所占比例較少,導致學生不注重平時學習,存在作業抄襲現象,靠期末突擊過關,學生平時學習效果差。
2 《工程軟件》學習評價模式改革理念及思路
2.1 《工程軟件》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理念
考試改革充分體現課程的性質,力求以應用為目的,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工程軟件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在分析教學內容、教學體系改革的基礎上,根據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的工程教育認證理念,考試內容要與能力點相對應,強調對知識運用和分析問題能力考察,學生需將知識性問題加以分析做出解答,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堅持平時過程性考核與期末總結性考核并重的原則,形成“全面考核,促進發展;多種方式,注重過程”的課程考試新理念,努力尋求新型的考核模式與考試方法[2-3]。
2.2 《工程軟件》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思路
認真研討國內外高校同類課程的考試模式,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合適的考試命題及考核方案,優化考試內容,使考題涵蓋認知、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方面的內容,增加案例和應用分析題目,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探究創新的精神,摒棄考查學生對知識“死記硬背”的考試觀,建立一個既重視學習結果又重視學習過程的全方位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體系,改變過分注重期末考試成績的做法,保障學生成績評定的知情權,讓學生注重平時課程學習,避免產生浮躁、急功近利、僥幸等心理。
3 《工程軟件》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措施
3.1 確定學生學習評價目標
通過考核,評價學生經過《工程軟件》課程學習后能否掌握工程軟件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否具備三維建模、裝配設計以及由三維模型生成二維工程圖等機械設計能力,綜合運用相關課程的理論、結合生產實際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專業適應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3.2 考試形式改革
(1)考試形式應根據課程的性質、特點,靈活運用開卷考試,機考、上機操作測試,學生創新作品設計等多種形式和方法。
(2)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考試。任課老師在開學前將所講授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學內容、考試方案在網絡教學信息平臺上公布,供學生查閱。平時作業題目布置、學生作業的提交、答疑、單元或階段測試及成績批閱通過網絡教學信息平臺進行。
(3)加強上機操作技能的測試。設計詳細的上機操作測試方案,結合人才培養目標,自主設計上機操作的學生學習評價項目、方式。評分標準要切實可行,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上機操作結束后,學生要提交所設計作品。上機操作的測試要以過程性記錄為主。
(4)深入推行過程性考試,推行階段性測試、期中考試、期末測試,按各階段測試成績所照比例,綜合得出最終學業成績。
3.3 學生學習評價項目多樣化
推行“N+1+1”綜合考試改革。根據專業和課程特點自主設計評價項目,如出勤情況、課堂筆記、課堂提問、課堂研討、期末考試、期中考試、平時測驗、讀書筆記、作業、課程論文、學生作品等。每個項目應設計具體考核指標來考核學生學習效果,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科學設計各項目在學生學習成績構成的權重,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3.4 學生學習成績構成
本課程的學生成績由平時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三部分組成,其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期中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20%,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50%。平時成績由上課考勤(占15%)、課堂筆記(占20%)、課堂表現(包括課堂提問、課堂研討等,占10%)、課后作業(占15%)、大作業(包括讀書筆記、學生作品等,占30%)、和創新拓展成績(包括發表論文、學科競賽和創新訓練項目等,占10%)綜合評定。
學生學習成績(100%)=平時成績*30%+期中考試成績*20%+期末考試成績*50%
學生平時成績(100%)=上課考勤*15%+課堂筆記*20%+課堂表現*10%+課后作業*15%+大作業*30%+創新拓展成績*10%
4 結束語
課程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實現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風向標。考試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對傳統考試方式的繼承基礎上的改革。作為高等教育課程工程軟件》除了要為學生傳授相關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升學生分析以及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該考試改革方案的實施,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應用工程軟件分析和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具有推動作用。課程改革成果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可在工科其它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吳國麗.多元化考核模式在《線性代數》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搞教學刊,2018(19):128-130.
[2]關仲和.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6):7-11.
[3]曾慶均.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建立評價制度[J].中國教育報,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