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偉
(濱海新區塘沽廣播電視臺,天津 300450)
新形勢對新聞采訪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聞采訪者要全面收集與主題相關的新聞資訊,將新聞素材系統化,并積極主動地向采訪對象提問。新聞采訪的工作質量會影響新聞報道的成效,是開展新聞報道活動的前提條件。盡管當下新聞采訪活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形勢的影響,但仍無法完全從傳統新聞采訪中分離出來,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并逐漸使新聞采訪陷入困境。為了突破現有的困境,應在立足新聞事實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新聞工作者的采訪能力。新聞工作者要善于運用采訪技巧,以嶄新的視角尋找有價值且新穎性極強的新聞素材,增強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因此,深入探析新形勢下新聞采訪的特征及技巧是突破新聞采訪困境的最佳選擇,對于新形勢下新聞采訪工作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新聞采訪工作會受到個性化因素的影響,具有真實性、時效性及新穎性的特征。深入了解與掌握新聞事實是開展新聞報道活動的基礎,之后再將真實的事件以新聞的形態加以傳播。為受眾呈現事件的真實情況是新聞得以生存與發展的根基,新聞絕不能脫離事實獨立存在。缺少事實的支撐,新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真實性是新聞采訪的第一特性。新聞采訪是進行新聞報道的基礎,除此之外,記者還要完成寫作與編輯的后續任務。新聞采訪者不僅要確保新聞采訪信息的真實性與可信度,在新聞寫作與編輯、排版的過程中也應最大限度地還原事件原貌。與此同時,還要保證新聞具有時效性。采訪人員要及時獲取新聞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收集最新的一手資料。新聞記者要對新聞事實具有敏捷的反應能力,在采訪中體現新聞信息的新穎性,增強新聞報道的吸引力,為受眾提供準確且具有感染力的新聞報道。
新聞采訪工作具有目標性,它是以最終目標為依據收集新聞信息。由此可見,新聞采訪的前期準備工作至關重要。第一,新聞工作者要具有獨特的視角,選擇相應的新聞事件,系統梳理事件的背景資料,并記錄其中存在的顯性問題和隱性問題,以問題為切入點,選取恰當的方式進行表述或提問,要確保所提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價值與意義。為保證新聞采訪信息的真實性,要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真實生活狀況,并將群眾的心聲與存在的問題以合理的形式反映出來,這也是新聞采訪前期所要做的重要工作,可提升新聞報道的價值。此外,要采訪與新聞事件聯系緊密的相關人員,他們是記者獲取新聞事實,展開新聞報道的重要橋梁。尤其是人物專訪,需要了解被采訪者的翔實信息,這可以幫助記者更好地擬寫采訪提綱,規避一些不必要的因素,為采訪的有效開展提供一定的保障。目前,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信息量逐漸增大,記者要具備甄別與篩選信息的能力,選出最能凸顯新聞價值的信息,進而確定采訪對象,這樣更有利于了解事件真相。
新聞采訪者應具備較強的提問能力,善于使用提問技巧。提問在新聞采訪環節具有重要作用,記者可以通過提問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簡而言之,新聞采訪環節是將新聞事件進行創造性豐富的過程,深層次的采訪可以為后續的新聞報道提供有力的事實支撐。能否有效地運用提問技巧、形成提問能力是衡量新聞工作者專業素養高低的重要標準,也是記者走進被采訪者的心,進一步了解新聞事件原貌的最佳路徑。具有良好提問能力的采訪者可以使采訪對象毫無保留地呈現事件的真實情況,獲取更多的新聞信息。
新聞采訪需要和諧的采訪氛圍和自然的采訪環境,尤其在進行基層采訪時,采訪者要從群眾的視角審視提出的問題,不要給基層人民帶來心理負擔,否則會影響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此外,采訪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提出的問題要逐漸接近采訪主線,盡量避免提出較為私密或敏感的問題,使用恰當的提問語氣和提問方式,與采訪對象建立和諧的采訪關系。因此,采訪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智慧與優勢,為被采訪者提供輕松自然的采訪氛圍,將其逐漸帶入具體的問題情境中,以此獲取具有含金量的新聞信息。
在新形勢下,為了確保新聞報道的質量,新聞工作者既要具備一定的采訪技巧,也要有創新原有新聞采訪模式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及時為受眾提供真實、新穎的新聞報道。
[1]田麗.淺談新聞采訪技巧的運用[J].新聞傳播,2013(09):286-288.
[2]王亞雷.解析新形勢下新聞采訪技巧及其創新[J].視聽,2015(07):109-110.
[3]孟志平.新形勢下新聞采訪的技巧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09):114-115.